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05:2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化學實驗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更注重化學實驗教學,要求將教師演示實驗轉變?yōu)閷W生演示實驗,發(fā)揮學生在實驗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合理改進和補充實驗,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素材,并將其設計成探究實驗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促進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1]。同時,教師需擴充分組實驗,擴展課外實驗,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其能夠在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中找到實驗器材,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開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新潛能,在實驗中探尋更多未知原理和規(guī)律。
2.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室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2.1發(fā)揮高中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發(fā)揮高中生的主體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有全面了解,合理組織演示實驗,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操作實驗,實驗前教師需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等,實驗中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并認真思考出現此種化學現象的原因,最后用所學化學知識解釋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2]。例如,在驗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實驗課堂中,教師首先要讓高中生回顧已學的次氯酸的漂白性和藥用炭的吸附性,積極思考漂白的不同原理、實驗現象的異同;其次開始演示實驗,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最后讓學生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講解為什么會得出此種實驗結果,總結二氧化硫的性質。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體現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實驗能力。
2.2培養(yǎng)高中生的探究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根據高中化學教材所提供的設計方案進行實驗,雖然可以有效驗證某些實驗現象,但學生無法明白其中化學原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3]。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將驗證性實驗轉變?yōu)樘剿餍詫嶒灒⒏咧猩颜莆盏闹R與探索實驗有機融合,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思維,使其學會知識遷移,能夠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新問題,思考未知問題,進而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問題[4]。例如,在配制100mL1.00m0L/NaCl溶液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只介紹高中生實驗內容,讓學生自己分組操作實驗,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則需加以指導[2]。實驗結束后,每組學生都讓教師對自己配制的溶液進行評價,此時教師需針對性地指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和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違規(guī)操作,并結合實驗中的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解決相關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需對自己的實驗情況進行回顧和思考,總結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
2.3挖掘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高中化學實驗中包含許多化學原理和規(guī)律,若僅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則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教師需根據高中化學相關課程設置和教材內容,擴展和完善實驗教學內容,為高中生提供更廣闊的創(chuàng)造空間,從而挖掘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不斷提高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5]。如在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實驗結果,并讓學生比較各種實驗方案,總結自己的設計方案存在哪些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案,通過分析和總結,學生可以體會到設計的原則和要點,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驗證實驗現象,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全面發(fā)展。
3.結語
篇2
關鍵詞:演示實驗 問題 優(yōu)化
演示實驗是有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應用物理知識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根據當前新課標的要求,演示實驗的價值為取向指導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然后根據實際的教學資源,對演示過程、手段、效果等各個維度進行積極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以使得演示實驗教學的最佳功效得以實現。
一、演示實驗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實驗器材不足
實驗室里并不是所有的演示實驗所需設備都能夠配齊,有的演示實驗設備只有一套,究其原因,主要是辦學經費緊張,學校為了節(jié)約資金,在訂購實驗器材的時候就只征訂了一套,這樣就造成了實驗器材不足,例如有時某一節(jié)課會出現兩個班的物理課重合,這時由于實驗器材的限制,導致只能有一個班級可以使用演示器材進行上課,而另一個班級的任課教師只好不用。另外,有的實驗器材由于使用時間太久,次數過多,部分儀器或部件出現損壞,而實驗室里由于條件所限,又沒有必要的備用部分來加以替換?,F在普通高中的物理實驗員一般都是由任課教師兼職擔任,而任課教師由于平時的工作壓力和任務,一般沒有多少時間能到實驗室對儀器進行檢查,對于一些工作原理較為復雜的演示實驗儀器,實驗員沒有必要的維修設備,很多情況下也沒有所必須的維修技能,因此導致有的演示實驗儀器出現損壞后就只好放置在實驗室里,導致演示實驗不能開展。
2、照書演示分析而忽略實踐
當前高中教育把追求升學率放置在了首要的位置,為了有個好的升學率,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高的分數,限于條件,教師普遍參照書上的實驗插圖進行解釋和說明,對于書上的演示實驗,一些物理教師采取將其畫到黑板上,以黑板上的實驗圖像代替真實演示實驗的直觀教學法,他們認為這樣做能節(jié)省做演示實驗的時間,可以著重講解注意事項和原理,繼而提高上課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避免演示實驗儀器導致的分心問題。
3、演示過程簡單
教師在上課做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多數人都是匆匆了事,一般情況下都是以教師自己在講臺上做、學生在講臺下觀看的形式,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單一,究其原因,很多情況下是由于教師沒有把演示實驗的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來抓,純粹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是在講完一個知識點(例如某個公式或者定理)之后,然后通過演示實驗來驗證一下所講授知識的結論。每次做演示實驗的時候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指導思想,純粹是為了做演示實驗而做實驗。
在課上演示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缺乏和學生的互動,更多的時候教師是把自己置于一個講解員和演示者的角色。演示實驗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的過程,而且演示實驗開始之前,很多教師并沒有明確向學生們提出觀察的要點和需要思考或注意的問題,當演示實驗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很大程度上就好像在看表演或變魔術演出,當演示實驗做完了,“戲”也就結束了,純粹就是看一個熱鬧。
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把所有的實驗過程都自己包辦,學生在下面機械的聽講、觀察,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更不要說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了。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很難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而且實踐動手能力偏低,其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更得不到訓練和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會大打折扣,教師的教學效果反而也不會很理想,最終影響的其實還是物理教師本身的教學質量。
二、高中物理如何進行演示實驗的教學優(yōu)化
演示實驗作為高中物理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如果能夠合理利用,使其取得理想的效果,則對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素質提高,都有著巨大的提升作用。所以在當前的實際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大力提倡多做演示實驗,有時還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大膽的對課本里的演示實驗進行改進和完善,以使其更好的適應自己的物理教學工作。
1、充分運用演示實驗教學,解決實驗教學資源匱乏
演示實驗的教學需要數量眾多的教學儀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校里配備的實驗儀器也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現代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很多的演示實驗現在在網絡上都有了多媒體視頻。在現在的物理教學當中,即使實驗室里沒有演示實驗所需的器材,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到相關的視頻錄像和模擬動畫,并通過教室里的多媒體投影播放給學生觀看,從而省略了自己的動手演示。
2、引導和吸引更多學生參與演示實驗教學
在演示實驗進行的過程當中,可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實驗內容,如果有的同學看不清楚,例如后排的同學,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得不到鍛煉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不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無法提高學生動手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應盡量吸引學生仔細觀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逐步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和原理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與點撥下,化身于上幾個世紀的科學家,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驗,經過自己的獨立探究和思考,從而總結出所要掌握的物理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變化,可以使得學生在演示實驗進行的時候,通過自身的親身經歷,會把有關的知識掌握的更為牢靠,同時也會使得自己學會科學的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有關高中物理演示教學問題如何優(yōu)化及未來展望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過程中,操作和示范的主要任務由教師承擔。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每天都有很多功課要學習,學習任務和壓力較大,很難有太多時間能參與演示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因此,從另一方面給我們物理教師提示:如果想要學生們也能參與進演示實驗的開展,有時必須要提前通知他們抽時間做好儀器或設備的準備工作,這對他們的作業(yè)時間勢必要造成沖擊,進而影響到學習時間的分配,甚至其它學科的學習成績,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規(guī)劃和統(tǒng)籌能力,能夠安排合理學習時間,提高主動探索能力。另外,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如何,有時不限于教師自身采取的教學策略,還與演示實驗的合理準確性和學生學習狀態(tài)密切相關。但只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肯鉆研,在演示實驗的教學上肯下功夫,則演示實驗的教學肯定會對教師的教學帶來質的變化。
參考文獻:
篇3
高中化學實驗不僅僅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輔助,更是他們學習化學的一種精神動力?;瘜W實驗多表現為有趣、神奇的特點,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實驗這個特點,將一些小的化學實驗作為一個課前導入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然后再通過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特別要注意的是,化學實驗課堂引入一定要具有客觀性和可觀察性,讓學生由現象出發(fā),去探究本質。這也就要求化學實驗和問題教學法相結合,教師一方面提問問題,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另一方面要將問題設置得有開放性,不能夠隨意抹殺每個學生的看法。甚至可以給出學生多個假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向著更多方向去思考。如果學生在理解實驗主旨時出現偏差,教師要及時做出糾正。因為課堂導入本來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如果出發(fā)點就是錯誤的話,那么就事與愿違了,甚至會導致不好的后果。
二、利用化學實驗,要注重實驗的生活實際性
在很多人看來高中化學實驗有一層神秘的面紗,不敢讓人靠近,別人也休想輕易地了解他。這種表面現象讓很多人對化學實驗“又愛又懼”。特別是對于正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高中生,也許他們內心很想去嘗試做化學實驗,可是繁瑣的步驟、復雜的實驗原理、種類多樣的實驗藥品都成為阻礙他們的因素。因此,教師在設計化學實驗時,特別是一些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原理和記憶化學知識的一些實驗,一定要簡單化、生活化,如果能夠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去做這些小實驗,那是最好不過的。例如,在教學金屬和非金屬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如果想要讓學生對這兩類物質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就可以拿生活中最常見的鐵和石灰石等來和酸做實驗,然后通過反應現象的不同,或者是輔助產物驗證的方法來將產物和現象做比較,從對比中對這兩個知識都能夠加強記憶。而且在做鐵與酸反應的實驗時,可能會因為鐵銹的原因而出現不同的現象。而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機會,讓學生了解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各種性質。最后要對這些實驗現象做一個比較、整理、總結,這樣才能夠保證表觀的實驗現象成為學習的一種途徑,成為積累知識的一種方法。
三、利用化學實驗,要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
篇4
在師范高校,化學教學論實驗是教學論專業(yè)為師范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實驗基礎課,它不僅體現化學專業(yè)的師范特色,還集初高中化學實驗研究和化學實驗教學研究為一體,以中學化學實驗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掌握實驗教學基本操作和實驗技能,鍛煉學生中學實驗教學的傳授技能及實驗教學研究能力,在培育新一批中學教師上有重要的傳承作用。
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化學教育進入一個復雜多元化的時代,中學化學教育新課程體系具有的新的教學理念和評價觀,全面、不斷地刷新著師范高校化學的教育體系,對培養(yǎng)初、高中學化學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怎樣培養(yǎng)更高素質中學化學新課程體系的教育接班人,是近些年化學教學論實驗研究與解決的重要問題。
目前,化學教學論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學論實驗課教學模式大多為以教師示范性講解為主,學生聽為主要形式,根據內容學生自己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學生操作。這樣學生實驗時容易機械的復制實驗步驟,照方抓藥,沒有自己的主觀想法,缺乏獨立思考和靈活變通的能力,如在演示濃硫酸脫水性實驗時,教師稱取10g研細的蔗糖(5-10g均可)加入100mL燒杯中等,學生在做時就完全是在拷貝教師的操作步驟,教師用什么、稱多少,學生就用同樣大小燒杯稱取多少,沒有自己的主觀思考和選擇,這樣在自己聯系教學論實驗時比較被動,對實驗印象不深,沒有將準教師的角色融入到實驗過程中,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第二,在實驗過程中,不少學生養(yǎng)成一些不良實驗習慣,主要有:實驗中亂放藥勺,實驗后沒有及時清理藥勺;試劑瓶蓋亂放,瓶蓋弄混淆以致污染藥品;使用托盤天平后,游碼沒有歸零,灑落的藥品沒有清理;抹布沒有洗凈,以致于沒有擦凈桌面;水池中隨意丟棄雜物等。
這些細節(jié)問題充分暴露出學生對待實驗的態(tài)度:實驗過程中對待操作十分認真;實驗結束后,對待所用的儀器、藥品處理問題往往隨意或者不在意,實驗做完就萬事大吉,沒有認真負責的將實驗進行完善。
第三,在實際教學論實驗中,實驗內容枯燥、單調,不能很好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生對中學新課改教材內容了解不夠透徹,在實驗時比較被動。此外,還存在有污染、廢棄物處理困難的問題,如何保證整個實驗過程的綠色環(huán)保仍然是教學論實驗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四,關于學生實驗安全常識教育,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介紹。往往是分實驗講解,這樣導致一個現狀,準教師自身對化學實驗安全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夠完善和重視,實驗中容易忽略一些細節(jié)問題,易犯低級錯誤。
綜合以上問題,教學論實驗教學需要變革與創(chuàng)新,用更加直觀和便捷的手段來進行實驗,使教學論實驗與新教材理論知識相結合,使得學生從教材角度來分析研究實驗內容,明白自身在進行實驗時的角色,培養(yǎng)和鍛煉教師應有的實驗素養(yǎng)。為此,可從以下幾點來改變:
一、普及正確規(guī)范的基本操作知識和實驗安全基本常識
首先,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之前的一些準備知識、實驗設備和化學試劑的常識、常見注意事項及出現意外的處理辦法等,向學生們展示常見的錯誤操作及可能引起的危害,引起學生的重視。要求學生要具備熟練掌握實驗安全注意事項,且會用實驗安全常識,在可能遇到緊急情況時要有淡定的心態(tài)及正確的對策。
其次,中學生的基礎實驗技能是從模仿一個老師的基本操作開始,要向學生們強調正確規(guī)范操作對以后教學的影響,作為準老師要在教學論實驗中從自身做起,從一步一步開始塑造良好的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以兩人為一組,互相監(jiān)督學習和糾正,并做好習慣記錄日志,定期檢查、反思和改進。為了更好的加深學生對實驗的了解,指導學生自主參與實驗準備過程,并在進行實驗時分享、講解準備的實驗及個人心得。
二、啟發(fā)式實驗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一些期刊及查閱資料的方法,擴大學生獲得知識的手段,運用多媒體將實際生活和實驗課聯系起來,引起學生興趣。在進行基礎實驗技能規(guī)范操作訓練時,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靈活運用自己查閱的知識,進行驗證實驗,探索更加綠色環(huán)保的實驗方法。課前挑選幾名學生參與準備實驗,寫好自己的備課教案,實驗課開始時選取部分實驗試講,教師進行點評,對實驗進行重點補充、完善;在實驗進行中,學生要帶著自己的問題去探究分析實驗,教師要不斷巡視,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實驗結束時,另選取學生試講,教師點評,分析討論在實驗過程中的出現的不足和優(yōu)點,并要求學生在實驗報告中根據自身的實驗情況總結心得體會,設計相關的中學實驗教課方案,并選擇優(yōu)秀的案例進行展示。在實驗結束時,要求學生要做好整理工作,如回收制取氫氣或二氧化碳的廢鹽酸,回收部分藥品、打掃衛(wèi)生等。
開設開放式實驗,給與實驗室、時間、藥品支持,使學生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中學實驗進行研究、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在學院、學校、省內以致全國的教學技能大賽中都有突出表現。
三、加強實驗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實驗內容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是,教師要培養(yǎng)中學生學會探究和合作的精神,逐步形成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主體性的多樣化學習模式。為了使未來教師適應新課改的變化,教學論實驗要不斷改進實驗內容,用不同的手段和技術來創(chuàng)新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討精神,如加入與實際生活相關的趣味實驗:各種顏色的葉脈書簽;如意神壺得到啤酒、牛奶等飲料。在實驗中,要學會轉變角度去做實驗,如彩色溫度計實驗時,氯化鈷溶液隨著加熱逐步失水,顏色由粉紅色變?yōu)樽仙僦了{紫色。用酒精燈加熱氯化鈷溶液時,酒精燈焰溫度變化較快,顏色變化間隔短,不能很明顯區(qū)分顏色變化。換個思路來想,怎樣才能使升溫體現出逐步變化的過程。對此實驗的改進是用水浴法,即將試管置于盛有少量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煮沸燒杯中的水,水逐步沸騰的時間段即是溫度由常溫升至100°C,升溫過程因為較緩慢,可很清楚觀察到鈷的顏色呈現出的變化,在溶液自然冷卻時也可明顯觀察到顏色變化。
此外,要在實驗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和情懷,具備為人師表的態(tài)度和不怕吃苦的實驗精神。
篇5
國際在線消息:據新華社電,世界著名的英國學術期刊《自然》23日報告說,中國的高質量科研論文數量近年來上升勢頭強勁。
該報告調查了全球范圍的科研論文數據,結果顯示,在引用次數排名最靠前的高質量科研論文中,由中國研究人員發(fā)表或參與發(fā)表的論文比例在2011年達到11.3%,居全球第四位。該報告還顯示,在中國的高質量科研論文中,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的研究者的論文所占比例居前。
該報告預計,到2014年,中國的高質量科研論文數量將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