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建筑結構特色在住宅庭院的運用
時間:2022-04-06 04:27:09
導語:故宮建筑結構特色在住宅庭院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故宮的建筑美與文化內涵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該文探索故宮的木結構、格心窗花等建筑結構,其呈現(xiàn)出獨有的韻味,當代住宅庭院設計可分析其特點并加以利用。
關鍵詞:故宮;建筑結構;當代住宅庭院
一、住宅庭院
建筑是一種包容萬物的、具有較強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體現(xiàn)著人類繁衍變遷的靜態(tài)式的史詩[1],承載了整個人類的歷史和人們對于生活的期冀以及自身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園林建筑是能夠豐富人的想象、帶給人生活的幸福感的一種文化固態(tài)載體,其風格獨特,能使人與自然更好地融合,達到人類一直追求的極境美境界,布局靈活多變,巧奪天工。中國古典園林[2]最能體現(xiàn)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tǒng)。其模仿自然,運用人工營造出自然美景,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建筑作為住宅庭院的重要組成部分至關重要,滿足了各種住宅庭院活動的使用要求,以及人們的生活需求與觀賞美景的多重期望。在自然景物上添置恰當?shù)娜斯そㄖ憧慑\上添花[3]。各種類型的建筑確是為觀賞、體現(xiàn)、營造文化品位而設的,其相互配合,自由布置,回環(huán)曲折,達到一種人與自然,自然美與理想境界、生活情趣水乳交融的狀態(tài)。在中國幾千年的造園歷史中,眾多工匠以其智慧與汗水創(chuàng)造出許多精湛的園林建筑,如頤和園。其設計因地制宜,含蓄內斂、精巧雅致,追求意境,色彩明快、裝飾精巧。
二、故宮建筑結構特色
故宮作為古代帝王的住所與辦公場所,在那個講究尊卑等級的年代,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同時體現(xiàn)在它的空間布局上。故宮作為一個龐大的木結構建筑群,其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中軸線對稱。故宮建筑整體上最突出和獨特的一面當屬其中軸線對稱的特點。在那個物力缺乏的年代,工匠是如何做到纖毫不爽地劃分出南北中軸線的,正是令人們驚嘆與好奇的。中軸線是講究秩序的一種體現(xiàn),表現(xiàn)了基本的社會政治秩序,也是中國傳統(tǒng)對稱美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圖1)。2.木結構。木料是中國古代最常見的建筑材料之一。提到故宮建筑,便不得不提其榫卯結構,這個小小的結構是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榫卯結構通過梁柱間設置的凹槽將構件互相拼插連接,是一種常見而特殊的建筑構造。相互連接的木質結構將整座建筑連接在一起,形成牢不可分的整體,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味。斗拱作為古代建筑重要的承重結構,位于梁、柱之間,連接著屋面、上層結構、柱子以及基底,具有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重要作用。同時,斗拱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蘊意與人們對生活的期冀。斗拱構造精巧,造型美觀,是良好的裝飾性構件。其向外挑出,把最外層的桁檀拉伸出一定的距離,使建筑物的出檐更加深遠,造型更加優(yōu)美、壯觀。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斗拱作為“承天接地”的一種構件,成為封建社會中階級的象征,這在故宮太和殿中的應用最為明顯(圖2)。3.格心窗花。故宮中有一種特殊的窗——盲窗。盲窗實際上是一種假窗,不具備窗的基本功能而僅具有成窗的樣式。盲窗的出現(xiàn)與大量使用意味著窗戶已經逐漸脫離其原始的用途,點綴于墻壁上的盲窗使建筑不再單調,富有趣味性(圖3)。除了窗戶本身,窗花的存在也具有錦上添花的作用[4]。窗花多以動植物為題材,如球紋菱花、龜背錦菱花等,其復雜的程度體現(xiàn)了不同的身份等級,在數(shù)量、形式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如:太和殿的三交六椀菱花是一種由三根木欞相互交錯而成的六瓣菱花,輔以木雕拐葉為飾,是最高規(guī)格的窗花;景仁宮的雙交四椀菱花代表的身份等級次于太和殿的三交六椀菱花,但也十分精致[5]。形狀各異的窗戶與精雕細琢的窗花體現(xiàn)了古代工匠的巧手匠心,為故宮帶來了生機[6]。
三、故宮建筑結構特色在當代住宅庭院中的運用
如今的住宅庭院中有不少具有異國風情,如巴洛克風等,體現(xiàn)了國外文化對我國建筑的影響。隨著我國的發(fā)展,國人的民族自信日益增強[7],許多中式住宅和庭院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如何在當代住宅庭院中融入中式的傳統(tǒng)元素成為設計者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故宮作為中國建筑歷史上的標志性建筑,其建筑結構特點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設計者可以結合當代住宅庭院的需要,秉承“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的宗旨[8],在設計中融入傳統(tǒng)建筑的特點。如,設計者可以在當代住宅庭院中適當應用木結構,將其特點與當今建筑的構造特點相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9]。木結構在建筑構造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使建筑更加牢固,又具有裝飾作用[10]。當今住宅等建筑大多使用鋼筋、水泥等原材料建造,雖然牢固不可摧,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木結構的穩(wěn)定性較強,但是存在一定的火災隱患。所以,在當今的住宅庭院設計中,設計者不應該只采用某一種主材構建主體建筑,而可以將鋼筋、水泥、石、磚等作為主體結構用材,將木結構置于表層或適當?shù)牡胤揭云鸬近c綴裝飾作用,同時仍沿用斗拱等榫卯結構。
格心窗花的結構則體現(xiàn)了自古以來中國人追求的含蓄美,即“漏”的藝術。盲窗配以窗花是古代人對于美的潛心研究所得,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裝飾,詮釋著人們對于生活、對于美的追求。當代的住宅庭院可以沿用這一點。隨著時代潮流的更迭,復古風潮盛起,人們之所以追求復古便是因為古中之美,古代建筑有值得今人學習、欣賞的地方,值得人們反復品味。格心窗花和盲窗皆是。故宮之美在如今受到關注,是因為其精湛的建造工藝和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將其應用于如今的住宅庭院是有重要意義的。對于一些幕墻或建筑表面,設計者可借鑒故宮的建造特點展開設計,體現(xiàn)建筑的內涵與底蘊,展現(xiàn)中國人喜愛的中式風、含蓄美。古代建筑的建造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是含蓄內斂的。因此,設計者在當代住宅庭院設計中要注意這一點。窗花采用的理念便是將熱烈而直接的陽光轉換成星星點點的點綴,使其以柔和、細膩的方式呈現(xiàn)于景致之中,映現(xiàn)于人們的心頭[11]。
不論是古代的皇家建筑還是民間建筑,其都是服務于人的,只是當時的等級制度較為嚴苛?,F(xiàn)今社會追求以人為本、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這也體現(xiàn)在建筑上,且深入人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日益提升,對美的追求也日趨強烈。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住宅建筑設計,并借鑒故宮等優(yōu)秀古代建筑的建造特點,是當今社會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xiàn),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助于傳承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聶磊.中國古建筑發(fā)展與審美藝術[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8.
[2]姜振鵬.二手傳統(tǒng)建筑園林營造技藝[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3]任啟力,葉潔楠.基于參與審美的園林景觀模塊化研究[J].大眾文藝,2019(20):47-48.
[4]樓慶西.中國古建筑木門窗文化[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6(1):60-63.
[5]徐陽陽,費文君.歷史紀念性遺址景觀改造研究——以徐州市西游記宮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71-72,75.
[6]李金頤,王小檸,祝遵凌.從止園看常州園林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J].大眾文藝,2019(23):265-266.
[7]時瀟瀟,李雪艷.“天人合一”思想對現(xiàn)代墓園景觀設計的影響[J].設計,2018(22):135-136.
[8]彭恬怡,陳瑋.城市公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以常州春秋樂園為例[J].大眾文藝,2019(20):42-43.
[9]趙培澤,王雅琦.中國古建筑文化與現(xiàn)代建筑文化的融合[J].藝術科技,2016,29(2):304.
[10]時瀟瀟,李雪艷.生態(tài)設計文獻綜述[J].大眾文藝,2018(24):76-77.
[11]吳言,李雪艷.從傳統(tǒng)哲學生態(tài)觀看現(xiàn)代景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J].設計,2018(21):33-35.
作者:周任澄城 張建東 單位:1.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南京珍珠泉園林建設有限公司
- 上一篇:強化建筑工程管理質量監(jiān)管的措施
- 下一篇:提高住宅建筑結構耐久性思考
相關文章
1故宮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