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斷球技巧范文
時間:2023-11-14 17:36: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籃球斷球技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籃球 攻擊性防守 技術和改進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1-0144-01
隨著人民生活進入新的時代,我國對人們熱愛的籃球運動進行了設備和技術上的完善?;@球的快速發(fā)展對運動員的心理、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運動中需要更強的技巧性?,F今,普遍認為做好防守是制勝的關鍵因素,既要有猛烈的進攻,也要有完備的防守。為了盡量減少對手的控球時間,搶斷球技術很快在籃球運動中普及開來。提高攻擊性防守中的搶斷球技術,是提高球隊整體水平的關鍵。
一、搶斷球的意義和分類
在整個籃球運動過程中,運用各種合理的技巧搶下對手手中的球,就是搶斷球。對于搶斷球來說,是一種兼具攻擊性和防守型的技術。通過運動員搶斷球的水平,也能夠對運動員的整體素質進行評價。所以,現今的籃球技術統(tǒng)計中,搶斷球技術就是其中之一。在運動中合理地使用搶斷球技術,能夠減少對手投籃得分的機會,也能夠降低對方隊伍的士氣,從心理上戰(zhàn)勝對手;對手在面對搶斷球時,要經常性地轉變運動方法和技巧,造成失誤的幾率較大,運動量也會隨之增多,給對手增加負擔。良好的搶斷球技術,能夠為隊伍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
按照性質的不同,可以將搶斷球進行分類。例如,按照區(qū)域劃分的話,可以分成前場、中場和后場搶斷球三種。距離籃球場中線4.5米的地方,按照人為的思想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即前場、中場和后場,對方隊員的防守區(qū)域,也就是前場,是我方隊員的進攻區(qū)域,對于防守隊員來說,正好相反。在這三個區(qū)域將搶斷球分成前場、中場和后場搶斷球。搶斷球中的搶球,可以分為蓋帽、拉搶和轉搶。其中最為常見的蓋帽,就是隊員投籃時,籃球剛剛出手而且尚未落下的時候,防守隊員跳起來將球打落。蓋帽的時候,要考慮投籃隊員身高、起跳時機和位置等因素;拉搶就是在持有籃球隊員的空隙部位,用手將籃球抓住并拉向自己懷里的方式。在拉搶前,要考慮好時機;轉搶和拉搶的性質基本相同。
二、攻擊性防守中搶斷球的技術探討
優(yōu)秀的搶斷球技術,能夠帶領隊伍走向勝利,提高攻擊性防守中搶斷球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控制好搶斷球的時機
在搶斷球中,防守隊員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要對對方隊員和自己隊員的意圖有一定了解,提前做好預判。在防守原則上,對于幾個主要得分區(qū)域嚴格控制,如果對方隊員在這幾個區(qū)域內,就要盡力將球搶斷,搶斷不成功的話要及時占據有利防守位置。在必要的時候,隊員可以放棄防守,幫助隊友進行搶斷。籃球運動中,假動作的運用非常普及,也是一種很好的搶斷球方法,是進行防守時所必不可少的。經過一定時間,防守隊員能夠摸清對方隊員的大致意圖,在對方運球的過程中,及時進行預判,就能夠完成搶斷。對防守隊員來說,應該能夠適應各種突況,不論是在防守還是進攻時,都有搶斷球的能力。隊伍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對方進攻比較強的話,可以協(xié)同其他隊員進行搶斷,良好的默契和意識能大大提高搶斷球的成功率。
(二)搶斷時應該及時果斷
機會的把握是搶斷球的重要因素,所以防守隊員搶斷的時候要果斷。如果猶豫的話,會讓對方隊員抓住空隙進行反擊,給我方的防守帶來不利。良好的預判能夠幫助防守隊員果斷的進行搶斷,果斷的搶斷球也能夠讓對手猝不及防,破壞對方原有的進攻計劃。搶斷球的時候不能膽怯,在對方防守的空隙間進行不經意的搶斷,讓對方感到意想不到。對于某些高難度的搶斷球,比如搶斷后身體落地,對防守隊員的身體素質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平時比賽和訓練中,隊員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果斷搶斷能力,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多多吸取其他隊員的經驗和教訓,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三、存在的一些問題
搶斷作為一種防守性的技術,隊員應該具備比較全面的能力,包括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在進行搶斷球時,配合隊員的幫助,提高和其他隊員之間的默契。現今,籃球運動中,隊員的進攻越來越強,防守隊員要控制好自己的腳部,加快自己的速度,在搶斷球的同時,對對手造成一定的干擾,形成一個全方位的防守體系,對于自己的防守也要加上一定的攻擊性。搶斷球是具有一定冒險性的行為,一旦防守隊員預判失誤或者出現其他錯誤,就有可能被對方抓住機會進行進攻,這個時候就要依靠隊友之間相互協(xié)調的能力,盡力進行防守。
四、結束語
搶斷球的技術,兼具了防守性和攻擊性,在比賽中,運用搶斷球技術能夠很好地獲得籃球控制權,也能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干擾。隊友之間相互配合,結合隊員良好的判斷力、反應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搶斷球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葉星.“搶斷球”新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1(11):
65.
篇2
關鍵詞:籃球 傳接球 問題對策
傳接球是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有目的地支配球、轉移球的方法。比賽時發(fā)揮良好的傳接球技術,巧妙地利用球的轉移調動防守,可以打亂對方的防守布署,創(chuàng)造良好的進攻和得分機會,為贏得比賽提供必要的保障。因而在籃球訓練中,傳接球訓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
一、比賽中傳接球常見問題、原因及解決途徑
就某場比賽而言,某隊失誤最多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傳接球。我們看到有的隊員傳球的技術不熟練,手法不正確,在比賽中傳球不及時、不到位,而且傳球的意圖很明顯,很容易被對方斷球打反擊;有的隊員接球后習慣性地先運球,而不是根據場上的形勢及時傳球、突破或投籃,往往貽誤戰(zhàn)機,失去了最佳的進攻機會。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教師的訓練方法不當,或在訓練中講解不清晰、示范不準確,造成隊員不能正確理解傳接球技術要領,調動不起學生的模仿興趣,激發(fā)不起學生的訓練熱情,對這項技術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也不排除隊員的悟性因素,難以實現教師的訓練意圖。因此,在籃球訓練中不僅要選擇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掛帥,同時教師還要做好選材工作,盡量選拔一些有籃球運動天賦的好隊員組建隊伍,加強訓練,盡可能地將比賽中的傳接球失誤降到最低程度,進而達到在比賽中獲勝的目的。
二、傳球的宗旨和要求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隱蔽、及時、多變、準確是傳球的宗旨和要求。要傳好球,就必須了解和掌握傳球的四個要素:持球手法、傳球用力、飛行路線和落點。其中傳球用力是主要的,它決定著球的飛行路線、飛行速度和落點的準確性。良好的傳球技術應做到隱蔽、及時、多變、準確,動作幅度小,多余動作少。對中學籃球隊的隊員而言,要初步掌握以上傳球技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手指手腕的力量和技巧運用是快速傳球的關鍵?;@球比賽對抗激烈,戰(zhàn)機稍縱即逝,這就要求隊員在傳球時的用力要突然,速度要快。要達到上述要求,關鍵在于傳球時前臂、手腕、手指傳球的力量控制和動作技巧。為此,教師要安排一定的課時進行相應的力量和技巧訓練。
(1)通過各種練習手段來提高身體素質,旨在加強手指、手腕、上肢等全身的力量以及柔韌性和靈敏性。
(2)傳近距離的直線球時,要確保傳出的球飛行路線平直、快速。傳球隊員無論是用單手或雙手傳球,應在球即將離手瞬間急促抖腕和手指用力彈撥球。指、腕力量運用得越好,集中于球的力量就越大,球的飛行速度就越快,而且接球隊員接球后也越能快速地銜接下一個動作。這方面的技術訓練,可通過近距離面對墻的單人或2―3人的原地相互傳球反復練習來實現,同時用心體會傳球的手型、力量和技巧。
(3)遠距離傳球時要通過下肢蹬地、跨步、腰腹綜合用力及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而產生合力,最后通過手臂手腕和手指撥球的力量將球傳出。對此可通過遠距離傳球的落點練習,逐漸感受并掌握傳球的路線、力量和技巧。
(4)為超越防守者而使球落于接球人的身前,往往需要傳出高吊球或略走弧線的長傳球。這種傳球與傳平、快球相比,手腕的抖動、翻轉動作可稍放緩慢一些,出球方向稍向前上方,并用手指的最后彈撥球的力量控制球的飛行方向。
2.掌握傳球的落點是有目的傳球的前提。傳球隊員在傳球時要根據接球人及其防守者的位置、移動速度、意圖來決定傳球時力量的大小和傳出球的飛行路線。一般而言,遠距離傳球時要傳得快而有力;近距離傳球時要傳得隱蔽、到位、突然;迎面?zhèn)髑驎r要柔和;給順球飛行方向跑動的同伴傳球時,既要快速有力,又要有一定的弧度,根據接球同伴的跑動速度,傳球要有恰當的“提前量”。為此,傳球時應注意:
(1)傳球時先看遠處,再看近處,以便及時抓住每一個戰(zhàn)機。
(2)切忌橫傳球,尤其在快攻推進和球在前場處于邊線一側時更應如此,以免被對方斷球打反擊。
(3)盡量減少沒有把握的跳起傳球,以免失誤、違例或被搶斷。
3.擴大視野,準確判斷,隱蔽傳球意圖,保證傳球及時到位。要做到傳球及時、準確,不僅要熟練掌握多種傳球方法,還要及時準確地觀察和判斷攻守雙方的情況,以便做出果斷決策。這就要求傳球隊員善于隱蔽自己的視線,做到“聲東擊西”,同時用余光觀察隊友的位置等,才能做到既不暴露自己的傳球意圖,也能順利將球傳到理想位置。
4.將傳球與其他技術動作相結合,使傳球具備應有的攻擊性。傳球前要有攻擊性的假動作,比如運球、突破、投籃等。假動作是隊員在比賽中尋找、創(chuàng)造和及時、合理利用每一個傳球時機的必要措施。但假動作要逼真,真假動作要緊密結合,變換要及時、快速,要敢于接近防守的對手,才能巧妙、準確、到位地進行傳球,最終實現進行攻擊的目的。
三、接球的目的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接球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球。在激烈的對抗比賽中,采用正確的動作牢牢地接住球,是迅速順利地進行下一動作的前提。正確和主動的接球動作,可減少傳球的失誤,彌補傳球的不足。接球動作由準備接球、接球、接球后動作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接球分雙手接球和單手接球。按照來球的路線和落點不同,可分為高、中、低部位接球等動作方法。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隊員接球時均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接球前要有正確的準備姿勢。正確的準備姿勢為:兩腳左右(或前、后)開立約與肩寬,兩膝稍屈,軀干微前傾,重心在兩前腳掌上;兩眼注意隊友,尤其是持球隊員,以便及時接球或為隊友掩護。這樣既能維持身體平衡,又能快速移動。
2.集中精力,注意判斷。準備接球時應注意判斷來球的方向、力量、速度和落點,以便及時選擇接球的動作方法及位置。
3.上步迎球和卡位接球。接球時應主動上步迎球和卡位接球。尤其在前場時,上步接球后馬上面對球籃,在保護好球的情況下,要觀察隊友的位置和場上的情況,以便及時傳球、運球或利用假動作突破上籃,獲得良好的進攻機會。
通過上述訓練,使隊員逐漸掌握了傳接球技術和應注意的問題后,教師就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身體素質強化練習,以提高對抗強度;再通過多次比賽來檢查隊員對傳接球技術的掌握程度,以練備賽,以賽促練,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做到勤于總結,使隊員熟練掌握正確的傳接球技術,增長比賽經驗;同時使隊友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從而減少失誤,為贏得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籃球 傳接球技術 體育教學 意識培養(yǎng) 比賽
一、籃球傳球、接球技術分析
(一)籃球傳、接球技術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
籃球是綜合性的同場直接對抗的項目,影響勝負的因素很多,而傳接球起著特殊的作用?;@球比賽中,球的推進轉移靠傳接球和運球,一場比賽傳接球達千次之多,可以說傳接球的速度在加快比賽節(jié)奏方面起重要作用。傳接球是隊員相互聯(lián)系、組織進攻的紐帶,全面掌握傳接球技術才能及時把握比賽態(tài)勢的瞬間變化。
(二)籃球的傳、接球技術特點分析。
1.傳球技術特點分析
傳球是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有目的地轉移球的方法,它的技術動作很多,常用的有雙手胸前傳球、雙手頭上傳球、單手肩上傳球、單雙手反彈傳球、單雙手低手傳球、單手體側傳球、單手背后傳球、點撥球等,可以在原地、行進間或跳起后完成。傳球方法雖然多樣,但基本上是由持球方法、傳球出手動作和傳球后的身體姿勢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1)持球方法。持球方法的正確與否,影響到傳球的質量高低,是傳球的前提。(2)傳球出手動作??刂魄蝻w行速度方向、路線和落點的關鍵,傳球時指腕手法是重要的,下肢蹬地、腰腹的伸展和手臂用力也不可忽視,傳球時指、腕、臂、腰、腹及下肢要協(xié)同配合。(3)傳球后的身體姿勢。隊員將球傳出后,無論任何情況下都應保持正確的基本站立姿勢,以利于根據本隊配合和場上具體情況,及時轉入下一個進攻行動。
2.接球技術特點分析
接球是持球進攻、搶籃板球和斷球的基礎。一般情況下,接球時要做到:(1)接球要觀察場上情況,要積極移動前接球或領前接球,移動接球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符合戰(zhàn)術要求。(2)移動接球時要判斷持球者的視野范圍和傳球的可能性,以及預測自己的時間、位置和接球后有無進攻機會。(3)擺脫防守接球時,要利用身體、上肢和腳步動作搶占空間位置,擋住對手可能斷球的路線,同時伸臂,顯示傳球和接球目標,以保證傳球的安全。(4)接球的同時要為轉入下一個進攻的動作作好準備,和下一個進攻動作投、傳、突有機地銜接起來。(5)接球后要及時地轉移球,以免球在手中停留過久而貽誤戰(zhàn)機。
二、籃球傳、接球的教學及意識培養(yǎng)
當前攻守雙方在限制和反限制的對抗日趨激烈,因而對傳接球的技巧和戰(zhàn)術性要求也愈來愈高,提高傳接球能力成為各隊提高比賽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導致普遍傳接球能力不強和缺乏的重要原因,是長時間內忽視對傳接球能力的提高,沒有將其放在應有的訓練地位。前國家隊教練錢澄海在評述我國籃球狀況時說:歐洲人對籃球的理解是“搶”,美國人是“要”,而中國人的理解是“投籃”,運動員對傳接球意識的興趣遠遠不如得分。實際上培養(yǎng)傳接球意識的工作已經遠遠超出了提高傳接球技術本身。
訓練傳接球技術的意識培養(yǎng)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面進行:
(一)隊員的團隊配合意識的培養(yǎng)。
每個隊員必須明白,籃球運動是集體的項目,一場比賽不是靠一個人就能贏的,所以隊員要學會配合,要有較強的配合意識、有較高的團隊合作精神,掌握配合技能。配合必須通過彼此多交流,隊員在平時的訓練必須互相了解個人的技術風格和技術特點,做到看到隊友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姿勢,就知道他下一步的動作,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人到球到,傳球準確及時到位。
在平時的教學訓練應要求隊員做到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信心十足;增進和加深感情,更多地彼此了解;認真學習技術和戰(zhàn)術,嚴格訓練,嫻熟運用技術和戰(zhàn)術;能較好地貫徹教練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二)技術能力意識的培養(yǎng)。
技術能力包括選擇傳球方式、準確落點、掌握球速、運用傳球時機和做到強弱手均衡。為了有利于選擇合理的傳球方式和掌握時機,必須善于運用假動作迷惑對手,使對方出現破綻,而且還必須考慮到采用何種進攻動作持球方法和部位。很多運動員不懂這門藝術而貽誤時機,造成失誤或使自己處于被動狀態(tài)。在基本教學中,持球要保持“三威脅”姿勢,但在實際應用中“三威脅”姿勢并不是固定死板的。尤其是因缺乏嚴格訓練和忽略,很多隊員都養(yǎng)成了某種持球姿勢的固定習慣。很多球隊認為提高傳接球技術能力的練習,僅限于一般的基本技術訓練,以提高一般情況下的傳球的準確性,增加腕指力量,加快球速,除此之外,大多是在對抗練習中讓運動員自己從實踐中去提高,這是遠遠不夠的。
提高技術能力的專門性訓練,需掌握傳球方式的訓練,在有防守的情況下選擇傳球方式、落點和掌握時機的訓練,在行進中與其它進攻動作相結合的傳球技巧訓練,結合本隊戰(zhàn)術配合進行實戰(zhàn)訓練,并使這些訓練有機結合。
掌握傳球方式的訓練,應全面掌握各種傳球方式,在每一種傳球方式練習之前,都必須清楚這種傳球方式的運用時機和方法,對弱手要采用專門性訓練。如在基本技術訓練中,注意強弱手練習次數均等,采用只能用弱手傳、接球的練習和對抗性游戲等。
在有防守的情況下選擇傳球方式、落點和掌握時機的訓練,此種訓練采用兩種相互結合的程序,一種是防守接球隊員,對傳球隊員無防守;一種是防守傳球隊員,對接球隊員無防守。第三種是對傳接球隊員均有防守,另一種是逐步增加難度從假設防守到破壞性防守,從原地到行進間。為獲得良好的傳球機會,保證使球安全地越過自己的防守者,傳球時應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合理運用假動作迷惑對手,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實踐證明,防守者防守有球隊員時往往注意他的眼神和手中的球,根據這一特點,傳球者傳球時可以主動地運用眼和手的假動作誘使對手產生錯覺,然后進行巧妙的傳球。
在行進中與其它進攻動作相結合的傳球技巧訓練,這種訓練采用二對二、三對三的進攻配合和逐步增加防守難度的方法,作有計劃的安排。如:先分別地與某種進攻動作相結合,逐步增加結合的復雜程度;采用各種位置之間和戰(zhàn)術配合作為訓練形式;逐步增加傳球難度,如何以任意運球到限制運球,限制持球時間等。
(三)觀察能力意識的培養(yǎng)。
觀察和判斷力欠佳是導致失誤和失機的主要原因,觀察和判斷是同時表現出來的。首先是觀察,在上述技術能力的訓練中亦相應提高了觀察判斷能力。在籃球運動中觀察的方法有其自身的要求和方法:(1)攻守雙方之間的干擾和反干擾、破壞與反破壞都是在動態(tài)中進行的,因此傳球隊員在觀察某一機會時應把它視為某一過程中的瞬間,以此作出行動。(2)要求隊員始終觀察全場,更確切地說是觀察到敵我雙方的每個隊員,隊員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必須掌握。觀察范圍由主要注意力和次要注意力分配,并隨著位置、時間、雙方動態(tài)的改變和戰(zhàn)術進行過程而不斷轉移注意范圍和分配,在轉移過程中仍要對以前的情景在腦際有個殘留的表象。
提高觀察能力一般所采用的訓練方法有:(1)把觀察和注意的方法、要求教給隊員,不斷加強其意識,使之能自覺運用。(2)在任何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化要求中,頭眼注意都是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學訓練中對此嚴格要求。(3)在技術訓練中采用提示觀察能力的專門性訓練,如設置觀察訊號的練習;不準運球、不能停留的攻守對抗傳球練習等。(4)在戰(zhàn)術和對抗訓練中不斷提示和糾正隊員的缺陷。
(四)戰(zhàn)術能力意識的培養(yǎng)。
戰(zhàn)術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賴于理論知識教育,對比賽的實例和聲像資料的分析、總結來提高隊員的戰(zhàn)術意識和智力水平,引導運動員的鉆研精神。另一方面在配合和戰(zhàn)術訓練中要經常采用對傳球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如設定傳球路線、不能超過三次等方法。
(五)傳接球心理因素的培養(yǎng)。
在籃球比賽中,技術固然重要,但是心理表現也直接影響到傳接球的質量。往往一場比賽給人們留下印象是緊張有余,精彩不足,越是關鍵時刻,傳接球成功率越低,暴露出許多因心理障礙而導致傳接球失誤問問題。如國家前女籃主教練宮魯鳴在一次女籃訓練后的總結大會上,對前女籃存在的一些問題,曾作出下表情況的分析:
打好每場比賽,隊員的心理素質、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關鍵,平時的訓練可以多安排隊員的教學比賽,年級間的比賽、兄弟學校間的比賽,增進比賽經驗,在比賽中運用和貫徹技術、戰(zhàn)術安排,感受各個情況下的心理壓力,以及應付的方法和怎樣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在任何情況下,切勿使隊員失去信心,覺得不能戰(zhàn)勝對手,隨時提醒他們無論是領先還是落后,都要保持沉著、冷靜的戰(zhàn)斗作風。要強調所暴露的不足之處很可能成為對方的突破口,必須采取相應的傳接球措施。如果失敗離,為了堅定隊員的信心,可以指出他們在比賽的傳接球有哪些表現不錯,哪些傳接球還可進一步提高,指出它們在其它比賽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切忌漠然處之,或懲罰球員,或埋怨裁判;如果取勝了,要使他們從勝利的喜悅中解脫出來,防止驕傲情緒的滋長。
在技術、觀察能力、戰(zhàn)術能力、配合意識和心理訓練五方面結合的訓練,能很好地培養(yǎng)意識。
三、結論與建議
比賽中傳球是在防守嚴密情況下進行的,一次有戰(zhàn)術意義的傳球,不僅要避免截獲,而且要使同伴接到球后轉入下一個攻擊動作,因此,要想在比賽中合理地運用傳球技術,就必須掌握傳球的基本要求:準確、及時、隱蔽、多變。在此提出建議:在籃球傳接球教學中,不應將傳球技術放在首位,而應將傳接球與傳球意識放在同一層次,共同發(fā)展。對隊員加強文化學習,寫訓練日記、訓練小結,比賽分析,開總結會等。注重隊員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兩個技術動作組合和銜接。
參考文獻:
[1]李正巧.如何培養(yǎng)妙傳手.籃球,1992.1.
[2]籃球編寫組.籃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
[3]周雪亞,騰朝陽.淺談籃球的傳球教法.四川體育科學,1998.2.
篇4
關鍵詞 籃球 學生 運動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中學生在初學打籃球時,對教師有一種的信任感。教師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優(yōu)美準確的動作示范,對學生進行導教導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寬松和諧,使之建立樂學的練習氛圍;其次,利用有關籃球的錄像、掛圖和組織觀看NBA比賽等,刺激大腦皮層使之興奮,激發(fā)快樂的情緒,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練習環(huán)境,使學生沉浸在歡快的氣氛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第三,教師在練習中應多示范、多演練、少講解,根據中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以學習動作代替糾正動作,使中學生掌握清晰、優(yōu)美、準確的動作。
1以游戲替代訓練,培養(yǎng)中學生籃球競爭意識
單一的、重復性的籃球動作訓練,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興趣下降,影響中學生練習的持久性。練習中應根據中學生模仿動作能力強,思維靈捷理解動作快的年齡特點,把單一的籃球技術動作編成游戲,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掌握、鞏固技術動作。例如,在運球技術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運球,再向學生講籃球的“走步”和“非法運球”規(guī)則。然后教學生掌握由原地運球和行進間運球的方法;再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比賽游戲。通過游戲比賽,不斷提高學生運球的技巧和掌握控制球的能力。在搶、斷球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搶、斷球的方法和要領,逐漸提高學生判斷球和搶斷球的能力;在游戲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對抗能力和籃球競爭意識。
2分層次教學,讓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把籃球基礎好的學生放在一組,讓學生自己通過大腦思維來學習動作技術,學生在練習中可以互相研究、互相學習技術動作。例如,在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中,好的一組先自己練習投籃,有了一定的體會以后,教師在做二至三次的動作示范和精確的講解,然后在讓學生進一步練習體會投籃動作,學生很快就能學會投籃動作;這時在適當提高一些要求,在0度和45度角進行投籃練習,鞏固學生投籃動作,提高學生投籃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手指撥球、控制球的能力。使“優(yōu)生”能夠“吃得飽”。
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先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的示范,使學生通過直觀動作建立一個正確的動作表象,在進行徒手練習體會投籃動作的要領、方法和投籃的動作順序,然后在持球進行投籃練習。這種方法是先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示范,聽教師講解投籃動作的要領,然后在做徒手模仿練習、持球投籃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投籃的動作、用力的順序及手指撥球、控制球的弧線等,讓學生逐步體會投籃的要領;對差一些的學生來說,就是讓“差生”能夠“吃得了”。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籃球課中都有不同的收獲,讓學生人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人人都有成功的體驗。
3 要注重體育小組長的培養(yǎng)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體育小組長的培養(yǎng)。一方面選擇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技術培訓,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籃球興趣,使它們能夠盡快掌握籃球基本技術,為以后培養(yǎng)籃球運動員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這些籃球骨干還可以幫助其它學生學習籃球動作,學生之間比較好溝通,能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同時,這些體育骨干在練習中,還可以鍛煉它們的組織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4運用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提高學生掌握動作的能力
在籃球教學中,要符合運動技能形成的三個規(guī)律,要遵循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原則。(1)在籃球教學的初學階段,教師通過講解、示范或利用直觀教具,使學生對技術要點、動作過程有個初步的了解,對技術動作全過程有完整、清楚的正確概念。通過學習能夠初步學會和掌握技術要領,并對技術動作有所體會。(2)在學生對技術動作要領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著重糾正錯誤動作,強化技術細節(jié),體會各技術要點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反復練習逐步掌握所學習的正確技術,初步建立動力定性。(3)就是學生的籃球技術由熟練到完善而自如的階段。根據個人特點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技術。把所學技術動作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使動作熟練、準確、輕松、省力、協(xié)調。通過反復練習,加深對技術要領的理解,提高動作的質量,使技術更加熟練、鞏固。
5要抓基礎技術,更要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就是已經學過的技術,進行新的組合,得出新的結果。常言道:熟能生巧。其“巧”就帶有創(chuàng)新的成份。當中學生對籃球有一定的基礎并達到熱愛的境界時,他們這時不僅想將自己所學的籃球知識進行實踐,在人們面前展示,更渴望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籃球隊員。因此,在教學訓練中,(1)教師應加強學習,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2)要引導學生在訓練中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創(chuàng)造;(3)鼓勵保護學生的(下轉第126頁)(上接第120頁)創(chuàng)新精神,切忌把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的動作說成是異想天開,不符合教師要求予以扼殺,損傷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6籃球運動的鍛煉價值
孩子們由于繁重的學習壓力,不容易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和個性,而在余暇體育活動中,是最容易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專長和個性的。籃球運動是一項比較適合孩子們進行余暇活動的體育項目,結合籃球運動集體性和對抗性的特點,可以通過學習籃球運動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公平競爭的意識和良好的體育文化修養(yǎng)等。籃球課程的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技術和戰(zhàn)術三種主要形態(tài),它們是相互作用和統(tǒng)一的整體。理論知識是掌握技術和戰(zhàn)術的依據,技術是戰(zhàn)術的基礎,使學生在掌握技術和戰(zhàn)術的同時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是籃球課程的重要任務。能力培養(yǎng)包括身體素質、專項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是從事各項體育運動的物質基礎。籃球運動本身需要運動者具備跑、跳投等多種運動技能,通過籃球運動的學習可以活躍學生身心,促進身體正常發(fā)育,提高機能素質,增強體質。學生專項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包括教育能力、教學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能力。教育能力是指用籃球運動作為健身手段,對不同年齡、層次和健康水平的人進行指導,促進身心健康。教學能力是進行籃球教學和訓練所必備的能力,它包括講解、示范、組織教學能力,判斷和糾正錯誤的能力以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等。
7結論
籃球運動有人體基本活動跑、跳、投和籃球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經常參加籃球運動,可以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發(fā)展靈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促進青少年的身心正常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 王臘姣.高職院校籃球運動現狀與發(fā)展探析――以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 恩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
[2] 趙增松,喬平均,賀成華.籃球運動與青少年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J].山西體育科技,2006.
[3] 張斌.青少年籃球運動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4] 楊碩.論籃球運動中美學的思考[J].電子制作,2014(18).
[5] 李莉.淺談中國大眾籃球運動發(fā)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J].現代婦女(下旬), 2014(12).
[6] 郝靜霞.談當前高校籃球運動開展現狀――以某校為例[J].亞太教育, 2014(01).
篇5
摘 要 2011-2012賽季CBA總冠軍北京金隅隊在本賽季半決賽中以0-3不敵黑馬山東男籃。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比較研究法對金隅男籃在2011-0212和2012-2013決賽階段的表現進行對比,分析金隅男籃在得分、籃板球、助攻、搶斷、蓋帽、失誤、犯規(guī)與對手的差距,進而分析其成敗的原因。
關鍵詞 北京金隅男籃 成敗原因 對比分析
北京金隅男籃2011-2012賽季在外援馬布里的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過五關斬六將拿到歷史首冠,這與外援和國內球員的穩(wěn)定發(fā)揮是分不開的,國內年輕隊員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在2012-2013賽季金隅男籃表現的不夠穩(wěn)定,有起有伏。這可能與替補隊員的發(fā)揮,年輕隊員的不成熟,戰(zhàn)術打法被熟知和外援不給力等方面有關系,本文從金隅男籃決賽階段的技術統(tǒng)計分析,總結,找出差距,旨在為提高北京金隅男籃的競技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2011-2012、2012-2013賽季季后賽階段北京金隅男籃與對手的比賽技術統(tǒng)計資料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11-12、12-13賽季金隅男籃與對手在季后賽的相關報道和相關文獻書籍。
2.數理統(tǒng)計法:對金隅男籃和對手在11-12,12-13賽季季后賽階段的技術統(tǒng)計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3.對比分析法:對統(tǒng)計處理后的數據進行對比研究。
二、結果與分析
籃球比賽的結果是由最后的比分所決定的,所以籃球比賽中各種技戰(zhàn)術的應用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好的得分機會,金隅男籃和對手的平均每場得分都比上個賽季有所降低,但是北京金隅隊的得分降低的更多,這說明了其他球隊的實力進步比金隅男籃要快。在本賽季的個人得分上,北京隊除了外援每場都有較好的表現之外,其他隊員(尤其是國內球員)都表現的不太好。搶籃板球是比賽中獲得二次進攻機會和進行攻守轉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可以體現一支球隊的實力,也反映了場上隊員的作風和積極性。金隅男籃平均每場搶的籃板球數有所增加,但與對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這方面的技戰(zhàn)術和身體素質有待提高。前場籃板占優(yōu)勢可以增加進攻次數和籃下二次進攻得分機會,而且這可以提高本隊的士氣,減少對方發(fā)動快攻的機會。防守籃板球占優(yōu)勢可以為快攻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爭取比賽的主動。助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球隊的整體配合好壞程度。持球隊員依靠個人技術進攻吸引包夾,把球及時分給有空位投籃機會的隊員,這樣可以提高本隊進攻的成功率。金隅男籃和對手這兩個賽季在助攻數上都有所進步。助攻技術素有“助攻妙傳”之稱,是建立在熟練的控制支配球能力、變化莫測的傳球技巧,以及默契的配合基礎上的,它可以提高戰(zhàn)術配合的質量,有時候精妙的傳球還可以提高本隊的士氣。搶斷技術是攻擊性的防守技術,它是意識、反映、判斷起動速度和技術的集中體現在搶斷方面,北京隊場均比對手多,尤其在11-12賽季比對手要好的多。大膽果斷,準確的運用搶斷技術,不僅可以破壞對方的進攻,而且還可以鼓舞本隊的士氣。通過觀看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各隊都比較重視防守技術,特別是對持球人的貼身緊逼防守,所以搶斷球數會有所增加,而且搶斷球后發(fā)動快攻的成功率很高,所以我們要重視培養(yǎng)搶斷球的意識。
蓋帽技術反映了一個隊的防守情況,好的蓋帽不僅可以打擊對方的信心,更能提高本隊的士氣。金隅男籃在蓋帽方面有所降低,所以要加強協(xié)防和蓋帽的意識,特別是內線隊員要積極移動,提早占據有利位置。失誤可以用一個非常形象的單詞來描述:Turnover。它表示隊員把球權讓給了對方。這都是由于控制球隊的運動不當造成的,其包括傳接球失誤,運球失誤,違例及進攻犯規(guī)。在訓練時要加強在對抗技術中的技術運用能力,從而減少失誤。我們的CBA聯(lián)賽存在的普遍問題表現在持球不牢、護球能力差、傳球時機與位置戰(zhàn)位不好、移動接球能力差,這些都是導致高失誤的原因。金隅男籃在犯規(guī)數方面有所降低,并且對手的犯規(guī)數高,這說明北京男籃注重制造對方的犯規(guī),進而制造罰球得分的機會。要善于運用假動作、及時發(fā)現進攻意圖和充分利用規(guī)則來制造對手的犯規(guī)。
三、結論與建議
(一)金隅男籃在得分方面要提高,特別是國內球員的進攻能力,要善于尋找進攻機會。對籃板球的保護也不夠好,要加強隊員的對籃板球的判斷和意識。助攻雖然好于對手,但優(yōu)勢在降低,所以要繼續(xù)培養(yǎng)隊員的助攻能力。搶斷雖然也好于對手,但優(yōu)勢也在降低,所以要提高全隊的防守能力和隊員的搶斷球意識。
(二)蓋帽方面也不如對手,要加強蓋帽的意識。失誤較上賽季增多了,所以在訓練時注意在高強度情況下盡量減少失誤。金隅男籃在犯規(guī)方面控制的很好,也造了對方的不少犯規(guī),但要善于利用犯規(guī),要提高在高壓力情況下的罰球命中率。
參考文獻:
[1] 于振峰,等.中國第十屆全運會男子籃球比賽進攻重點問題調研報告[Z].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 秦小平.夏青.2011-2012賽季CBA總決賽北京金隅隊制勝因素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1(27):51-53.
篇6
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育的本質不單單在于傳授本領,還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求知欲望,塑造健全的人格。怎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籃球學習與訓練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勵志導向、以志誘趣。志和趣是學習動機的兩個方面,志是理性動機,趣是感性動機,兩者互為條件,互相促進。有志無趣,志就難以堅定;有趣無志,趣就難以持久。興趣包括對學習進程感興趣和對學習結果感興趣。前者來自教學藝術,后者來自學習目標。教學中,我力爭做到講解和示范有趣生動,和同學相處平易近人,詼諧幽默,以個人的魅力吸引學生,使他們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產生學習的需要感,生成傾向心理;同時強調籃球訓練對強身健體、磨煉意志的作用,使學生從社會責任感、個人前途、參與比賽多方面產生急切心理,自覺地投身到練習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新隊員時側重于趣,在教老隊員時側重于志,兩者不能偏廢,相輔相成。訓練中,我引入游戲競爭機制,從聽覺、視覺各個方面刺激學生思維、觀察、判斷。因為觀察是思維的前提,正確觀察賽場上瞬息萬變的局面,來源于廣闊的視野和科學的預測,只有準確地分析判斷,才能做到隨機應變,及時做好攻防的思想準備。要培養(yǎng)這種良好的習慣和過硬本領,教師就要時常提醒隊員,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二、培養(yǎng)良好的籃球技能
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籃球意識與能力上,訓練學生在場上的實戰(zhàn)與應變能力是最為根本的目標。一方面要發(fā)揮個人特長,另一方面要有團隊協(xié)作意識?;@球比賽,不是單槍匹馬的行動,要靠優(yōu)良的團隊配合作戰(zhàn)。一是本隊處于進攻狀態(tài),自己手里無球時,應按本隊的戰(zhàn)略意圖,不論在弱側還是強側,都要做出配合動作,如移動位置,吸引防守,自主接應,制造主攻方向上的有利條件,給同伴掩護,尋找有效投籃機會。二是防守對方持球人時,要緊緊相逼,堵住去路,給同伴創(chuàng)造斷球機會。防無球人時,根據對方進攻情況選位,卡住對方傳球路線,防止其接球,隨時給對方形成強有力的威脅。三是自己持球時,要靈活機智,擺脫防守并有一定的距離,進入有效的攻擊區(qū),就要不失時機地投籃。對方防守嚴密無法投籃,則要及時運用多變技巧傳給已處在有利位置的隊友。四是發(fā)動快攻的時候,根據所在位置,迅速啟動一傳、接應、分散、接球、上籃等一連串程序性策略。沒有好的身體素質作保證,技術的運用(比如快攻時的速度、搶球時的彈跳)就無從談起。所以,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以及戰(zhàn)術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籃球意識的物質基礎。在教學與訓練中,要認真抓好身體素質、基本技術訓練。
三、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教師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更要研究學生怎么學,因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我時常告誡學生要想打好球,首先是多練習,其次是方法對頭,善于鉆研。幫助學生設計正確的練球方案。提高球技,是每個籃球隊員的向往,也是教師面對的實際問題。作為體育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思考,用頭腦“打球”,并在方法上給予啟發(fā)指導。比如,一個局部的戰(zhàn)術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種路線和一種攻略。一個套路可隨場上不同情況靈活運用,要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聰明智慧。教師要對技能發(fā)揮好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對運用失敗的隊員不能諷刺打擊,而要分析原因,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學習和訓練氛圍,既體現教師的“導”,又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覺得從老師身上“能夠學好、有東西可學”。
四、善于總結成功的經驗
篇7
關鍵詞:籃球;男子;28屆奧運會;29屆奧運會;攻防能力
中圖分類號:G841.711/2004,20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9)04-0128-0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Ability of Offense and Defense of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28th and 29th Olympic Games
HE 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 41003, Anhui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statistics and video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 comparatively the ability of offense and defense of Chinese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28th and 29th Olympic Games. The result shows thatcomparing with the 28th Olympic Games, the ability of offense and defense of Ch inese team has some extent improvement in 29th Olympic Games, which embodied inthe average score, 2point shot, foul shot, assistant, turnover and block, butt here is big gap between Chinese team and the rivals because of the poor defenseability, resistant ability and physical power. It is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co mpetitive level of Chinese team through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of res erve talents, promoting the level of CBA, reinforcing the training of coaches aswell a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 elite teams.
Key words: basketball; ma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the 29th Olympic Gam es; ability of offense and defense
本文對中國男籃第28屆和第29屆奧運會的比賽統(tǒng)計數據和 比賽過程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中國男籃在攻防能力上取得的進步、存在不足及其成因,為中 國男籃競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第28屆和第29屆奧運會的中國男籃及其對手(第28屆分別是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立 陶宛、新西蘭、塞黑;第29屆分別是美國、西班牙、德國、安哥拉、希臘、立陶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廣泛查閱有關中國男籃參加世界大賽的論文 。
1.2.2 錄像觀察法 觀看第28~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的全部比 賽和部分世界強隊間的比賽。1.2.3 數據統(tǒng)計法 使用數據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1.5對數據進行獨 立樣本t檢驗。所有數據來源于搜弧網和中國期刊網。
1.2.4 比較分析法 對比賽數據進行縱向比較(第28屆奧運會中 國男籃與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和橫向比較(中國男籃與對手)。
2 結果與分析
2.1 進攻能力的比較分析
2.1.1 得分能力的比較 由表1和表2可 知,中國男籃在總得分、2分球命中率和罰球命中率上有較大提高,在總投中次數、總投籃 次數、總命中率、2分球命中次數、3分球命中次數、3分投籃次數、罰球命中次數和罰球次 數上略有提高,僅在3分球命中率、2分球投籃次數上略有下降,總體上看,中國男籃得分能 力有所增強。與對手相比,2分球投籃次數明顯少于對手,具有顯著性差異,在總得分、總 投籃命中次數、總投籃次數、總命中率、2分球命中次數、2分球命中率上與對手依然存在較 大差距,3分球命中率差距拉大,罰球命中次數、罰球次數和罰球命中率上優(yōu)勢有所擴大。
2分球命中率有較大提高,說明中國男籃2分投籃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有所提高,把握2分投籃 的時機有所改善,這也是最能體現中國男籃在得分能力上有所提高的地方,但在2分球投籃 次數上有所下降并明顯低于對手,暴露出中國男籃在強烈對抗下擺突對手、創(chuàng)造2分投籃機 會的能力依然較差、難以適應對手的緊逼貼身防守。三分球投籃次數增加,但命 中率下降并 與對手的差距拉大,說明中國男籃遠距離投籃能力不強,主要表現為:出手速度較慢,個人 創(chuàng)造三分投籃機會的能力不強,高位擋拆運用的效果不佳,在體能下降時三分球的命中率也 下降較快。罰球的各項指標有所提高,并優(yōu)于對手,這主要緣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國男籃 在無防守、靜止狀態(tài)下的中距離投籃命中率較高;二是中國男籃中鋒在內線具有較強的攻擊 力,投籃時往往迫使對手對其犯規(guī);三是對手防守兇悍,尤其是對投籃隊員進行積極封蓋和 打搶。
2.1.2 前場籃板球的比較兩屆奧運會上中國男籃的前場籃板球數量與對手均無顯著性差異,第 28屆奧運會與對手相差1.5次,第29屆奧運會略有提高(
1.1次),與對手差距縮小為1.2 次(表3)。但兩屆奧運會上中國男籃在爭搶前場籃板球方面存在以下同樣問題,一是由于 歐美強隊的快攻能力較強,中國男籃后衛(wèi)在本隊投籃后主要精力用于防守對方快下,或盯防 對方核心后衛(wèi),沖強前場籃板球的意識不強,過分依賴中鋒和前鋒搶前場籃板球,而美國、 西班牙、立陶宛等世界強隊的后衛(wèi)沖搶前場籃板球的能力明顯要優(yōu)于中國男籃后衛(wèi);二是中 國男籃連續(xù)起跳的能力不如對手;三是中國男籃力量素質劣于對手,在籃板球搶位時處于下 風。
2.1.3 助攻能力的比較第28屆奧 運會中國男籃的場均助攻與對手相差6.1次,具有顯著性差異,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場均 助攻提高了2.8次,且與對手的差距減少為1.5次,不具顯著性差異(表3)。這說明中國 男籃的助攻能力有較大提高,中國男籃傳球方式有所增多,不再單一,傳球的果斷性和掩蔽 性提高,傳接球的時機把握得較好。尤其是由外向內的傳球技巧有明顯提高,第28屆奧運會 中國男籃難以適應對手的半場擴大緊逼防守,內外容易脫節(jié),外線隊員給內線隊員的傳球威 脅性往往不夠,且容易被對方搶斷,第29屆奧運會這種現象有所改觀。但中國男籃在12支球 隊中助攻排名僅列第9,與世界強隊相比,助攻能力存在著較大差距(美國隊場均18.8次, 阿根廷場均15.5次),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中國男籃突破分球的能力不強,難以通過犀 利的突破打亂對手的防守布局并制造上佳的投籃機會;二是中國男籃配合的數量和質量遜于 世界強隊,助攻能力不強依然是中國男籃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
2.1.4 失誤的比較 失誤是衡量球隊進攻質量的又一重要標志。 第28屆奧運會 中國男籃場均失誤多于對手6.1次,具有顯著性差異,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場均失誤減少3.3 次,多于對手2.3次,與對手相比不再具有顯著性差異(表3)。中國男籃失誤減少的主要 原因是隊員在強對抗過程中,運球時的護球能力增強,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在對方運用全 場緊逼的情況下,失誤頻頻,很難展開有效的進攻,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面對對方全場緊 逼戰(zhàn)術時,通常能順利地將球推進到前場并能組織有效的進攻。同時,中國男籃在強對抗中 的傳接球能力也有所提高,但與世界強隊還存有差距,主要表現在快速移動中或停球的一剎 那難以將球及時傳出,快速移動中接球能力不強,傳接球的意圖比較明顯,容易被對方識破 。
2.2 防守能力的比較分析
2.2.1 后場籃板球的比較搶后場籃板球是防守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獲得球權的一種重要途徑。它為球隊由守轉攻和 發(fā)動快攻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戰(zhàn)機。從后場籃板球場均數據上看,兩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對手均不 存在顯著性差異,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后場籃板球數量提高了1.8次,縮小了與對手的差 距,由
2.3次減少為0.3次(表4)。第29屆奧運會姚明、王治郅、易建聯(lián)3名隊員組成的“ 移動長城”在內線具有身高優(yōu)勢,這一優(yōu)勢在搶后場籃球上有所體現,中國男籃中鋒搶后場 籃板球的能力要略優(yōu)于對方中鋒,但中國男籃的后籃板球場均數據卻少于對手,6場比賽中 有5場比賽落后于對手,其中少于美國隊7次,少于西班牙隊4次。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一是中國男籃搶后場籃板球的人數偏少,而世界強隊場上所有隊員都能積極擋搶后場籃板球 ;二是中國男籃的投籃命中率低于對手,給對手更多的搶后場籃板球的機會。
注:*表示29屆中國男籃與28屆中國男籃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2 搶斷的比較搶斷是具有攻擊性的防守動作,也是防守對手時獲得球權的又一重要手段,搶斷次數的 多少是判斷球隊防守攻擊性強弱的重要指標。比賽中搶斷成功不僅破壞了對方的進攻,還可 鼓舞本隊的士氣。由表4可知,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的搶斷次數雖然提高了2.6次,但依然 與對手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兩屆奧運會上中國男籃在搶斷方面與對手均存在著顯著性以上差 異。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國男籃防守的攻擊性不強,運用全場緊逼、貼身防 守、夾擊的頻率低于對手,使得對方可以比較輕松地傳接球和控制球;二是中國男籃轉移球 的速度較慢,傳球意圖比較明顯,在快速移動中傳接球的能力不強,在對方緊逼的情況下停 球后,保護球意識不強,持球不牢,給對方提供了更多的搶斷球機會;三是中國男籃在斷球 時所需的預判能力和下肢爆發(fā)速度不如對方,也使得中國男籃斷球次數較少。
2.2.3 蓋帽的比較蓋帽是防守投籃出手后的打球技術,是降低對方投籃命中率的主要手段。當前,隨著世界優(yōu) 秀男籃運動員的身高和彈跳素質增長、判斷能力增強,蓋帽技術有了較大地提高,對投籃隊 員構成很大的干擾作用和心理壓力。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的蓋帽能力與對手有較大差距, 場均少于對手2.0次,具有顯著性差異,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蓋帽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場 均增加了2.4次,并且超出對手0.5次。這是中國男籃在29屆奧運會上防守能力有所提高的 重 要表現。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男籃內線隊員的平均身高有所增高,這種身高優(yōu)勢在封蓋投籃時 一定程度上轉化為制空優(yōu)勢,給對方內線隊員的投籃造成較強的干擾,但中國男籃不能有效 地對對方的外線投籃進行積極封蓋,這是造成對方三分投籃命中率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2.2.4 犯規(guī)的比較過多的犯規(guī)會削弱球隊的戰(zhàn)斗力,但犯規(guī)次數的多少和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防守 的攻擊性和兇悍性。兩屆奧運會上中國男籃的犯規(guī)次數均少于對手,無顯著性差異,其中第 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場均犯規(guī)次數減少3.3次,比對手少2.6次。錄像觀察發(fā)現,中國男籃防 守時與對手的距離一般保持在一臂之距,采用松動式防守較多,壓迫式防守較少,這是中國 男籃犯規(guī)次數少于對手的主要原因。同時中國男籃犯規(guī)的目的性不強,無謂的犯規(guī)較多,由 于中國男籃隊員腳步移動較慢,當對手擺脫或突破自己時習慣伸手阻攔對手,從而造成犯規(guī) 。而世界強隊在防守時通常采用壓迫式防守,嚴密控制對手的投籃、傳接球、運球和無球跑 動等進攻動作,犯規(guī)的目的性較強,犯規(guī)多發(fā)生在防對方投籃和內線隊員進攻之時。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 與第28屆奧運會相比,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得分能力有所增強,主要表現在場均得 分、2分投籃命中率和罰球命中率上有較大提高,但不具顯著性差異。與對手相比,中國男 籃的全場投籃能力、2分球投籃能力和3分球投籃能力均弱于對手,其中在2投籃次數上與對 手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場均得分、總投中次數、總投籃次數、2分投中次數、3分投籃命中率 上與對手存在較大差距。
2) 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在前場籃板球、助攻、失誤方面與對手差距縮小,均無顯著性 差異,其中助攻能力和失誤次數方面有明顯地改善。
3) 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防守能力略有提高,主要體現在內線的封蓋能力有所增強,與對 手相比,在搶斷上依然存在明顯差距。
4) 中國男籃的攻防能力在第29屆奧運會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與世界對手相比依然存 在較大差距,且這種差距是多方位的,集中體現在防守能力差、對抗能力差和體能差三個方 面。
3.2 建議
1) 提高中國男籃突破的攻擊性、配合的默契性和傳接球的快速性,增強適應兇悍防守的 能力和快攻能力,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2分投籃機會;進一步增強投籃時的穩(wěn)定性、快速性和抗干 擾能力,加強體能訓練,以提高投籃命中率;加強3分遠投的能力。
2) 增強后衛(wèi)隊員沖搶前場籃板球的意識和能力,形成多人沖搶前場籃板球的局面;增強 傳球的技巧性、戰(zhàn)術配合的實效性和突破分球的能力,以改變助攻能力薄弱的弊??;進一步 提高在緊逼情況下傳接球的準確性和控球、護球的能力,以減少失誤次數。
3) 加強防守基本技術的訓練、提高防守戰(zhàn)術的整體性和防守的攻擊性;減少無謂犯規(guī)、 增強犯規(guī)的目的性;加強對投籃隊員的封蓋,降低對方三分投籃命中率。
4) 在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方面。一是要完善中國競技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依托學 校,讓更多有潛質的青少年加入競技籃球運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籃球后備人才數量逐漸下 滑的現狀。二是要提高中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的競技水平。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來運作中國職業(yè)籃 球聯(lián)賽,借助于高質量的聯(lián)賽鍛煉球員。三是加強籃球基層教練員隊伍的培養(yǎng)。健全籃球基 層教練員培訓網絡,提高其訓練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這直接關系到中國籃球后備人 才的質量。四是擴大國際交流。輸出更多的球員加盟歐美籃球聯(lián)賽,派遣更多的教練員去歐 美籃球強國觀摩和學習;逐步放寬CBA聯(lián)賽對外援的限制,聘請國外高水平籃球教練員來中 國執(zhí)教;增加中國男籃與歐美強隊的比賽場次,提高中國男籃的比賽能力與經驗。
參考文獻:
[1] 孫民治,劉玉林,等.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 0:15-23.
[2] 葉國雄.籃球研究必讀[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3] 郭永波,張勇.雅典奧運會男籃的技、戰(zhàn)術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 2):253-255.
[4] 劉玉林.論現代籃球防守的觀念和要求[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1):1551 -1568.
[5] 郭永東.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攻防能力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5) :556-558.
[6] 成惜今,谷晨.從雅典奧運會看世界男子籃球運動的發(fā)展趨勢[J].廣州體育學院學 報,2005,25(5):85-88.
篇8
摘 要 現代籃球比賽攻防節(jié)奏快,對抗性強,防守技戰(zhàn)術不斷提高,進攻的難度不斷加大,得分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快攻成為主要得分手段之一,簡潔、犀利、快速、高效的快攻,簡化了進攻過程,提高進攻成功率。
關鍵詞 快攻 意識
一般籃球運動分為兩類,一種是休閑運動形式的,這種形式,一般是4人對4人組成打半場球,也有的是3人對3人的半場球。另外一種是正規(guī)比賽,雙方都是5人對5人,全場賽。快攻主要針對正規(guī)比賽而言。半場休閑運動形式的籃球比賽一般談不上快攻技巧。
快攻是籃球運動中最快、最直接的得分方法,它具有發(fā)動快,速度快,機會轉瞬即逝,不易把握等特點??旃ズ喍灾褪怯墒剞D攻時,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里超越對手,造成局部人數上優(yōu)勢,以多打少;或趁對方立足未穩(wěn),造成位置上優(yōu)勢,果斷合理進行攻擊的一種積極的進攻戰(zhàn)術。它往往由2-3人,經過兩至三次傳球,有時只經一次傳球就已經完成了一次進攻。具有很強的實戰(zhàn)意義。
快攻既是一項技術,又是一種戰(zhàn)術,一次完整的快攻包括發(fā)動、接應、推進和跟進,結束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快攻的發(fā)動
快攻發(fā)動的時機是以獲得球權,由守轉攻為起點,獲得球權為第一環(huán)節(jié)。其最大特點和優(yōu)勢是快,要求在最短時間內發(fā)出第一傳。(一)獲得快攻機會的方式有下面幾種:1.搶到防守籃板球;2.后場界外球;3.搶斷球;4.跳球得球后。(二)得球后發(fā)動快攻一傳是關鍵。能否及時發(fā)動快攻,取決于一傳的快攻意識和能否及時準確的在最短時間內傳出第一傳。對一傳的要求是視野開闊,判斷準確,一傳及時到位,選擇傳球接應點是選擇最有利于進攻,距離是先遠后近,一般長傳較多。(三)隊友的快下接應配合,隊員的臨場觀察能力,判斷分析能力,應變能力,隊友的快攻意識,配合的默契度,決定了快攻的能否發(fā)動。
二、快攻的接應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有良好的機動性,要求隊員要多線快下,多點接應。(一)對接應隊員的要求:接應隊員既是接應者又是快攻的組織者,這就要求其速度快,球感好,球性熟,傳接球和運球技術好,視野開拓,又靈活多變。(二)快下路線的選擇:要靠邊并帶有弧線,拉開空間和角度,以利于接球順勢推進,多線快下時,要避免路線重復。(三)接應隊員接球后要快速推進,絕不猶豫。
三、快攻的推進
快攻時推進的特點是時間短,速度快。(一)快速推進的方式:運球推進、傳球推進、傳運結合推進。(二)快速推進的注意事項:速度要快,能傳不運,必要時多傳快傳,快下隊員隊形要保持分散,要有縱深,必要時要有跟進隊員。(三)快速推進時對隊員的要求:果斷、冷靜,減少失誤。提高攻擊速度,或突或傳或投,選擇最有利的攻擊方式。
四、快攻的結束
是快攻推進到前場進行投籃。(一)快攻結束的方式:投籃或失誤。(二)快攻結束時的注意事項:快攻是否成功,取決于機智冷靜的頭腦,良好的綜合分析能力,合理的組織,高質量的配合,隊員果斷堅決的進攻意識和行動。
五、快攻的訓練和意識培養(yǎng)
快攻從發(fā)動到結束,時間非常短,但要取得成功,需長時間的訓練、提高隊員的全面技術和身體素質,增加磨合度,提高默契感,將快攻意識深植到每位隊員的腦海里,形成下意識的反應,一旦有機會,立刻實施。
(一)技術訓練:主要針對個人,從傳接球,運球,投籃等基本技術著手,全面提升技術水平,運用能力,輔之以身體素質訓練,提高隊員的綜合能力。
(二)戰(zhàn)術訓練:先理論后實踐。在理論學習中,了解快攻的戰(zhàn)術套路,熟悉快攻的規(guī)律,掌握快攻的方法和規(guī)律,建立快攻的概念。在實踐中運用學到的知識,鞏固提高,建立合理的攻防觀念,形成自己的特點,將自己融入到快攻體系中。
(三)意識訓練:不論是技術訓練時,還是戰(zhàn)術訓練中,都要和意識訓練結合起來,三者是相輔相成,相互提高,相互促進的。前二者是基礎,后者是延伸,是基本技戰(zhàn)術水平的升華。只有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技戰(zhàn)術的提高,促進意識的培養(yǎng),以意識的提升帶動技戰(zhàn)術的合理使用,在訓練和實戰(zhàn)之間反復磨練,共同提高。
六、結論
篇9
摘要籃球是高中生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項目,在學校里籃球比賽是一項傳統(tǒng)的賽事,一般學校都會有自己校隊代表學生參加校級以上的比賽。筆者在長年的教學和訓練中發(fā)現學生缺乏搶籃板球的拼搶意識。為此,筆者對其進行了總結與剖析,研究認在高中生搶籃板球意識的培養(yǎng)上其主動意識、判斷意識、配合意識、位置意識等四個意識培養(yǎng)非常重要。
關鍵詞高中生搶籃板球意識培養(yǎng)
眾所周知,籃球比賽中,搶得籃板球是獲得控制球權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控制前、后場的籃板球,才能增加本隊進攻的數量,同時也是組織進攻和發(fā)動快攻的重要保證。換言之,搶籃板球是攻守矛盾轉化和比賽勝負的關鍵,也是衡量運動員個人能力和全隊整體實力的標志。搶籃板球意識是指籃球比賽中雙方隊員爭奪投籃未中而從籃筐或籃板反彈出來的球時,迅速做出正確判斷,及時、合理地運用籃板球技術動作,也就是對搶籃板球技術動作,對籃板球感知和一系列正確的思維過程,它是運動員在長期籃球實踐活動的認識過程中,提煉積累起來的一種正確心理和生理機能的反射性行動。拼搶意識、身體素質和戰(zhàn)術技巧已成為決定爭搶籃板球成功與否的三個影響因素,而搶籃板球意識最為關鍵。中學時代是個人身體成長的快速發(fā)育期,也是掌握運動技能的最佳時間,如果在這個時段能樹立起良好的搶籃板球意識,那么對其將來從事籃球比賽或者籃球運動等都有極大的幫助。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訓練體會,認為高中學生搶籃板球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從主動意識、判斷意識、配合意識和位置意識等四個方面入手。
一、主動意識培養(yǎng)
我們知道籃球運動員的拼搶籃板球的意識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長期教學訓練及參加比賽過程中逐漸積累、培養(yǎng)、強化而形成的。因此,對其培養(yǎng)上要講究方法,注意手段才好,切記不能心急。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必須要讓運動員對搶籃球的作用有個充分的認識,要讓其知道籃板球的拼搶可能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可以說讓運動員認識到籃板球在比賽中的重要作用,懂得誰贏得籃板球誰將贏得比賽勝利的道理,才能激發(fā)運動員的拼搶主動意識。在具體的培養(yǎng)途徑與方法上,筆者認為可以通過集體進行籃球賽事視頻分析(NBA、CBA或者本校的比賽)和友誼賽等,同時在日常訓練中老師要對其給予經常性的提醒和針對性的訓練。
二、判斷意識的培養(yǎng)
籃球比賽的節(jié)奏相對比較快,對比賽者的判斷意識要求也比較高,尤其是搶籃板球的判斷意識。筆者認為在搶籃板球的判斷意識中最主要的意識包括運動員的自身位置判斷和起跳搶球的判斷兩個方面。比賽經驗告訴我們在爭搶籃板球的過程中,拼搶前能否搶占到有利位置將直接影響到拼搶籃板球行動的準確性。另一方面起跳的時機也很重要,我們常??吹奖荣愔杏械倪\動員在搶籃板球時,即使搶占了有利位置,可由于沒能正確地判斷球的反彈方向、速度、上升角度和下落時間,造成起跳起時人球不遇,或者是尚未跳起就被其他隊員搶得。多年的帶隊訓練和比賽使筆者體會到判斷意識以及判斷的準確性來源于對籃板球發(fā)彈方向區(qū)域的正確預見,來源于對籃板球反彈規(guī)律的正確把握。同時筆者在培養(yǎng)途徑和策略上可以采用專項練習,例如籃下移動判斷搶球練習。
三、配合意識的培養(yǎng)
籃球是一個集體比賽的項目,在比賽中需要五個隊員間默契的配合才能贏得比賽,同樣搶籃板球也需要同伴間的配合。我們知道籃下是攻防雙方爭奪最緊張、最激烈的地方,也是籃板球拼搶最多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運動員個人的身體條件、意識、技術,是難于在籃板球沖搶過程活動優(yōu)勢地位,只有通過運用戰(zhàn)術配合的方式,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才能使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筆者認為在對其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的重點應該放在2-3人間的配合,因為拼搶籃板球多數情況下為2-3人參與。因此,可以采用2-3人為一組的對抗搶籃板球練習。
四、位置意識的培養(yǎng)
比賽實踐告訴我們,無論是前場籃板還是后場籃板球,有利的拼搶位置才是實現成功搶到籃板球的前提。尤其是身高不占優(yōu)勢的隊員在拼搶籃板球時,若想戰(zhàn)勝高大隊員,只有搶占有利的位置。因此,筆者認為搶位意識是拼搶籃板球的首要意識,應重點訓之。筆者的建議是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模擬比賽的情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使隊員養(yǎng)成搶位意識,提高位置判斷能力。在途徑和策略上,筆者認為視頻回放的效果非常明顯。具體方法是:利用數碼錄像機對學生的訓練進行針對性的拍攝,一組訓練結束后通過視頻回放增加學生對自身的判斷和意識的形成。因為,這種方式比較直觀,比教練的口述要在印象更加深刻,效果上更有效。
綜上所述,籃板球意識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所能獲得的,而是要在長期的科學訓練及比賽經驗活動中不斷的錘煉和自我總結。體育教師要在長期的體育教學中逐步加以滲透,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
參考文獻:
[1] 閆燕.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搶籃板球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體育教練.2004(6).
[2] 文亞龍.板球意識及培養(yǎng)[J].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
篇10
關鍵詞:籃球;假動作;身體重心;技術組合
前言
假動作是籃球技術在實戰(zhàn)中以轉移對手注意力,迷惑對手,使其產生錯誤的感覺,而做運用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極大的豐富了籃球比賽的技戰(zhàn)術內涵?;@球比賽進攻中的“兵不厭詐”,“聲東擊西”。防守中的“欲擒故縱”,“將計就計”等三十六計盡可能在籃球比賽的技術戰(zhàn)術的組合假動作的基礎上演練。這些充分展示了運動的聰明智慧,為比賽增添了趣味和藝術美感。
1.假動作的定義
籃球假動作:是隊員為掩飾自己的真實比賽意圖所采取的戰(zhàn)術行動。其目的是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2.籃球運動中假動作的種類
籃球運動中的假動作的種類很多,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就分出不同的種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方式方法:
2.1利用人體部位和器官的變化有意識地利用視線或注意力的轉移。
攻防隊員眼睛注視著的目標不一定就是將要采取行動的方向。如隊員傳球時眼睛注意的范圍不一定就是傳球的方向。利用語言、信號等假動作。隊員們語言等的提示是為了欺騙對于,而與實際的行動并不一致。如防守隊員們高呼聯(lián)防實則半場縮小盯人等。利用身體部位的變化。轉身前的頭、肩擺動;擺脫與防擺脫時的身體晃動;投籃或突破前的傳球動作;傳球前的左、右、前、后的擺球動作;無球隊員的腳步變化;持球突破前的距跨動作等。
2.2利用單個動作的重復或組合技術之間連接的轉換單個技術的重復。
無球隊員的虛晃擺動、蹬跨、轉身等。持球隊員的投籃、傳球、持球蹬跨等技術動作都都能構成假動作。
2.3按完成動作的時間順序劃分動作開始前的嘗試性假動作
目的是要試探對手的反應以確定下一步的行動。如無球隊員挫脫對手前的各種晃動;投籃前的瞄籃、傳球、突破動作;持球突破前的蹬跨等。動作進行中的改變性假動作。即動作實施過程中的突然終止或變換,利用另外一種方式爭取主動。如籃下l防2時,防守隊員先向控球隊員并做出相應的封蓋動作,而在其傳球的一瞬間則迅速后撒斷球等。動作結束時的鋪墊性假動作。主要為下一動作的順利完成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如運球突破后的急停虛晃等。每―個動作的結束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以此循環(huán),永無終止。
2.4按參與假動作的人數劃分個人的假動作。
多數教科書中把個人的假動作歸類為個人戰(zhàn)術的一部分。每個人無論進攻還是防守、有球還是無球,都有相應的假動作?;A配合中的假動作。主要指兩三人之間配合時的前兆與結果的不吻合。如防守時的真假換防,真假夾擊,真假補防。進攻時的切入與外撒,上提與反跑突分與投籃,掩護與切人,策應與投籃、突破及策應路線等的變化。全隊的假動作。指整體戰(zhàn)術中的假動作。如擺出區(qū)域聯(lián)防的陣型實則縮小盯人;高呼盯人實則區(qū)域緊逼;聯(lián)防與對位聯(lián)防的變化等等。
3.體育中假動作的技術要求
3.1防守中假動作的技術要求
首先要強化防守意識。要加強防守意識的培養(yǎng)。使隊員明確要贏球靠防守的道理,強調防守在比賽中的重要性,灌輸積極防守的指導思想,樹立防守的信心,強調只有頑強積極的防守,并在保證正確合理的防守位置、姿勢和距離的前提下,才能適當運用一些防守假動作,迷惑對手,以爭取防守成功。其次要有清醒的頭腦和膽量。光有意識沒有清醒的頭腦和膽量也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因為防守中的假動作,恰恰是利用對手的過失、動作不合理之機,立即憑膽量和動作速度、技巧來達到防守和爭奪控制球權目的,否則只會弄巧成拙。然后要有較強的預測與判斷能力。防守中運用假動作,需隊員有良好的預測和判斷能力。對白己所防守的隊員的進攻動作要比較熟悉,并能作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把握機會,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防守動作。
3.2進攻中假動作的技術要求
假動作要逼真,首先必須把動作的技術特征表現出來,才能造成對手判斷上的錯誤,后冉根據對方的反應隨機應變,否則就失去其意義,且造成被動。這就要求運動員動作規(guī)范,運用熟練,如:接球后要面對球籃,兩腿彎曲自然分開,膝關節(jié)稍內扣,身體重心投影點落在兩腳中間稍前,持球胸前的進攻姿勢,既給防守者帶來無形的壓力,使雙方保持一定的距離,又便于根據場上情況運用各種進攻動作。
運用假動作要注意時機的選擇。場上任何時機都是一瞬間的,一閃即逝。假動作的運用也是如此,如:投籃假動作要根據對手的站位的距離是否有封蓋的可能、是否有防守封蓋的思想準備以及封蓋的前期準備動作(身體重心下降、兩臂稍后擺)。分析判斷假動作以及假動之后的后續(xù)連接動作的選擇也很重要,這要在自己的假動作作出后準確的預測對手將要會作出的反應。比賽場上思緒敏捷,反應快,動作靈活多變。在恰當的時機合理的位置,選擇適合的俏動作以及技術動作組合,才能順利地完成戰(zhàn)術行動。
假動作與真動作的銜接要快速、恰當、注意觀察、判斷對方的反應。真動作要突然,使對方來不及做出第二反映。要利用目光來配合假動作,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運動員在比賽中不論攻防都非常注意觀察對手的頭部以及眼神,以此分析預測身后情況,判斷對手可能采取的動作,因此假動作配合頭部動作以及眼神可以吸引對手的注意力,提高假動作的“真實性”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4.結論與建議
假動作和真動作在本質上有著區(qū)別,身體重心是無法做假的。從表面上看假動作的技術特征與技術動作要領基本一樣,但身體重心沒有作出相應的移動幅度。因此在訓練和比賽中不斷總結經驗,發(fā)現其規(guī)律,提高籃球意識。根據場上情況的發(fā)展變化,正確分析判斷假動作并不困難。如:防守假封蓋動作,對手在距離較遠的地方接球后準備做投籃,做動作防守隊員撲過來做出跳起來封蓋的假動作,身體重心反而在移動中降了下來,防止對手進攻突破。
在比賽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將計就計地利用對手的假動作實現其戰(zhàn)術目的,-以假制假也不失為良策。正確判斷后續(xù)動作阻止對手運用正確合理的技術動作防范假動作的根本,防運球變向突破,應注意進攻者身體重心的移動,初始階段可用手輕扶對方髖部(腰部),用手感覺重心及力量的變化,合理運用腳步移動,不論對手怎樣做假變向都難以獲得成功。身體的靈活性,協(xié)調能力是假動作關鍵,也是防范假動作的基礎。在這方面的訓練應重視結合假動作技術組合進行相應的訓練,提高隊員的實戰(zhàn)能力。
總之,在思想上必須明確假動作不是目的,不要盲目運用,在比賽中能直接傳球、投球、突破時,就不要做假動作,不要為了假動作而做假動作。(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鎖寧.要培養(yǎng)籃球運動員的意識[J].中國學校體育
[2] 王天生.運動心理學[M]四川:人民體育出版社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籃球課后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