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運動損傷原因與治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2 02:42:00
導語:舞蹈運動損傷原因與治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nèi)容摘要:文章從舞蹈訓練的科學性方面出發(fā),闡述了舞蹈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和治療,旨在使舞者對舞蹈運動損傷能引起高度重視,科學訓練,加強防治,保持藝術生命常青。
關鍵詞:舞蹈運動損傷原因預防治療
舞蹈是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的一門獨特的、古老的藝術。舞者要達到美感呈現(xiàn)、情感表達及內(nèi)心世界的體現(xiàn)就必須長期不懈地鍛煉、雕琢。但在這一過程中,舞蹈所引發(fā)的運動損傷常常相伴而生,直接影響訓練和水平的發(fā)揮。舞蹈運動損傷主要與舞蹈動作有關。據(jù)有關學者對從事舞蹈專業(yè)多年的在校學生進行運動損傷問卷調(diào)查、統(tǒng)計顯示:舞者用于支撐、平衡、穩(wěn)定的部位損傷發(fā)生的幾率較高,尤其以腰背部肌肉、足踝部關節(jié)韌帶、膝關節(jié)等處最明顯。這與舞蹈專業(yè)旋轉(zhuǎn)、跳躍、復雜多變的舞姿造型多集中體現(xiàn)在腰胯、下肢有關。其中急性損傷僅占總?cè)舜蔚?%,絕大多數(shù)損傷都是慢性、積累性損傷。這種慢性損傷常常影響舞者的身心健康,留下終生的遺憾。
如何養(yǎng)成健康、正確的訓練習慣,使藝術生命更加燦爛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舞蹈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
1.訓練前準備運動不充分:違反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功能活動的規(guī)律,肌肉的力量、彈性、伸展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均較差,容易發(fā)生損傷。
2.運動強度過大、運動量過度集中,造成機體局部負擔過重,引起局部肌肉、肌腱的微細損傷。
3.技術上的錯誤與失誤:拉伸軟組織幅度過大、過猛,超越了關節(jié)運動軸的功能和幅度,違反人體結(jié)構(gòu)功能的特點及運動時的力學原理,或者技術走樣、動作角度不對、重心不穩(wěn)、站的距離及姿勢錯誤等導致?lián)p傷。
4.身體功能狀況不良:睡眠休息不好,受傷或病初愈階段,生理功能和運動能力相對下降。這時參加訓練將會使肌肉力量轉(zhuǎn)弱、反應遲鈍、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差、警覺性和注意力也減弱,容易損傷。
5.個性特征差異:情緒不穩(wěn)、低落、急躁、急于求成,或膽怯、猶豫等都可成為致傷原因。
6.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
認識到舞蹈運動損傷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訓練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充分的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加肌肉中毛細血管開放的數(shù)量,減少肌肉的粘滯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彈性和靈活性,同時可以增強韌帶的彈性,使關節(jié)腔內(nèi)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韌帶的損傷。
2.遵守科學訓練的原則
在訓練中要根據(jù)個人特點和技術水平制訂適當?shù)挠柧氂媱潱柧殐?nèi)容要廣泛易行,包括各項專門訓練和全面的身體訓練。訓練方法要多樣化,在基礎中要不斷融入相關的組合,以防止重復性單調(diào)動作引起局部負荷過大,造成局部軟組織勞損。
3.嚴格控制訓練量極限
人的訓練量有一定的極限,適度的訓練量能增長機體的運動能力,延長舞者的藝術青春。在訓練中要充分考慮生理、心理特點,用科學的方法,根據(jù)個人的情況注意大、中、小訓練量的有機結(jié)合,切忌急于求成,避免受傷。
4.加強易損傷部位的訓練
有的舞者只重視肌肉柔韌性、伸展性的練習,而忽視肌肉力量的練習,肌肉力量的不足是造成舞蹈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訓練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易損傷部位的訓練。如加強股四頭肌力量的練習可以防止膝關節(jié)損傷,而加強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頭肌的練習則可以防止肩關節(jié)損傷。
5.訓練時注意間隔放松
在舞蹈運動中,組與組之間的間隔放松非常重要。間隔放松的形式有多種,如:著重于上肢訓練后,可做些放松走動;著重于下肢訓練后,可以仰臥,將兩腿舉起抖動或做倒立。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回流,也能使肢體疲勞的神經(jīng)細胞加深抑制,有助于消除疲勞,防止運動損傷。
6.訓練后要做整理運動
舞蹈訓練后肌肉、關節(jié)、韌帶等軟組織會出現(xiàn)疲勞及收縮反射,長時間的收縮反射會造成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攣縮。而運動后的整理活動——靜力牽張(拉伸)練習,可以消除訓練后肌肉疲勞和收縮反射,增強肌肉柔韌性,預防運動損傷。整理活動也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可以使精神、肌肉、內(nèi)臟一致地恢復平靜??刹捎猛?、揉、捏、按、壓、拍擊、抖動等手法按摩肌肉,使肌肉中毛細血管擴張和開放,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速肌肉運動中廢物——乳酸的排除,從而達到消除疲勞的作用。7.提倡合理的生活制度
做到起居規(guī)律,勞逸結(jié)合,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訓練后應及時補充熱量、蛋白質(zhì)、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進食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訓練后還可進行溫水浴,加速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疲勞消除和體力恢復。
8.加強安全教育,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
訓練中要克服麻痹思想,普及運動損傷的常識,開設舞蹈保健課程,增強自我保健、保護意識。舞者的成才之路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訓練和演出中損傷總是難免的,要加強心理調(diào)節(jié)、自我放松,使舞者在心理和人格上健康發(fā)展。
三、舞蹈運動損傷的治療
舞蹈運動損傷治療如果不及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者瘢痕化,影響舞蹈動作的完成。簡單的按摩和治療可使肌肉放松,粘連松解,促進血腫、水腫吸收,調(diào)節(jié)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增強損傷部位的血液供應和修復能力。因此,舞者掌握一些治療損傷的方法是必要的。
舞蹈運動損傷主要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筋膜、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軟骨的損傷。多為挫傷、軟組織拉傷、關節(jié)扭傷、骨折、脫臼等。
1.挫傷:傷后第一天予以冷敷,24小時后可熱敷或活血化瘀酊劑外用,約1周后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云南白藥加白酒調(diào)敷傷處并包扎,每日2—3次,加理療。
2.軟組織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導致的損傷。主要是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一旦出現(xiàn)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在痛處敷上冰塊和冷毛巾,保持30分鐘,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和熱敷。
3.扭傷:由于關節(jié)部位突然過猛扭轉(zhuǎn),損傷了附在關節(jié)外面的韌帶和肌腱。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腕關節(jié)扭傷時,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2—3天后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或疼痛,可用陳醋半斤加熱后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4.骨折: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揉,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yī)院處理。
5.脫臼:即關節(jié)脫位。一旦發(fā)生脫臼,應保持安靜,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髖部,應立即將傷者平臥送往醫(yī)院。
舞者懂得以上治療措施就能有效地預防舞蹈運動損傷,延長舞齡。
綜上所述,舞蹈運動損傷應引起舞者的高度重視,只有了解損傷的原因,懂得如何預防及簡單治療,舞者的藝術生命才會更加燦爛常青!
參考文獻:
[1]劉群杰舞蹈解剖學教程[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2]蔣玲舞蹈教學還缺點什么[J].舞蹈2002(6)33
- 上一篇:民歌的節(jié)奏形態(tài)研究論文
- 下一篇:致干部職工及家屬的慰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