藥理學概述范文

時間:2024-01-02 17:56: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理學概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藥理學概述

篇1

細胞環(huán)氧化酶(COX)(前列腺素過氧化物G/H合酶)催化花生四烯酸(從)轉化生成前列腺素H2(PGH2)。這一步是前列腺素整個合成過程的限速步驟。PGH2再經(jīng)各種酶促或非酶促反應生成前列腺素D2(PGD2),前列腺素F2(PGF2),前列腺素12(PGl2),血栓素烷A2(TXA2)。人類COX酶包括三種亞型,分別COXl、COX2和COX3。COXl構成性表達于體內幾乎所有的細胞上,COX2只在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一些前致炎因子的誘導下表達;COX3主要分布于腦組織。

1 血小板的活化機制

正常狀態(tài)下,血小板既不會黏附于血管內皮也不會被激活。然而,暴露于血流中的受損內皮或破裂的斑塊卻是致血栓成分,能誘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釋放。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一般都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基礎,或因高血脂膽固醇沉積,或因高血壓所造成的動脈血管損傷所致,由于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狹窄引起血流速度加快,在血流沖擊下粥樣斑塊容易破裂而暴露內皮下的膠原纖維。在高血流切變率的條件下,血漿中的vonWillebrand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 vWF)與內皮下暴露的膠原纖維結合導致vWF構型改變,變構的vWF與血小板膜糖蛋白(glucoprotein,GP)Ⅰb/Ⅸ(GPⅠb/Ⅸ)結合[1]。血小板通過與黏附在血管內皮下組織的vWF結合而與內皮下組織發(fā)生接觸黏附而被活化,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致聚劑的作用下,促使血小板聚集?;罨蟮难“灏l(fā)生空間構型改變,導致GPⅡb/Ⅲa上的纖維蛋白原受體暴露并與其結合,然后造成纖維蛋白原構型發(fā)生改變,后者直接與靜息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相互作用,最終導致血小板相互聚集成團,形成松軟的血栓。此外,纖維蛋白原與GPⅡb/Ⅲa的結合可引起跨膜信息傳遞,導致血小板進一步活化和釋放反應,這些正反饋作用加速了血小板血栓的形成[2]。在低血流切變率條件下,GPⅠb/Ⅸ可在缺乏vWF的條件下直接與膠原結合介導血小板的黏附。血小板活化發(fā)生釋放反應,將自身胞漿中α顆粒膜蛋白140即CD62p與血小板表面膜融合,CD62p在靜息血小板上不表達,而在活化血小板上表達,當血小板活化時α顆粒迅速與血小板膜融合,在血小板的膜表面表達成為血小板活化的特異標志物,因而檢測血小板膜CD62p成為血小板活化的良好標志[3-7]。

血小板活化是動脈血栓的起始因素之一,在急性冠脈綜合征血栓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血小板功能,阻止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對預防缺血性卒中具有重要意義。

2 COXl的遺傳多態(tài)性

許多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小板功能改變血栓形成及冠心病發(fā)生有關。血小板聚集共同的最后通路是凝血因子Ⅰ與糖蛋白(GP)Ⅱb/Ⅲa 受體結合。GPⅡb/Ⅲa 復合體的多態(tài)性在于Ⅲa 亞單位的多態(tài)性,即可以是Pl(A1/A1) 或Pl (A2/A2) 純合子,或Pl (A1/A2) 雜合子[8-10]。有研究表明,超過30%的心血管病患者為P1(A2/A2)純合子,且雜合子患者比純合子患者對阿司匹林的反應敏感。Cambria-kiely 等推測Pl/A2多態(tài)性導致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下降,發(fā)生AR。Macchi等認為,COX-1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主要在529位絲氨酸或120位精氨酸, 這可能是某些患者產(chǎn)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結構學基礎,但尚未有證據(jù)證實。

前列腺素G/H合酶或環(huán)氧化酶1是花生四烯酸代謝成前列腺素G和H的關鍵酶。環(huán)氧化酶具有兩種酶活性,一個是將AA轉化成PG6的環(huán)氧化活性,另一個是繼續(xù)將PCG轉化為POH的過氧化活性。PGH進一步被各分支酶轉化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Figure.2)。阿司匹林不可逆的抑制了COX1從而阻斷了TXA2的形成。COX1的遺傳多態(tài)可能是病人出現(xiàn)ASA抵抗的機制性原因。十年以前,研究者分離并克隆了羊的COX1基因,發(fā)現(xiàn)COX1有三個糖基化基團,其中兩個位于氨基末端口。接近碳基端的530位絲氨酸為阿司匹林乙?;稽c,研究者將530位認為突變后表達的COX1,同樣具有環(huán)氧化和過氧化活性,但突變的COXI蛋白不被ASA抑制。野生型的COX1被ASA乙?;笤?30位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側鏈,阻斷了從與COX1的結合。而突變的COXI不存在這個現(xiàn)象。在鼠科動物上開展了相同的研究,也表明530位絲氨酸是阿司匹林發(fā)揮抑制COXI活性的關鍵位點[11-13]。后來研究者也分離了人的血小板上的COX1cDNA和表達在COS-M6細胞上的人紅白血病細胞PG/H酶,發(fā)現(xiàn)529-絲氨酸多態(tài)性很顯著的降低TCOX酶的活性(Figure.3)。研究表明人與羊的COXl序列具有91%的一致性。進一步在COS-I(胎牛和新生小牛)細胞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碳末端600-亮氨酸體外突變使COXl酶活性下降了86%,這個研究與羊模型上的結果是一致的。理論上COXI的基因多態(tài)可以降低COXl酶活性,從而減少TXA2的形成,而最終使ASA的用藥量減少。但如果COX基因功能降低,TXA2可以由其他途徑生成,這就有可能表現(xiàn)出與這個多態(tài)相關的ASA抵抗。分離和研究人COX基因,發(fā)現(xiàn)它的一些可以解釋ASA抵抗機制的遺傳變異是很有必要的。

3 GPⅢa PLA1/A2遺傳多態(tài)

有幾個GPⅡb/Ⅲa受體的多態(tài)在人群中已經(jīng)被確認。其中有一個最常見的受體多態(tài)是GPⅢa33亮氨酸(Leu)被脯氨酸(Pro)替代,有實驗表明突變等位基因增強了纖維蛋白與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結合。在白種人群中野生型亮氨酸即PLAT多態(tài)占85%,突變型脯氨酸即PLA2多態(tài)占15%,也有些文獻報道PLA2的頻率高達20-30%,按這個就算,PLA2/PLA2純合子的頻率有2 %。最近的研究表明PLA2是急性冠脈綜合癥的危險因子并有助于發(fā)生ASA抵抗[14]。關于PLA2多態(tài)攜帶者易發(fā)生ASA抵抗的確切機制雖然還不清楚,但數(shù)據(jù)顯示PLA2的血栓形成效應與血小板高反應性并不相關。ASA可能是通過不依賴COX途徑的信號傳導通路影響了GPⅡb/Ⅲa的調節(jié)。不依賴于COX途徑的信號傳導目前并不很清楚,但可能包括了跨膜蛋白受體,磷酸激酶,鈣釋放,腺昔酸和鳥昔酸環(huán)化酶以及蛋白激酶C[15];而且,由弱激動劑如ADP,腎上腺素和膠原激活的GPⅡb/Ⅲa也部分被ASA抑制,GPⅡb/Ⅲa PLA2多態(tài)可能通過這些通路削弱了ASA抗血小板效應。因此,PLA2與ASA抵抗之間的聯(lián)系可能還與未知的一些遺傳因子,血小板疾病以及一些非血小板型細胞缺陷相關。最開始的報道是一項包含71個被診斷為心肌梗死或不穩(wěn)定性冠脈缺血綜合征的白種病人與68個健康對照者的實驗,發(fā)現(xiàn)PLA2等位基因頻率在病人中高達39.4%,而對照組中僅達19.1% (p0.01)。另外一個研究發(fā)現(xiàn)在那些小于60歲就發(fā)生了第一次ACS的病人中,PLA2等位基因頻率也是明顯高于普通人群[16]。

4 807C/T基因多態(tài)

整聯(lián)蛋白GpⅠa/Ⅱa是膠原受體,通常表達在血小板表面,表達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研究已經(jīng)證明GpⅠa/Ⅱa基因的807T(873A)遺傳多態(tài)影響了血小板上該膠原受體表達的密度,從而改變了血小板對膠原反應的能力。膠原是一個影響血小板聚集的重要的生理性激活因子,GpⅠa/Ⅱa受體密度增高可能成為血栓形成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并有可能發(fā)展為ASA抵抗。最近在Moshfegh的研究中,GpⅠa/Ⅱa基因807T(873A)純合子在MI患者婦177中為16.4%,而對照組中占5.6%(p0.022),表明攜帶有該多態(tài)的人群比不攜帶的人群罹患MI的風險性高約3倍,該風險性在807T陽性的吸煙者中進一步增加[17]。吸煙提高了血小板的聚集,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是男性冠心病患者急性血栓和猝死的危險因子。膠原受體表達的密度可能與很多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ASA抵抗,這需要更多的大樣本研究來證實。

5 展望

功能性的遺傳多態(tài)都有可能與ASA抵抗相關,但還需要進一步在更大的多樣本人群中前瞻性探討這些多態(tài)在ASA抵抗中的作用。在將來檢測遺傳變異可以預測病人MI或其他血管栓塞的危險性,可以為心血管病一級二級預防提供ASA和聯(lián)合其他抗血小板和抗血栓用藥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Vane JR,Bakhle YS and Botting RM.Cyclooxygenasel and 2.Annu.Rev.Pharmacol.Toxicol,1998,38:97-120

[2] Graham GG,Scott KF.Mechanism of action of paracetamol.Am J Ther,200512(1):46-55

[3] Kis B, Snipes JA and Busija DW. Acetaminophen and the cyclooxygenase-3 puzzle:sorting out facts,fictions,and uncertainties[J].Pharmacol Exp Ther,2005,315(1):1-7

[4] Wang LH,Hajibeigi A, Xu XM,Loose-Mitchell D,Wu KK.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moter of human prostaglandin H synthase-1 gene.Biochem Biophys Res Common,1993,190:406-11

[5] Smith WL,Garavito RM,DeWitt DL.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H syntheses(cyclooxygenase)-1 and 2[J].Biol Chew,1996,271:33157-60

[6] Mitchell JA and Warner TD.Cyclo-oxygenase-2:pharmacology, physiology,biochemistry and relevance to NSAD therapy.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1999,128:1121-1132

[7] Wittenberger T,Schaller HC,Hellebrand S. A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data mining strategy succeeding in the discovery of new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J].Mol Biol,2001,307(3):799-813

[8] Fontana P,Remones V, RenyJL,Aiach M,Gaussem P. P2Y1 gene polymorphism and ADP-induced platelet response [J].ThrombHaemost,2005,3:2349-50

[9] Sibbing D,von Heckerath O, Scho mig A, Kastrati A, von Beckerath N. P2Y1 gene A1622G dimorphism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a single high dose of clopidogrel[J].Thromb Haemost 2006,4:912-914

[10] Samara WM,Bliden KP,Tantry US,Gurbel PA.The difference betweenclopidogrel responsiveness and post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 Tluomb Res,2005,115:89-94

[11] Gurbel PA, Bliden KP, Hiatt BL, O Connor CM. Clopidogrel for coronarystenting:response variability,drug resistance,and the effect of pretreatment.Platelet reactivity Circulation,2003,107:2908-13

[12] Grotemeyer KH,Scharafinski HW,Husstedt IW:Two-year followup of aspirin responder and aspirin non responder.A pilotstudy including 180 post-stroke patients.Thromb Res,1993,71:397-403

[13] Liu SY and Hou YT.Prevalence of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Chin J Mutt Organ Dis Elderly,2002,1(2):254

[14] Loffredo G,Baronciani L,Noris P,Menna F, Federici AB,Balduini CL. von Willebrand disease type 2B must be always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enetic thrombocytopenias with giant platelets. Platelets,2006,17(3):149-52

[15] Halushka MK,Walker LP,and Halushk PV Genetic variation in cyclooxygenase 1:Effects on response to aspirin.Clin Pharmacol Ther, 2003,73:122-30

篇2

關鍵詞:納米藥物;藥代動力學;進展

中圖分類號:R9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8)01-0127-03

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通常人們將尺度在1―100am的物質體系稱為納米體系。納米技術通常是指尺寸在100nm以下的微小結構,在這種水平上對物質和材料進行研究處理的技術稱為納米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納米技術開始應用于藥物研究領域,納米藥物的研究已取得飛速發(fā)展。藥代動力學是一門借助先進儀器設備,利用動力學原理,用數(shù)學模型反映藥物在體內過程的定量化科學。用藥代動力學研究成分復雜或有效成分尚未明確的藥物,對納米藥物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

1 納米藥物藥代動力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1.1 血藥濃度法

血藥濃度法是藥代動力學研究的經(jīng)典方法,主要研究納米藥物中有效成分明確者,也是計算藥代動力學最常用最準確的一種方法。如張海霞等用HPLC-熒光法測定兔血漿中羥基喜樹堿的濃度。趙惠如等用HPLC法測定當歸揮發(fā)油藁本內酯在家兔中的藥代動力學。結果表明兔口服當歸揮發(fā)油后,藁本內酯在體內的藥時過程為線性動力學過程,符合一級吸收二室模型,t1/2為2.6638h,t1/β為108.88h。

1.2 生物效應法

納米中藥復方成分復雜,干擾因素多,難以用常規(guī)的血藥濃度的方法測定其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80年代產(chǎn)生了以藥效為指標進行藥代動力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生物效應法主要有藥理效應法、藥物累積法和微生物法。

1.2.1 藥理效應法藥理效應法是以藥物的效應強度,包括量效關系、時效關系為基礎的研究藥代動力學的方法。早在1975年,Smolen等提出一種以藥理效應為指標測定藥動學參數(shù)的方法。該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假定藥物在體內呈線性配置,藥物在作用部位(生物相)的藥量Q(t)與效應強度(E)存在函數(shù)關系Q(t)=f[E(t)],而Q(t)又與給藥劑量(D)成正比,所以給藥后某一時刻,生物相藥量Q(t)與該時刻的效應強度E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便可以用給藥劑量D與E的函數(shù)關系D=f[E(t)]來表示。首先建立時一效曲線,經(jīng)一定變換后可得出“血藥濃度-時間”曲線,據(jù)此分析藥物的動力學特征,求得各參數(shù)。目前,該法已越來越廣泛地用于納米中藥及其復方,尤其是有效成分不明及成分復雜難以控制的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薛焰等以藥理效應法研究超細粉體技術對馬錢子藥物藥代動力學的影響。結果顯示2種馬錢子粉末給藥后存量的表觀動力學過程符合一室開放模型并得出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

1.2.2 藥物累積法藥物累積法是將藥物動力學中血藥濃度多點動態(tài)測定原理與用動物急性死亡率測定蓄積性的方法相結合,求出不同時間體內百分率的動態(tài)變化,以估測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該法系在用藥后不同間隔對多組動物重復用藥,從而求出保存率,并據(jù)此進行藥動學計算。如汪銀雄等在對P物質-PLGA納米緩釋微粒的性質測定時,以時間為橫坐標,累積釋放率為縱坐標,作出P物質納米微球體外釋藥曲線圖。董怡民等用此法研究了納米活性炭對氟尿嘧啶的吸收和緩釋作用。

1.2.3 微生物指標法微生物指標法是對具有抗菌活性的藥物,選擇適宜試驗菌株,利用微生物法測定生物樣品的濃度,然后擬和模型計算藥動學參數(shù)。其原理主要是含有試驗菌株的瓊脂平板中抗菌藥擴散產(chǎn)生的抑菌圈直徑大小與抗菌藥濃度的對數(shù)呈線性關系。選擇適宜的敏感菌株測定體液中抗菌中草藥的濃度,然后按照藥代動力學原理確定房室模型,并計算其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如陳鵬等以抑菌效應為指標,測定納米羥基磷灰石復合膠原材料藥動學參效。

2 納米藥物藥代動力學研究的分析方法

研究納米藥物藥代動力學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薄層層析法、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質譜法、液相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和放射性免疫法等。下面主要介紹高效液相色譜法、質譜法、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在藥代動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2.1 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現(xiàn)在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由經(jīng)典液相色譜法發(fā)展而來。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高壓輸液泵進行洗脫,并配有紫外檢測器等,組成了自動輸液、自動檢測的液相色譜儀??朔私?jīng)典液相色譜法柱效低,分析周期長的缺點。本法靈敏度高,血液濃度低時也能被檢測出來。且在RP-HPLC圖譜中能同時反映原藥及其代謝物的情況。何蕾等通過HPlc法研究紫杉醇注射劑及自制紫杉醇納米乳劑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

2.2 質譜法

質譜法在藥物代謝動力學中常用于對代謝物的分析,有著樣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范圍廣、靈敏度高、精密度好的優(yōu)點。王曉波等用HP4500型電感耦合等電子體質譜比較傳統(tǒng)雄黃粉與納米級雄黃粉的藥代動力學行為,為雄黃納米化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據(jù)。

2.3 液相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

色譜法具有分離效能高,分離范圍廣,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但是色譜法對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往往由于標準品不易求得,給分析帶來了困難??紤]到質譜分_析法在定性方面的作用,把色譜、質譜儀聯(lián)用,以收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張芳等用HPLC-MS研究9-硝基喜樹堿在大鼠體內的代謝物。

3 納米藥物的體內代謝研究

3.1 納米藥物的吸收

3.1.1 提高生物利用度研究藥物產(chǎn)生的藥理效應與藥物的化學組成和藥物的狀態(tài)有關。按目前的認識,有半數(shù)以上的新藥存在溶解和吸收的問題,將藥物的單元尺寸減至納米尺度,不溶性藥物轉變成穩(wěn)定的納米顆粒,其表面積大大增加,與給藥部位接觸面積增大,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把中藥粉末或溶液包埋在直徑為納米級的微粒中,其滲透性或溶解度將大大提高。齊墩果酸具有護肝解毒的作用,但因它的一般制劑溶出度不理想,生物利用度不高,限制了使用。當藥物粒徑>100nm時,在骨髓、腦和腎臟中極少被檢出,粒徑在150-500nm時具有肝靶向性,且在其余組織部位分布較少。制備出一定粒徑范圍的納米粒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提高臨床應用價值。

3.1.2 緩釋控釋研究將中藥納米粒進行一定的表面修飾后,可能使中藥具有緩釋作用,一般將其粒徑大小界定在1-1000nmt。另有研究證實,納米藥物粒子表面所帶電荷對其緩釋作用也具有重要意義。中藥納米粒因非常小而易被包裹,從而可以進行表面修飾,也可控制其表面電荷,以達到緩釋的目的。如吳道澄用復凝聚法制備Se和sj的明膠納米微粒與單純Se和si對照組相比,體內滯留時間延長2-4倍,具有緩釋作用,生物利用度提高1.6-2.2倍。

3.1.3 改變藥物吸收方式研究采用納米技術可將中藥

制成納米微囊,或進一步將現(xiàn)有的中藥復方改造成納米級粉針劑,大大提高其穩(wěn)定性和療效,降低毒副作用。還可將中藥制成高效透皮釋放制劑、口服控釋片、含片、干粉吸入劑、鼻噴霧劑、舌下速溶片以及植入劑等多種劑型。梅云南等用雷公藤內酯固體脂質納米粒制劑透皮給藥被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而激活機體得自動免疫功能,并改變包封藥物的體內分布以恒定速率在靶向部位釋放,抑制水腫活性的血藥濃度比游離藥物濃度要高2-3倍,而且維持時間較長即使為較低濃度,也能產(chǎn)生非常好的療效。

3.2 納米藥物的分布

靶向分布研究:中藥的有效部位中或復方中藥的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很難自動運送到人體的病患部位,只有利用特定技術才可能有效地將中藥運送到預防疾病部位發(fā)揮藥物作用效果。藥物顆粒納米化后可以將藥物輸送到身體任何極微細的組織管道(如血管、支氣管)及疾病變異的組織細胞(如腫瘤細胞)中,因此可大幅度地提高藥物的定位性、時效性和功效,使疾病能更有效地得到控制和治療。并可降低某些中藥的副作用,提高治療效果。喜樹堿固體脂質納米粒注射給小鼠后,發(fā)現(xiàn)喜樹堿在老鼠的腦、肝、心及脾臟富集,其中腦部AUC/dose和MRT分別提高10.4和4倍,提示這種納米微粒能通過血腦屏障,對治療腦腫瘤有特別意義。尼莫地平微乳及其乙醇溶液和膠束溶液小鼠尾靜脈注射后,腦組織中藥物濃度微乳明顯高于后二者,腦組織相對攝取率分別為2.54和2.51,血漿和肝組織中的藥物則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尼莫地平微乳具有一定的腦靶向性。

3.3 納米藥物的轉化和代謝

理想的納米粒載體是無毒和可生物降解的,藥物或靶基因片斷與載體形成的復合物定向進入靶細胞之后,載體被生物降解,藥物或靶基因被定向釋放出來發(fā)揮療效,避免在轉運過程中在其他組織釋放,產(chǎn)生毒副作用或過早被滅活。研究表明,以高分子納米藥物載體攜帶藥物,可有效地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療效。目前,被用做藥物載體的納米聚合物粒子多由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俱優(yōu)的聚合物制成,而聚乳酸類則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而被廣泛使用。聚乳酸PLA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納米材料之一,它在體內外的降解受其共聚物單體的比例、分子質量、粒子大小及降解環(huán)境pH值、離子強度、表面電荷等的影響。PLA在體內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體內降解是非酶與酶解共同作用,分解成乳酸,再經(jīng)三羧酸循環(huán)代謝生成co2和h2o。

篇3

數(shù)理統(tǒng)計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醫(yī)藥數(shù)理統(tǒng)計是高等醫(yī)藥學院校藥學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及必修課程,是藥理學、毒理學、藥物動力學等課程的前期基礎課程,同時也是藥學科研的必備知識之一。醫(yī)藥數(shù)理統(tǒng)計是應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研究醫(yī)藥、生物等領域中隨機現(xiàn)象的一門學科,在數(shù)學基礎課中的應用性最強。與學生過去接觸過的其他學科不同,該課程有自己獨特的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學生學起來感到難以掌握。因此,醫(yī)藥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課程特點,結合我校學生水平對該課程在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改革的具體思路與方法等進行了探討。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課程的內容陳舊、長期不變,不能很好的與學科前沿銜接,教師授課一般都存在著重理論知識輕應用的傾向,缺乏該課程獨有的特色及思想方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該課程基本概念抽象、易混淆,內容繁雜難以理解,不會聯(lián)系前后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等使得學生對枯燥的理論知識缺乏興趣。

2、教學方法落后,手段單一,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考核方式單一,僅把分數(shù)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掌握程度的唯一依據(jù),既助長了應試教育的漫延,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學科聯(lián)系不密切,教師在教學時總是講解經(jīng)典的重難點,不能很好的結合本專業(yè)的要求去分類講授,同時對于所學知識在專業(yè)課中的應用了解較少,讓學生感覺學無用武之地。

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習興趣和和教學質量,就迫切需要改革當前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二、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具體方法

1、轉變教育觀念。利用現(xiàn)代化學習工具學習當今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知識是時代的要求,因此應轉變教育思想,探索適應現(xiàn)代醫(yī)藥學發(fā)展的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醫(yī)藥院校的數(shù)學以應用為主要目的,應改變以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為目的的方式,把教學重點轉移到引導學生思考數(shù)理統(tǒng)計學的思維特征,理解數(shù)理統(tǒng)計學思想,掌握數(shù)理統(tǒng)計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上來,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學內容整體優(yōu)化。首先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學時,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使教學改革有法可依。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就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脑黾雍蛣h節(jié)??紤]到課程的難度,在課堂教學中,考慮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編程技術,增加了對一些隨機現(xiàn)象的直觀演示,刪除掉一些定理的證明,或者保留這些證明作為自學內容,提供給有能力學習的學生,這也起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時教師也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本課程內容較為散亂,每個問題都有不同背景,系統(tǒng)歸結,找出共性,有利于整體掌握所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對易混淆的概念進行對比說明,讓學生找到解決疑難點的方法,增強自學能力。

3、變換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的講授式教學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復雜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同時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充分利用數(shù)學軟件,如Matlab、SAS、SPSS、Excel等對數(shù)據(jù)程序進行處理,了解結果的形成過程,加強理解。引進數(shù)學建模的思想,通過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主動自主探究思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展案例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實驗,探究規(guī)律,理解新知識的形成過程。

4、改變考核方式。為避免學生平時不認真,考試“臨時抱佛腳”的心態(tài),就要改變考核方式。首先要加強平時考查和考試,每次課后要留有作業(yè)、思考題,學完每一章后要安排小測驗,在概率論部分學完后進行一次大測驗。其次注重科學研究,鼓勵指導學生寫平時小結、學期總結,以此來檢查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和應用能力。將這幾個方面給予適當?shù)臋嘀?,以均分作為學生該門課程的成績??傊?,通過科學的考核評價和反饋,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改進和提高。

5、擴充自身知識,加強學科知識交叉。由于本課程的應用型較強,學科交叉聯(lián)系緊密,因此教師在教授本課程的同時,應該多了解各知識點在學習藥學類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通過教師交流,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運用等各種方法加強學科滲透,讓學生明白知識的用處以及學習的必要性,提高學習不同學科知識的興趣,在學習中學會探索發(fā)現(xiàn),在探索中掌握知識。

三、結束語

對于醫(yī)藥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教學改革,即如何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容,轉變教學觀念,變換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來提高教學質量,是高校教師一直以來不斷探索和長期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筆者淺談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志慶,周介男.醫(yī)藥數(shù)理統(tǒng)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5).

篇4

關鍵詞:實驗室; 化學試劑;藥品;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目前,各種企業(yè)按產(chǎn)品準入制度的要求,都需要建立實驗室, 實驗室中常用化學試劑管理的好壞,對實驗的準確度及成功與否會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而關系到化驗工作的質量,因此加強化學試劑管理工作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F(xiàn)就我們具體的工作實踐,談談化學試劑管理工作的實施辦法與體會。

1、試劑或藥品管理工作中試劑或藥品的正確、安全存放

化學試劑或藥品的存放是化學實驗管理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內容。從宏觀上來說,化學藥品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等分類放置、分離存放。易揮發(fā)的試劑或藥品用蠟密封,易燃燒的試劑或藥品進行特殊保管,劇毒試劑或藥品,例如,液溴極易揮發(fā)、毒性又大、刺激性又強、對人體傷害很大,污染嚴重,保存時,可用磨口瓶蓋嚴,再用兩三層密封性能好的塑料薄膜,包裹起來,然后,再用橡皮筋在瓶頸處扎緊,用蠟封好在專柜存放,再放在專柜里保存,并且定期進行檢查。從微觀上考慮,對易氧化用量少的化學藥品一般盛放在 30ml 的滴瓶或者細口瓶里,如CH3CHO;對見光易分解的化學藥品應盛放在棕色試劑瓶里,如 AgNO3溶液、NaI 溶液、KI 溶液;對于用量大的化學藥品一般盛放在 125ml 的試劑瓶里,如稀硫酸、稀鹽酸;對于易失效的藥品臨時要用臨時分裝,如 Na2O2等。有毒試劑或藥品要謹慎操作以防對人體造成傷害和發(fā)生火災,一旦發(fā)生對于不同的情況需要有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完成所有的這些,都必須要把握化學試劑或藥品的性能。

2、試劑或藥品管理工作中實驗過程產(chǎn)生的廢液的有效處理

化學實驗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產(chǎn)生廢氣、廢渣和廢液廢氣,即“三廢”, 一般來說,廢渣由于量少,處理起來也相對簡單,廢氣通過專用風道排出。從減小對環(huán)境污染角度出發(fā),必須要對廢液進行有效地處理。含稀酸和稀堿的廢液,當溶液的 PH 值達到 6~8 后,相互中和后就沒有污染,可以直接排放下水道;含有有害離子的鹽溶液需要經(jīng)過化學法轉化處理后稀釋排放;含貴重金屬離子的溶液,采用還原法處理后回收,再通過調節(jié) PH 值降低污染程度。比如:含鉻化合物可在酸性條件下用亞硫酸鐵使 C(Ⅵ)還原為Cr(Ⅲ),然后加入堿液,使其生成 Cr(OH) 3 沉淀,靜置分離后,調節(jié)溶液 PH 為 6-8 后可直接排放。含砷廢液在酸性 (PH =3~4)條件下加入 Na2S 使廢液中的砷轉化為 AsS 沉淀,靜置分離后,溶液 PH為 6~8 后可直接排放。含氰化物廢液,由于毒性較強,先加入混合物堿液使廢液中的金屬離子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后分離,然后調節(jié)溶液 PH 為 6~8,加入過量 NaClO 溶液或者漂白粉使 CN - - 氧化分解后排放。含汞、鋅、銅、鉛、錳等金屬離子的廢液,在堿性條件下(PH =8~10)下加入 Na2S 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靜置分離后,將溶液 PH 為 6~8 后排放;含有有機溶劑的廢液進行蒸餾回收或焚燒處理。如乙醇廢液的處理,將廢液用水浴法恒溫加熱收 78. 40C 左右的餾分即可。如想得到較純的乙醇,可將餾出液放入燒瓶中,再加一定量的氧化鈣,在水浴上回流 3 - 4 小時,即可得到較高純度的乙醇。毒害性的廢液,采用深埋處理。完成所有的這些,同樣需要把握化學試劑或藥品的性能。

3、全力以赴讓“軟件”不軟

硬件是生產(chǎn)高質產(chǎn)品的物質基礎,但硬件必須通過軟件才能發(fā)揮作用。在化學實驗管理中應把重點放在抓軟件建設上。首先,建立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如操作規(guī)程,質量、衛(wèi)生標準等。制定單位的制劑品種的目錄和技術規(guī)范.制定各工作室崗位責任制度,原料、輔料、包裝材料、標簽的領發(fā)和消耗制度;化學試劑或藥品的留樣考察制度,衛(wèi)生學檢查制度。設備和儀器保養(yǎng)維修制度,安全生產(chǎn)制度,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制度等。為了使各項規(guī)章制度落到實處,還應建立各種切實可行的獎懲辦法,嚴格執(zhí)行。同時,完善各種記錄:如稱量配料記錄、檢驗原始記錄、各環(huán)節(jié)質量管理記錄等。通過以上手段加強實驗過程管理。上述軟件的執(zhí)行對試劑和藥品的管理工作能起到嚴格的監(jiān)督作用。

4、重視人才培養(yǎng)、加強技術力量

在試劑藥品管理體系中,具備了硬件,要執(zhí)行軟件,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應確定一名既有理論又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責任心、熟悉各種試劑和藥品的性質、具有管理能力及消防安全意識的主管人員,全面負責實驗室的具體工作。對實驗人員進行培訓指導,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指定一名具有良好的業(yè)務素質,熟練掌握藥物分析方法、原理及測試技術的藥師負責藥劑檢驗工作,使實驗達到規(guī)范化操作與記錄,使試劑管理工作沿著制度化、安全化方向發(fā)展。

5、注意化學藥品的采購、驗收及儲存、領用、回收

化學藥品采購到位后,由藥品管理員進行數(shù)量的盤點,并組織入庫,由藥品使用人員按照檢驗項目要求進行外觀及技術驗收。驗收有任何一項不合格者,由藥品管理員聯(lián)系采購部門退換貨處理?;瘜W藥品驗收合格后,由藥品管理員錄入《化學藥品領用登記表》,并按照不同類別分類存放。常用的少量藥品可直接放在實驗室里,標識清楚,各檢驗室負責人負責所用藥品的管理,較大量的藥品存放在藥品庫,由藥品管理員負責保管。

條件適宜的儲藏室是做好化學試劑管理工作的基礎。藥品儲存過程中,藥品管理員應定期巡檢,檢查藥品的庫存狀態(tài)及周圍環(huán)境,確保藥品庫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

化學藥品的領用,化學藥品需求人員需填寫《化學藥品領用登記表》,藥品管理員核對好名稱及數(shù)量,準予實驗人員領用; 未經(jīng)驗收的藥品不得用于正常檢驗工作。

為了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并防止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實驗結束后剩余的化學藥品及配置的溶液需要妥善處理,一方面可以進行回收、提純再利用如苯、乙醚、石油醚、丙酮等,可以提高化學藥品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費; 另一方面將廢液用統(tǒng)一的容器承裝,并經(jīng)過無害化處理后排放掉。而對于數(shù)量巨大尤其是承裝劇毒或易制毒化學藥品的空瓶,因為會有化學藥品的殘留,所以不可隨意丟棄應當統(tǒng)一堆放管理,并由實驗室專門人員定期回收交專業(yè)機構處理,以免污染環(huán)境及對他人健康和社會安全造成威脅。

結語

通過系統(tǒng)、科學、高效的化學藥品管理,以滿意的服務促進管理,形成良性循環(huán),加強人員培訓與管理,落實規(guī)章制度,明確責任歸屬,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藥品給實驗室管理帶來的安全隱患,保證化學試劑的質和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化驗工作的誤差,提高其實驗的準確性,保證實驗室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韓曉燕,張彥通,等.高等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研究綜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

[2] 羅正祥.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及其對高校實踐教學的影響[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6):

[3] 韓曉燕,張彥通.試論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制度的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篇5

關鍵詞: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專業(yè)課;課程改革

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實現(xiàn)其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學好專業(yè)課的前提和必備條件。以筆者所在的學校北京物資學院為例:我校是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實踐能力強、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對學生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課堂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學生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力。

在我們學校,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程是由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yè)的教師承擔,隸屬于信息學院。以前我校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在課程設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襲學科教育模式,過分追求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其培養(yǎng)目標、教學方法等沒有體現(xiàn)出目前我校的專業(yè)特色,造成了公共課教學與專業(yè)課教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因此,近年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yè)教研室非常重視開展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教研活動,在教職員工中樹立并強化公共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理念。我們堅持以教學工作及教學改革為核心、教學質量為目標、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融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為一體,教學科研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德、智、體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一、積極開展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的教學改革

1.更新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的教學觀念。我校去年出臺了《關于修訂2013版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原則意見》,四門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的課內周學時都減少了1個學時。如何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求全體基礎課教師要從全局出發(fā),擁護學校教學改革,對公共基礎課設置改革達成共識,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擺正公共課與專業(yè)課的關系,以課程組為單位對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溝通,積極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要在課時減少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

2.改進數(shù)學類公共課基礎科的內容設置。我們與各學院專業(yè)課教師積極溝通交流,了解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分析專業(yè)所需要的能力結構,詳細了解專業(yè)教學計劃、課程體系,了解該專業(yè)學生從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素質,充分認識自己所授課程對學生專業(yè)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尋找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的結合點。我們設計了關于四門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的問卷調查,發(fā)放給了各二級學院的教學副院長及教研室主任,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充分調研,得到了信息反饋。我們根據(jù)各學院不同的專業(yè)要求,結合各課程組的充分討論,調整了教學內容,刪繁就簡,面對實際,講求實效。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出在哪門專業(yè)課中能夠用到這些知識,在什么實踐環(huán)節(jié)中能夠用到這些知識,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時分配等更加合理。

3.認真編寫符合我校特色的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教材。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教材大多是統(tǒng)編教材。比較注重教材的適用范圍,教材編寫過程中要考慮各行各業(yè)的特點與需求,所以教材內容多是基礎性的知識。這樣的教材沒有行業(yè)特點,不能完全照顧到各行業(yè)的需要,沒能很好地起到為專業(yè)課搭建知識平臺的作用,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和專業(yè)課銜接不緊密,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講授的知識與專業(yè)課的實際需要脫節(jié),二者無法形成有機的整體。公共基礎課教學團隊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驗積累,從2010年開始編寫出版了《高等數(shù)學》《微積分》《線性代數(shù)》《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四套教材,并且正在陸續(xù)出版相關的教學輔導書,內容上按照經(jīng)管類大學的學科專業(yè)特點,在結構、例題和課后作業(yè)的選取上都進行了考慮,切實淡化了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與專業(yè)課的界限,增強了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的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我校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制約因素。

1.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及時更新,教學水平需要不斷提升。我校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的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其他高等院校公共基礎課教學的先進經(jīng)驗,長期的封閉必然導致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滯后,因此我建議學校能夠加強公共基礎課教師培訓,積極為公共基礎課教師提供更多機會外出學習,提高公共基礎課教師的教學水平。

2.對公共基礎課自身課程的完整性與合理性重視不夠。在打破學科教育模式,立足為專業(yè)服務的同時,容易忽視公共基礎課自身課程的完整性與合理性,以至于把基礎知識刪減得支離破碎。課時數(shù)的急劇減少,迫使教師不得不打破甚至違背大學數(shù)學的教學規(guī)律,以“短、平、快”的方式,塞給學生“必須、夠用”的基礎知識,導致學生對于所得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數(shù)學類公共基礎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另一方面任課教師也要定期參加集體備課,充分把握授課內容的合理性,不能過度強調“服務”而忽視基本知識的系統(tǒng)性。

三、感謝

感謝參加調研的各位二級學院的教學副院長和教研室主任以及專業(yè)課教師。另外,還要感謝北京物資學院-062專業(yè)建設一體化教學體系建設項目(PXM2012_014214_000062)對本文的資助。

參考文獻:

[1]宋秋前,潘愛珍.高校公共基礎課教學有效性調查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9(5):18-20.

[2]王晚英.關于“公共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問題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1):28-30.

篇6

關鍵詞:獨立學院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教材 實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159-01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是高等院校理工類、經(jīng)管類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是一門專門研究隨機現(xiàn)象統(tǒng)計規(guī)律性的數(shù)學學科,也是近代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以來,它的理論與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工業(yè)、農(nóng)業(yè)、軍事和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同時它又向基礎學科、工科學科滲透,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發(fā)展成為邊緣學科。與此同時,獨立學院的高等教育機制才剛剛在我國成立。為了辦出特色,各獨立學院都在探析新的教學體系和辦學模式。一般來說,獨立學院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法比較單一,對教材教輔依賴性很大,因此選擇合適的教材對獨立學院學生來講,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教材選擇不當,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困難,也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陡怕收撆c數(shù)理統(tǒng)計》作為獨立學院的基礎課之一,在教材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面臨很多的挑戰(zhàn)。本人從獨立學院《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目標出發(fā),結合教學現(xiàn)狀和教材實施情況對獨立學院如何自編《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獨立學院《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授課現(xiàn)狀

獨立學院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起步較晚,教育教學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是教育的核心,教材又是教學的基礎,那么選擇適合獨立學院學生自己的教材是顯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尚沒有獨立學院專用的教材,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材與獨立學院其他教材一樣大多選用一二本院校的,該門課程的授課狀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培養(yǎng)目標不同,一二本院校的教材主要是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而獨立學院主要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所以一二本院校的這些教材不能體現(xiàn)獨立學院教育的靈活性。

(2)教材理論性很強,教材中的定理證明、公式推導及計算推演占據(jù)了主要位置,這對獨立學院這些入學分數(shù)較低、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太難,太枯燥,學生普遍對這種數(shù)學理論感到“恐懼”,學習起來也相對困難,這些間接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跟不上進度。

(3)教材難度較深,《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是對隨機現(xiàn)象的描述與研究,它處理問題的思想和方法與學生學的《高等數(shù)學》、《微積分》、《線性代數(shù)》有很大差異,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需要改變以往的思考方式,需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定理的證明過程也需要很深的數(shù)學理論,這些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反映課程難學、難懂、難應用。

(4)學時少,由于獨立學院獨特的辦學特色,常常需要對理論課時進行刪減,《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時數(shù)一般為48學時左右,很多教師需要趕進度、完成任務,就自主的刪減一部分內容或者減低課程難度,但是由于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容易出現(xiàn)要求過高或者過低而與實際脫離,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重概率輕統(tǒng)計,大多獨立學院秉承了母校重概率輕統(tǒng)計的情況,在簡化了概率論一部分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統(tǒng)計部分的應用性沒有得到加強。

所以獨立學院無論從培養(yǎng)目標、教材的難易程度,學時還是概率統(tǒng)計的比例部分都要有一個新的模式。近年來,隨著獨立學院辦學機制的擴大,出現(xiàn)了一批為獨立學院編寫的教材,但是這些教材還是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實用性不夠廣泛,不具備通用性等。

2 自編《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材的具體實施

自編教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獨立學院自編教材是依據(jù)其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的教材??紤]到獨立學院辦學時間短、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本人認為獨立學院在教材建設上可以作如下選擇:

一是教材內容的設置,根據(jù)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和能力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可以組織不同院校的一些有獨立學院教學經(jīng)驗的優(yōu)秀教師,編寫符合獨立學院特色的教材,適當添加一些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的發(fā)展史及概率統(tǒng)計學家的貢獻,教材內容分為概率論部分和統(tǒng)計部分,概率論部分可以結合數(shù)學軟件如MATLAB,統(tǒng)計部分可以結合R,SAS,SPSS等工具,這些工具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概率統(tǒng)計的作用,并掌握相應的概率統(tǒng)計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軟件部分要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既保證了課程各主要章節(jié)教學內容的理論深度和較高的實用性,又突出了易學、易用等應用型特點。

二是在獨立學院編寫的教材基礎上,根據(jù)學院的辦學特色或者不同專業(yè)的特點,編寫相適應的輔助教材,如教學輔導實例、習題冊、多媒體課件等。

我們在歷年的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講義的基礎上,編寫了《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材,并將于2014年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教材著重介紹用數(shù)學理論刻畫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方法,完全適合獨立學院一、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水平,可以同其他數(shù)學基礎課程同時開設,可讀性好,開放性強,趣味性濃。能夠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學生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理論知識的興趣。

3 結語

獨立學院的自編教材與實踐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理論基礎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學,對教師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加強專業(yè)教師技能的培訓,正確實施自編教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數(shù)學教師水平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利文.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探討[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3).

[2] 盛驟,謝式千.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及其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關鍵詞:社會化;心理機制;中學德育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8-0003-01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日新月異,以知識為載體的"知識經(jīng)濟"風靡全球,社會對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不僅需要相應的文化科學知識,更需要相應的道德素質,給教育帶來巨大挑戰(zhàn),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德育在現(xiàn)代教學中具有顯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積極改進德育工作,探索德育工作新方式,開創(chuàng)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1.社會化的心理機制的主要內容

1.1社會角色引導機制:社會對每一個個體都會施加影響,但是影響的力度是與年齡和原來的社會化水平密切關聯(lián)的。在這種心理機制推動下,雖然社會環(huán)境各不相同,但個體仍然在總體上與社會的基本要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1.2社會比較機制:任何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人,都需要在明確評價和確認了自己的確切狀況之后,才能明確自己作為主體同別人及周圍世界的關系,才能明確自己對所處環(huán)境中的他人及其他客體應當怎樣行為,自己的行為才有明確的定向。

1.3社會學習機制:人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既受到行為實踐的影響,還要受到其觀察經(jīng)驗的影響。自我強化機制的出現(xiàn),使得人們開始對自己的社會學習經(jīng)驗進行自我調節(jié),從而使他們一方面接受外在強化與替代性強化的影響而被社會化,另一方面又受到自我強化的影響而使社會化過程帶有個性化色彩。社會學習機制對于解釋人們的社會化,特別是當代青少年的社會化有著主要價值。

1.4亞社會認同機制:亞社會是人們社會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會對于人們的要求與期望、獎勵與懲罰,都是以亞社會為出發(fā)點的。當亞社會對青少年有著與大社會相沖突的要求或期望時,如果這種沖突被青少年意識到,他們就會產(chǎn)生究竟是適應大社會還是亞社會的強大壓力。

2.對改進中學德育的啟示

2.1社會角色引導機制:

2.1.1樹立正確的榜樣,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在學生教育中樹立榜樣,相當于在集體中確立了一個坐標,使學生感到有壓力,有動力,有方向,有方法。通過對榜樣的言行舉止及其成長過程、思想發(fā)展階段的展示,使高深的理論內涵具體化、人格化,讓模仿力較強的中小學生從這些富有可信度、形象性和感染力的榜樣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而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這已成為眾多教育者的共識。榜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來自學生中的榜樣,另一種是來自社會中的榜樣。

2.1.2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能力。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人們客觀分析人自身的價值,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正確的人生觀,有利于指導人們從集體和社會的整體需要出發(fā),去看待事物對人的效用關系,以形成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

2.1.3進行經(jīng)常性的鼓勵,適當減少批評性的教育,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不故意為難學生,以免讓學生感到難堪。不把學生的錯誤公開。過激的批評后要適當降溫。愛心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2社會比較機制:

2.2.1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學生,進行有差別的教育,體現(xiàn)出有差異性的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在他們身上既體現(xiàn)著發(fā)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所以,在遵循共同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fā)展,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2.2.2在適當?shù)牟顒e范圍內,鼓勵學生進行相互比較,在比較重提升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通過學生的相互比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奮起直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繼續(xù)保持。

2.3社會學習機制:

2.3.1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具體來說:以任務拉動骨干教師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各項制度,創(chuàng)設發(fā)展的環(huán)境,搭建成長的平臺,繼續(xù)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2.3.2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學校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最主要的場所,它的環(huán)境直接決定了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綜合素質。學校應該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運行機制。

2.3.3建立德育工作機制,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貫徹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方針,努力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強化與社會、家庭聯(lián)系制度,建立德育工作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家長學校,愛心工作基金會等組織。

2.4亞社會認同機制:

2.4.1在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學校心理輔導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

2.4.2積極開展心理團體輔導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個體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使其內心世界的豐富、精神生活的充實、潛能的發(fā)揮與人生價值的正確體現(xiàn)。

結語: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做好它,更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一代又一代的艱辛努力,也只有做好它,才能建設好我們的學校和班級,才能追求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我們要充分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來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勢和新方法,鞏固德育教育陣地,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新型合格人才,塑造一代創(chuàng)新人才,為構建平安社會、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推進社會和諧,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創(chuàng)造良好的的發(fā)展環(huán)境。參考文獻

[1]金盛華﹒(2011)﹒社會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張慶林,趙玉芳(2009)[M]﹒心理發(fā)展與教育﹒重慶:重慶出版社﹒

[3]賀新宇﹒(2007)﹒學校文化及其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簡析[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3):77-80﹒

[4]彭定光.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3,(3):41-44.

篇8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體系的不斷完善,教育體系的不斷成熟,人們對于教學模式的研究越發(fā)的深入,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教育者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進行日常的教學工作?!端幚韺W》作為一門護理類專業(yè)基礎學科,由于其課本知識比較枯燥、乏味,以至于其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學生的反映并不好,近年來PBL教學法在我國高職教育中廣泛傳播,本文通過對其他學科中實施PBL教學法成功案例進行分析,進而摸索出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期為我國未來高職護理教育中應用PBL教學法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高職教育;PBL教學法;應用研究

PBL教學法,即problem-based learning,從字面我們即可看出其是指通過問題式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藥理學》是一門鏈接基礎藥學與臨床護理間的重要紐帶式課程,但是由于傳統(tǒng)《藥理學》教學中,由于《藥理學》大多由理論知識組成,傳統(tǒng)的講解方式使得學生很難將藥理知識清晰的記憶下去,這就使得高職學校在《藥理學》上的教學效果不佳。目前,國內關于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的研究仍舊比較匱乏,但是早在2010年Marion Mitchell等便在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10中明確指出PBL教學法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藥理學》課程中的理解能力。

一、PBL教學法的概述及應用

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以問題為學習導向的教學方法,它最早被應用于20世紀中葉的醫(yī)學學科教學工作中。與傳統(tǒng)的醫(yī)學教學有所不同,PBL教學法強調了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中心,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中由教師單方面的主動講授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多情況下與問題相結合,輔助學生通過問題,理解教師所要教授的知識,將學生更大程度的代入到實際的學習中,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

二、在高職護理《藥理學》中實施PBL教學法的應用

1.PBL教學法的實際應用過程

首先,在實際高職護理《藥理課》的教學中應有教師預先根據(jù)課程目標設計、編寫教學案例,并準備相應教學材料,為后續(xù)的課程作出準備。第二步,教師可以將編寫好的PBL教學案例通過email等形勢提前發(fā)給學生,并將學生以組為單位劃分成若干小組,令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對教學案例中的內容以及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針對問題作出案例中相關病情的解決方案。第三,便是在課程進行過程中,由教師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派代表對本組的解決方案進行闡述,教師可以引導其他小組可以提出對其闡述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進行二次小組討論,并予以補充。第四步,根據(jù)小組間的闡述、分析,由教師提出更深入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進小組現(xiàn)場的小組討論并為學生討論的結果提出更好的補充措施從而使得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并充分解決問題。最后,由教師對課程進程作出總結,對做的好的同學予以表揚,對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優(yōu)化措施。

1.在高職護理《藥理學》中實施PBL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1)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腜BL教學模式。首先,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是為了增加高職學生對于本專業(yè)《藥理學》課程的理解程度,但是很多一部分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目標并不明確,其無法理解《藥理學》知識的原因不僅僅由于該學科本身較難,而是由于這部分學生自身就對本專業(yè)學習沒有興趣,對于很多專業(yè)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十分薄弱,更加沒有明確的定位。針對上述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對于PBL教學模式在實際課程中的應用進行轉變,在傳授目標知識的同時對學科基礎理論進行補充,并輔助加以職業(yè)規(guī)劃等項目的培養(yǎng),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又能幫助學生真正對護理這一專業(yè)產(chǎn)生興趣。

(2)注重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循循善誘。在PBL教學模式中,大部分應用都采取由教師提出問題、課堂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三位一體”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教師的引導是其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這種情況下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旦學生課程的討論中偏離既定目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提出相關問題將學生思路予以相應的糾正,進而引導學生得出預定的教學目標。

(3)根據(jù)藥理的作用特點做出有特點的研究案例。教師在設計教學案例的時候,一方面可以選在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尋找較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闡述、分析,而后在課堂中針對案例中包括的藥物特征相結合,充分考慮到藥物的藥理及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是否存在排異反應等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由教師根據(jù)課標中需要講述的藥物進行自編案例進行講解,這樣可以根據(jù)藥物的實際情況,突出藥物特性,使得教學效果更佳明顯。

(4)明_考核、評價體系。在PBL教學模式中,考核、評價部分作為最后的總結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在實際的高中護理專業(yè)藥理教學課程中。PBL教學在前期的教學工作中為學生營造了十分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來闡述自己的觀念、想法,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考核的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驗證,例如,在《藥理學》某課程教學中,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核,以課堂個人回答問題得分累積和為小組成績,并予以獎懲。

三、結語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的應用符合我國新課標體系對于現(xiàn)階段高職學校的教學需求,能夠將學生從傳統(tǒng)課堂中的被動地位轉變?yōu)榻虒W過程中的主體,并使其真正參與進學習中來,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課》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大綱對課程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依據(j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驅動模式的教學,從而提升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藥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及質量,為學生今后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淑芳,王勇,李智.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6).

[2]付玉環(huán).PBL教學法在高職院?;A醫(yī)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04).

篇9

關鍵詞:動式教學;制藥工程;藥理學;職業(yè)技能;教學質量

1“動式”教學法的概述

“動式”教學法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不再主導教學,轉而成為協(xié)助者,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皠邮健苯虒W理念的三要素,即積極的、有活力的、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文化;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核心是學生主動學習?!皠邮健苯虒W法主要有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問題導向教學法(PBL)等。教師可以根據(jù)各門課程的具體內容與課程目標,探索不同形式的“動式”教學法。

2“動式”教學法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藥理學是制藥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主干課程,主要內容是講解藥物與機體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及作用規(guī)律,闡明藥物防治疾病的機制,同時也闡明機體對藥物處置的動態(tài)變化,特別是血藥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重點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嚴重不良反應等,熟悉藥物分類及分類依據(jù)。藥理學的知識體系涉及面較廣,在通常情況下制藥工程專業(yè)并未開設生理學、病理學及臨床藥學等課程,學生普遍反映學習內容深奧、枯燥,難于理解和掌握,令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是任課教師考慮的首要任務。近幾年來,筆者在講授制藥工程專業(yè)藥理學課程時,不斷探索嘗試應用“動式”教學法,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由“讓我學”逐漸向“我要學”轉變,提升了教學效果。

2.1趣味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巧用歌訣,歸納總結,營造充滿趣味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例如在講到抗精神病藥氯丙嗪時,可用以下口訣解釋其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精神病藥氯丙嗪,阻斷受體多巴胺,鎮(zhèn)靜止吐兼降溫,人工冬眠顯奇效,長期用藥毒性大,震顫麻痹低血壓。在講到選用抗高血壓藥物時,用以下口訣:伴有冠心心絞痛,禁止使用胍和肼,普萘洛爾硝苯啶,降低血壓抗心痛。腦血管,有疾病,不能使用胍乙啶;腎功能,有減退,禁用心卡胍乙啶,可用多巴可樂定,伴潰瘍,可樂定,精神病,血壓升,首先考慮利血平。通過耳熟能詳?shù)母柙E,學生能更好地針對不同情況,選用合理的用藥方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yè)能力。

2.2啟發(fā)式教學法

教師先介紹相關背景知識進行鋪墊,設問后啟發(f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教師以圍繞著問題做解答的方式進行講解。“動式”教學主要引導學生“腦子”動起來,并非一整堂課僅機械地動手記筆記。例如在剛上藥理學課程時,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的藥品說明書包括哪些內容?藥品說明書有哪些用途?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思考,進而講清楚藥品說明書上的內容,這就是藥理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它在合理用藥、新藥研發(fā)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學生感到所學課程的重要程度,在潛移默化中灌輸了專業(yè)知識。

2.3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一般適用于理論與實踐結合性強的章節(jié),如作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心腦血管藥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抗腫瘤藥物、抗生素類藥物等[1]。例如在學習抗高血壓藥時,結合身邊的病例,引導學生分析高血壓產(chǎn)生的原因,并分析理想的抗高血壓藥應有的作用和作用機制。在授課過程中,要幾種教學方式結合,此時可以結合趣味教學法里的抗高血壓藥物的歌訣。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又能使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課堂上聽課的效率。

2.4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法[2]。例如在講到抗心律失常藥物時,提前一周給學生布置問題,抗心律失常藥物按作用機制分哪幾類?各類藥物的代表藥物、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有哪些?按其作用機制把學生分成四大組,每個大組學生再分成小組,課下查閱文獻、小組討論、制作PPT;下次上課時,每組學生選出代表到講臺上去講解,其他組的學生可以提問,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通過PBL教學,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能力。2.5模擬藥房法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常見的非處方藥,例如感冒用藥、止咳化痰用藥、胃腸道藥、外用藥、五官科用藥等,收集相應藥物的包裝盒及藥品說明書進行情境教學。學生相互之間分別扮演患者(普通患者及特殊患者)與藥師,患者陳述癥狀,藥師提供合理用藥信息,并囑咐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討論[3],現(xiàn)場若有困難,教師給予解答,或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下查閱,有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6藥店、網(wǎng)絡第二課堂法引導學生在藥店購買藥物時,根據(jù)藥物說明書有意識地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做到合理選藥和用藥。推薦給學生一些藥理學的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的視頻資料,例如復旦大學教學視頻網(wǎng)站通過課上學習及課下的鞏固和提升,有效地拓寬了學生視野。

3小結

通過對藥理學課程開展以“職業(yè)和應用”為核心的不同形式的“動式”教學法,提升了制藥工程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技能,符合“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培養(yǎng)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要求。同時要求任課教師要有多元化的教學愿望和教學能力,只有教師有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新行為方式,才能要求和培養(yǎng)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白建平,于肯明,張慧芝,等.CBL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4):108-109.

[2]王斌,張騰霄,王雙俠,等.應用型專業(yè)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的探索與實踐:以藥物化學課程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6(02下):177-178.

篇10

關鍵詞:藥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思政

為解決如何掌握諸多信息化手段,如何將信息化手段更好地融入教學全過程等問題[1],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開展了藥理學課程改革的探索和實踐,2018年成功申報護理藥理學山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經(jīng)過深入研究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應用與傳統(tǒng)教學理念、方法的深度結合[2],構建了專業(yè)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即“線上—線下—行業(yè)”三位一體,“理論—實踐—拓展”三段漸進,問題驅動、課賽結合、線上線下、過程評價互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現(xiàn)總結如下。經(jīng)過多方調研,對護理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yè)能力進行分析,遵循職業(yè)教育教學規(guī)律,對從事崗位工作所需知識進行整合和序化,以用藥護理所涉及的專項技術模塊為主線進行項目化課程開發(fā),將課程內容整合為7個模塊。針對7個模塊的知識特點及要求,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藥物相關概念及處方等基礎知識為第一模塊,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臨床常見疾病用藥等知識更新快且學生不易學懂分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模塊,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受場地及設備影響,無法開展的實驗項目為第七模塊,采用行業(yè)情景體驗模式,如借助模擬病房使學生真切感受崗位情景[3],從視覺上增強認識,進一步熟悉用藥護理全過程(見表1)。課程組教師秉承以學生為中心原則,將不易懂、難講清、看不到的解剖結構、藥理機制、臨床應用等細化成知識點碎片,以工作中常見崗位任務為主線進行可視化教學資源開發(fā),通過課件、臨床病例、動畫、虛擬仿真、習題、測試等生動地呈現(xiàn),再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及模塊任務,按順序上傳到課程云平臺,讓學生在崗位情景中學、在形象生動的案例中學、在小組辯論探究中學、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學。

1課程實施

1.1課前學習

(1)教師根據(jù)上一周期的測評結果,調整學習小組成員及各組學習任務單;在線課程學習目標、小組劃分詳情及學習任務單等。(2)學生登錄學習平臺并領取學習任務單,明確團隊合作者及本模塊知識點。(3)學生學習由該模塊知識點衍生出的教學案例,觀看課件、視頻、動畫等,并完成課前測試。(4)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和解答,教師在線參與討論并答疑。(5)學生完成該模塊學習測評并撰寫學習報告單(學習到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技能,還期待學什么)。

1.2課中分析

(1)教師針對線上學習反饋的問題,制訂具體教學流程,包括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活動、教學時間、課程資源、評價方法及應急備選方案。(2)教師以易錯題、學生線上咨詢較多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與分析,采用虛擬人體仿真系統(tǒng)等教學手段,確保重難點可在課堂上予以解決與突破。(3)教師創(chuàng)設疾病模型,現(xiàn)場布置各學習小組實踐任務,如辨識疾病,模擬病房等崗位情景,引導學生結合用藥指導類App,小組合作探究,總結藥物劑型、適應證及不良反應;檢驗學習效果,體驗崗位情景,強化職業(yè)素養(yǎng)。如在講解抗心絞痛藥時,應用了9類App,并按疾病概述—藥物種類—用藥指導推薦—藥單的順序,分為痛心疾首辨絞痛、別具匠心對癥藥、明心見性巧指導、心開目明推藥單的4個板塊展開教學。(4)教師組織課堂實時考核,提醒學生上傳小組互評及自評成績。

1.3課后拓展

(1)線上:教師根據(jù)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引導學生進行課后知識拓展,如鼓勵學生上傳自己編纂的藥理知識記憶口訣及宣傳海報。教師定期答疑或聯(lián)系資源庫專家進行遠程答疑,協(xié)助解決課堂上未完全消化的學習問題。(2)線下:教師依據(jù)學生在線時長、各種資源的瀏覽學習時間及學習報告單,定期收集師生意見,統(tǒng)計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及組間互評成績,總結反思,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2混合式教學模式與課程思政的結合

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出現(xiàn)過將簡單知識點反復渲染,用信息化手段強化記憶的“表面信息化”現(xiàn)象,也曾因為堆砌種類繁多的信息化手段而被專家質疑,成為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唯一論”。通過反復召開研討會,明確了適合用信息化手段表現(xiàn)的內容,除了藥理機制需要用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外,諸多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渲染,也需要信息化手段的呈現(xiàn)[4]。如在介紹藥物雙重性時,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索,尋找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和藥品非法添加案例。課上通過視頻展示2018年山東疫苗事件,強調藥物安全對人民健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展示作業(yè)作品,并在課后撰寫讀后感及制作手抄報。在介紹用藥護理時,提前學習任務單,并在學習平臺《毒魔》等視頻,督促學生觀看。課上,講解嗎啡的發(fā)現(xiàn)史、作用及用途,引導學生合理推導不良反應及中毒解救;課后,帶領學生做宣傳海報,深入社區(qū)向群眾介紹藥物濫用及的危害。除理論教學融合思政元素外,也嘗試在實驗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5],引導學生敬畏生命及關愛實驗動物。在開始動物實驗前,引導學生默哀3分鐘,將平等、尊重、關愛的人文素質貫穿實驗教學全過程;課程結束后,引導學生撰寫“感恩動物,善待動物”的文章,并舉辦征文比賽[6]。藥理學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見圖1。

3討論

3.1個性化教育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能調整學習進度,學生也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導致其學習積極性不高,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普遍重理論、輕應用,不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7]。不同學生因生長環(huán)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有不同的思想觀念和需求,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課題組通過收集整理學生在網(wǎng)絡學習平臺上操作的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出每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可更好地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目的。

3.2“三位、三段、四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

“三位、三段、四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突破了護理課程傳統(tǒng)課堂和實訓室的時空限制,打通了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阻隔,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師生線上線下的配合,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愈發(fā)強烈,用藥護理能力及愛傷意識也在實踐中得到培養(yǎng),達到了情感目標的最優(yōu)化傳遞。

3.3問題及改進措施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暴露了諸多問題,如學生在完成任務時,面對突發(fā)性問題缺乏應變能力,在未來教學中可增加崗位情景練習比重,加強突發(fā)狀況處理的訓練,教師主導激勵性評價[8],借助教學平臺實時反饋,掌握每位學生基本情況,隨時調整教學計劃,以提問、糾錯等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在小組學習中,學生指出教師指定小組長時,主要依賴測試成績與平時表現(xiàn),導致身份固化,鑒于此,小組長的任命采用競選方式。在設置教學任務時兼顧了實習生(調查問卷)、實習帶教教師(座談)及患者(電話咨詢)的意見,但由于樣本量不足,有較大偏差。未來將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真題實時錄入云班課題庫,增加調查問卷數(shù)量及訪談精準度,以期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3.4展望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分,如何實現(xiàn)教學相長與思政相結合,使思政教學效果深入人心,還需要諸多信息化手段的加持。未來將著眼于青年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挖掘更多鮮活的藥理學思政案例,研究更多信息化教學手段,以期實現(xiàn)二者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李逢慶.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108-113.

[2]李天煜,梁繼娟,許子豪,等.跨專業(yè)外科學總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右江醫(yī)學,2020,48(4):315-317.

[3]汪海燕.基于工作室的大學生專業(yè)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以教育技術專業(yè)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20(5):119-123.

[4]李改玲,張晚霞,張酈,等.混合式案例教學在《藥理學》課程中的應用及思考[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1):100-103.

[5]張良,蔡丹紅,李玉,等.整合哲學與中醫(yī)藥文化探討藥理學課程思政融入新途徑[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21,19(2):6-8.

[6]趙文英,公衍玲,金青,等.藥理學教學中的“微思政”及實踐路徑探索[J].藥學教育,2021,37(1):59-63.

[7]丁玉梅.基于微課和慕課環(huán)境下大學數(shù)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2019,7(3):2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