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描寫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0:49:19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場面描寫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場面描寫的作文

篇1

1、12月的冷風吹不散激情, 2017年大司巷小學跳長繩比賽正式拉開序幕。只見賽場上人頭攢動,有人還在緊張地練習,有人拿著五彩繽紛的小旗、橫幅或小木牌在給運動員吶喊助威,有人在三三兩兩討論輸贏,好一番大戰(zhàn)前熱鬧的景象??!

2、比賽正式開始了,只聽裁判大喊一聲:“預(yù)備——開始!”第一個同學陳康元就像離弦的箭一般往繩子里沖,為班級開了一個好頭。后面的同學和甩繩的家長們也配合得很默契。選手們腳底就像安了兩個彈簧,快速地跳起,落下;又跳起,又落下。輕盈得就像一只機靈的小鹿。 繩子從我的頭上往腳下一閃而過,像彩環(huán)似的上下翻飛,我越跳越快,甩動的繩子,發(fā)出“呼呼”的響聲,腳尖點著地面發(fā)出“噠噠噠”的聲音,就像樂隊在演奏樂曲呢。正在我松了一口氣,心里想著我們班保準能奪冠了的時候,突然,繩子不動了,只聽見有人喊道:“呀,有人死繩了!”我的心又揪了起來,在家長們的緊急協(xié)調(diào)下,同學們也很聰明,立馬調(diào)整狀態(tài),比賽繼續(xù)順利進行。

3、“加油!加油!”場外傳來一聲高過一聲的加油聲,飄向校園每個角落。賽場上,精彩不斷展現(xiàn),400下、420下、430下……記錄一次次被刷新,引起了在場的家長和同學們一陣陣歡呼。運動員們不僅賽出了水平,還賽出了風格。

4、比賽結(jié)束了,同學們歡呼著回到了教室。不知何時,窗邊的樹上飛來了一只麻雀,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也許,它也在為我們的勝利歡呼吧!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1.《辭?!分械?個義項解釋為:“文藝作品中細膩地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fā)展,場境和人物性格的最小單位?!?/p>

2.《解讀與賞讀》對細節(jié)的解釋為:細節(jié)描寫是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或周圍事物所作的具體而細微的描繪。運用細節(jié)描寫有助于塑造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有聲有色、情趣盎然的生活環(huán)境,增強藝術(shù)的感染力。

3.《作文辭海》對細節(jié)描寫的所作的定義為:細節(jié)描寫是附著在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或壞境、場面、景物中的一種描寫。它是其他描寫的微觀化。細節(jié)描寫的特點之一是依附性,它是作文中寫人、敘事、繪景、記言的最小組成單位。細節(jié)描寫有肖像細節(jié)、行動細節(jié)、語言細節(jié)、心理細節(jié)、場面和景物細節(jié)等。

4.《細節(jié)描寫——解讀〈祝福〉的一枚“鎖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旬刊》2011年6期)細節(jié)描寫是指對表現(xiàn)人物、情節(jié)和主旨有特殊作用的細微環(huán)節(jié),包括動作、肖像、神情、物件、景色、服飾、語言等“細枝末節(jié)”。

5.《尋覓生動描繪人物細節(jié)之津梁》(《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旬刊》2011年8期)所謂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某些細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思想性格的環(huán)節(jié)加以具體描寫。

比較以上5種解釋,我們就可以得出:細節(jié)描寫是一種特殊的描寫方式,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對人物、環(huán)境、場面和景物做細致入微的描寫,從而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描繪生活畫面、增強藝術(shù)感染力。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色,都可采用。

其實,在蘇教版中隨處可見這樣的論據(jù),如必修一第95~96頁中編者明確寫道:“記憶中的景物有時是模糊的,需要透過細節(jié)把他們從時間的深淵中打撈出來,成為描寫的材料?!辈⑶遗e了《江南的冬景》中郁達夫描寫微雨寒村的例子?!痹谶@里編者明確把景物作為細節(jié)描寫的材料和對象。還有魯迅的小說《藥》中第四部分的場景描寫也是一個極為精彩的細節(jié)——“微風早經(jīng)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fā)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jīng)]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里,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闭沁@一細節(jié),將小說推向一個新的。

又如江蘇2010高考文學類文本《溜索》第6節(jié)中“牛早臥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兩個漢子拽起一條牛,罵著趕到索頭。那牛軟下去,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就是通過牛溜索時流淚發(fā)抖等細節(jié),來側(cè)面表現(xiàn)環(huán)境——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從而反襯了人物——領(lǐng)隊及漢子的勇敢無畏形象。

可見把細節(jié)描寫歸結(jié)為指人物描寫是縮小了它的內(nèi)涵,會對學生形成一定程度的誤導(dǎo);同時,把細節(jié)描寫與特寫鏡頭構(gòu)成一種對應(yīng),也是不正確的。

篇3

一、注重典型課例的講解,讓學生認識細節(jié)描寫的優(yōu)勢

其實在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文章都有細節(jié)描寫的精彩片斷。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認識、關(guān)注、理解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更深刻地明白細節(jié)描寫的好處。我決定從課文入手,在平常的教學中時時灌輸“細節(jié)描寫”的概念,引導(dǎo)學生找到了這樣一些細節(jié)描寫較精彩的文章:《變色龍》《灰椋鳥》《安塞腰鼓》《愛如茉莉》《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金蟬脫殼》《最后的姿勢》《船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中通過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地朗讀,合理的想象,學生對細節(jié)描寫的好處和技巧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我還指導(dǎo)學生將這些文章中的精彩細節(jié)進行分類,如:場面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有《灰椋鳥》《安塞腰鼓》《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事物外形描寫比較突出的文章是《燕子》《荷花》;人物動作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是《安塞腰鼓》《花瓣飄香》《林沖棒打洪教頭》;人物外貌描寫突出的課文有《秦兵馬俑》《雪兒》;人物語言描寫和人物心理活動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是《和他的大黑騾子》《船長》。同時,還幫助學生分析了這些細節(jié)描寫所包含的寫作技巧,有《灰椋鳥》和《秦兵馬俑》中的聯(lián)想、《燕子》和《荷花》中的比喻、《變色龍》一文中的夸張、《愛如茉莉》一課中的對比、《安塞腰鼓》一課的排比……讓學生明白了,這樣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就是進行細節(jié)描寫的金鑰匙。

二、通過課內(nèi)閱讀摘錄精彩片斷,練習仿寫,模仿寫作技巧

在明確了細節(jié)描寫的一定技巧之后,我先指導(dǎo)學生將課內(nèi)文章中細節(jié)描寫的片段摘抄在《細節(jié)描寫采集本》上,然后寫一寫自己對這一片段的體會,再應(yīng)用相同的手法仿寫一段話。例如《只揀兒童多處行》一課中的“他們抬頭看看花,又看看我們。我拉住一個額前披著短發(fā)的女孩子,笑問:‘你說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著說:‘好看?!矣中枺骸趺春梅??’當她說不出來低頭玩著紐扣的時候,一個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著說:‘就是開得旺嘛!’于是他們就像過了一關(guān)似的,笑著推著跑出門外去了?!鄙駪B(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充分顯露孩子們的天真無邪、童真童趣。講課后,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某一個人說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寫一段話。就有孩子寫出了這樣精彩的語句:“調(diào)皮大王走到門旁,貓著腰,挨著門邊,扶著門框,探出頭,向四周賊眉鼠眼地瞅了瞅。突然,他轉(zhuǎn)過身,快速跑到講臺前,大聲叫道:‘陸老師來啦!陸老師來啦!’頓時,教室里的同學緊張起來,連散亂放在桌上的書也顧不得收齊,還真有一種老鼠見貓的氣勢?!薄堆b滿昆蟲的衣袋》中的“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這一天,他還撿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刻畫了法布爾癡迷昆蟲的樣子。講課后,我要求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舉動選擇有意思的寫下來,突出表現(xiàn)人物某方面的特點。課后,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不同情況下的眼神,積累下來,運用于作文之中。

三、向課外延伸,通過觀察生活細節(jié),拓展作文思路增加積累,由仿到創(chuàng)

篇4

關(guān)鍵詞: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師指導(dǎo);學生模擬

低年級的學生在起步學寫作文的時候,特別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閱讀量不大、視野較狹窄,詞匯量貧乏。針對小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教師如何引導(dǎo)學生,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必須要求學生把平時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畫出來、抄下來、記起來,讓它們能成為學生自身的知識財富,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接受、掌握。

一、好詞好句篇布局的模式

好的范文,有好多的詞句,例如每授完一課,引導(dǎo)學生欣賞本課的好詞和佳句,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性和多樣性,把這些好詞好句記下來、寫下來,通過“模擬”方法把這些好詞好句轉(zhuǎn)換句式的用法,遣詞造句貼切,修辭方法得當,改變文章的寫法,應(yīng)多看、多記、多鑒賞開篇布局引人注目。

二、場面描寫的模擬

以學生生活中發(fā)生的真實事例作具體指導(dǎo)。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首先引導(dǎo)學生審題,(可以先點明時間、地點)如球類比賽、田徑比賽、拔河比賽、演講會、故事會、班隊會以及文藝演出等各種場面,可以因地取材,練習描寫。由于事例是真真切切發(fā)生在學生周圍的,學生提筆寫起來不免有一種真實感和親切感。這樣指導(dǎo),開拓了學生思路,解決了“沒什么可寫”和“不知道怎么寫”的難題,又啟發(fā)學生留心感悟周圍世界。

三、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點的模擬描寫

人物千人千面,怎樣真實地、栩栩如生地把他(它)們的外貌、姿態(tài)、變化描繪出來呢?一是要多觀察,看清楚是什么樣。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白,是黑?要仔仔細細觀察,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描寫人的形狀、性格或狀態(tài)的詞語,就能把觀察到的人物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老師應(yīng)該引導(dǎo)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熟悉的人物,模仿例文,指導(dǎo)寫作使學生將平時學到的詞語、句式、寫作方法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練習寫出其在某一時刻、某一情況下的外貌形象的變化、不同的心理活動以及不同的言行等人物形象特征。

四、景物描寫的模擬

如校園內(nèi)、公園里、街道旁的各種花卉樹木,景物千姿百態(tài),千變?nèi)f化,晨午暮夜各顯特色,春夏秋冬景致不同,風雨陰晴各具姿態(tài)。教師引導(dǎo)學生在描寫景物的時候,一是要觀察得仔仔細細,看得清清楚楚,二是要注意積累課文中有關(guān)景物、事物描繪的詞語。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描寫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或狀態(tài)學習,就能把觀察到的事物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模擬描寫。

五、對話交流的模擬

篇5

一、研讀課文片段,揣摩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大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有精致的細節(jié)描寫,都為我們提高寫作水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文本中的細節(jié)描寫俯拾皆是,但又并非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人與物的特點,就能起到點睛之用。

如《一夜的工作》:“我也站起來,沒留意把小轉(zhuǎn)椅的上部帶歪了??偫磉^來把轉(zhuǎn)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過來把小轉(zhuǎn)椅扶正的這一細節(jié),乍看起來似乎很瑣碎,但實際上包含了很深的含義:盡管工作了一整夜,十分勞累,但遇事仍然很細心,對生活的瑣事絕不忽視。這表現(xiàn)了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教養(yǎng)、生活習慣。

再如,我讓學生熟讀評析《窮人》中桑娜內(nèi)心獨白的片斷,找出這段心理描寫的特點。我還讓學生注意《黑孩子羅伯特》一文中的羅伯特捐錢前后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變化,從中感受羅伯特的精神。

二、抓住細節(jié),將文章寫生動

細節(jié)是情節(jié)和場面的最小單位,是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或景物的某一細微特征所作的具體描寫,是作文當中最生動形象的部分。在此,我介紹五個寫好細節(jié)的方法。

方法一:少用“美麗極了”這樣的形容方式?!恫菰芬晃闹?,如果以“草原美麗極了”為開頭也無不可,但要將草原的美麗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景物描寫出來,否則“美麗極了”就只是一句空話,因為讀者根本不知道美在哪里。

方法二:不對人物下評語而是讓事實說話。有些學生在寫人物時總喜歡用一兩句評語給人物下定論,人物的特點被架空,讀者無法找到認同點。我們應(yīng)通過具體的事例讓人物變得鮮活起來。

如:“白求恩從小熱愛學習。他勤于鉆研,不貪玩。他對動物的身體充滿了好奇。他小時候做了很多解剖實驗?!边@段文字幾乎都是評語,沒有具體的事例。我們再讀一讀下面的這段文字,全文只有一句評語作為總起式的開頭,其他的句子都用來記敘白求恩所做的事情。

“白求恩從小熱愛學習,六七歲的時候,他就自己學習解剖甲蟲、青蛙等小動物了。

有一天,他悄悄躲進樓上的一個房間,并關(guān)上門。過了一會兒,他媽媽聞到一股血腥味,趕緊推開了他的門,只見白求恩一本正經(jīng)地站在桌子旁,桌上的大盤子里盛著一條剛從食品店買來的牛腿,他正聚精會神地用小刀解剖著牛腿。他向吃驚的媽媽這樣解釋著:‘我想知道牛腿的血管、肌肉和骨頭的位置,我想長大以后能像爺爺和爸爸一樣成為外科大夫?!?/p>

方法三:放慢鏡頭寫動作。有的學生作文時只寫最后一個表示結(jié)果的動作,在作文指導(dǎo)課上,我一般指導(dǎo)學生把每一個動作分解成一組動作來寫。如《擦桌子》的片段:

指導(dǎo)前學生這樣寫道:我先用抹布擦,擦不掉。后來用清潔球來擦,把紅油漆都擦掉了。

指導(dǎo)后學生這樣寫道:我在水盆里將抹布浸濕,然后用力地擦洗桌面,可是怎么也擦不干凈。于是,我拿起清潔球,對準桌子上的污漬,閉上眼睛,咬緊牙關(guān),用力地擦。過了一會兒,我睜開眼睛,眼前的景象把我嚇呆了:桌面上的紅油漆被我擦掉了!

方法四:形容詞(什么樣的)+名詞

如: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燕子。這句話不具體,也不生動。

修飾后的句子:一身烏黑發(fā)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方法五:副詞(怎么樣地)+動詞

如:他走了。

修飾后的句子:他把書扔進書包,生氣地走了。

三、分清描寫與敘述的差異

敘述就是講故事,也就是把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講清楚。描寫則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地描繪出來的一種方法。

例一:

敘述式:路上過來一輛小車。

描寫式:路上過來一輛破舊不堪的小車。

例二:

敘述式:風忽然大了,柳條飄動了起來。

描寫式:風忽然大了,那半天沒動的柳條瀟灑地搖擺了起來,像遇到了什么可喜的事似的。

從以上例子可見,敘述式強調(diào)的是“發(fā)生了什么”,而描寫式不但寫出了“發(fā)生了什么”,還把所發(fā)生的事的具體情狀寫生動。敘述式只告訴讀者結(jié)果,描寫式還引發(fā)了讀者的想象。

篇6

一次作文公開課上,老師在講評上周的周記。一位同學讀了自己的周記,寫的是上周五放學時,同學們急著回家,爭先恐后,在單車棚里,兩位同學一不留心發(fā)生了碰撞,互不相讓,發(fā)生了口角,進而大打出手。

老師肯定了這位同學真實記錄身邊事的優(yōu)點,接著說:“不過,寫得不夠生動。比如打架的場面應(yīng)該是很火爆的,你沒有具體寫出來?!甭晕⑼nD了一下,老師環(huán)視全班:“哪位同學能幫XXX把打架的場面修改一下,寫得生動些?比如,加入動作的細致描寫,加入氛圍的渲染,還可以用上一些修辭手法?!?/p>

稍微靜了一會兒,有積極的同學舉手了。于是,有三位同學先后發(fā)言,按照老師提示的思路來修改打架的場面。修改都比較精彩,有的描寫還引出了班上同學的笑聲和掌聲。

我注意到XXX同學一開始還在專注地聽同學的“修改”,后來表情便放松了,漠然了,似乎若有所思。

三位同學發(fā)言后,老師特意問了一句:“XXX,你覺得這三位同學的修改怎么樣?是不是生動了許多?”

XXX看了看老師,又回頭,似乎在尋找剛才發(fā)言的幾位同學,但終于沒有回答,只是嘿嘿笑著搔了搔頭。我突然覺得自己從XXX的神情中讀到了一句話:

“他們都不在場,怎么說得比我還清楚?不在場也能做目擊證人嗎?”

教學片斷二: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就那樣嘛!

一節(jié)初三作文講評課,作文題目是《我的老師》。

一位同學寫的是班上的數(shù)學老師。語文老師投影了其中的片段:

“升入初三,我們班的數(shù)學科換了新老師。這是一位高大的男老師,臉上總是帶著微笑,講課總是那么耐心。同學們心想:多么和藹可親的好老師呀!

可是,過了不到三周,大家都有些怕見到數(shù)學老師和藹的笑臉了。他是那么認真,常常抓住我們改正作業(yè)中的錯誤,要求我們錯題一定要重做。晚自修的時候,他總會出現(xiàn),然后把一個同學叫出去,出去的同學回來又會叫下一位,就這樣一直到晚自修結(jié)束。有時,中午休息的時候也會有同學被他抓住補課。

而且,數(shù)學作業(yè)越來越多!

于是,晚上睡前神聊說到數(shù)學老師時,大家都不由得咬牙切齒、義憤填膺了!”

讀過之后,語文老師問同學們的意見,大家都笑了,還互相遞眼神兒??磥硭麄兌颊J同這位同學的描述。語文老師表揚了幾句寫得生動什么的,然后開始引導(dǎo):“如果要升格,這個片段該怎么改呢?”看同學們有些茫然,她接著說:“寫人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這個片段抓住了么?――寫出了有一點,但是,不夠準確!”在后面聽課的我有些詫異――數(shù)學老師的特點寫得很傳神嘛!但語文老師的聲音里傳遞的是不容置疑的否定判斷。語文老師接著引導(dǎo)說:“數(shù)學老師這樣做是為了什么?是為了你們呀!為了學生呀!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可以用一個什么詞語來概括這位老師的特點?”在她的反復(fù)引導(dǎo)下,學生們終于說出了“極端負責”這個詞。于是,她接下去提出了修改意見:

在第二段開頭可以加上一個總起句――“數(shù)學老師是一個對學生的學習極端負責的好老師”,然后圍繞這句話來修改全段內(nèi)容。

聽著老師的修改建議,我不由得猜測起來:全班同學會不會在心里直嘀咕――“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就是XXX寫的那樣嘛!”

一點思考:什么更重要?

類似的作文教學片斷還有很多??赡茉S多老師都會認同這兩位老師的做法,甚至自己平時也就是這么做的。

大家都如此,從來都如此,就是對的嗎?

在片段一的老師心目中,生動是最重要的,生動是優(yōu)秀作文的標志,因此,講評作文時引導(dǎo)學生對不生動的文字進行修改,使之變得生動,這是最自然不過的教學行為了。

在片段二的老師心目中,人物的特征應(yīng)該用一個詞語概括出來,然后圍繞這個特征來修改,使事例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這樣的作文才會中心明確、思路清晰。而且,對老師的描寫應(yīng)該從正面展開。這樣,考場作文才能取得高分。

兩位老師的教學行為似乎都是正確而且有效的。

問題是:這兩個片斷中的學生作文寫的都是身邊真實的事和人呀,老師在引導(dǎo)學生修改時為什么不先引導(dǎo)學生求證事實,不先引導(dǎo)學生回到生活中去觀察分析?

長期以往,類似的教學導(dǎo)向,從淺層次說,會把學生引向純粹關(guān)注寫作的技巧,使學生認為學習寫作就是學習技巧;從深層次說,會把學生引向胡編亂造,使學生養(yǎng)成在作文中說假話的習慣。

而且,從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來看,這兩位老師的引導(dǎo)也是值得商榷的,是一種緣木求魚的做法,犯了方向性的錯誤。要知道,在人的寫作素養(yǎng)構(gòu)成中,相對于寫作技巧來說,對生活的感受力是更為重要、更為核心的能力。而對生活感受力的提高,更多的是有賴于觀察生活、關(guān)注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假如片斷一中的語文老師,在讓其他同學幫忙修改之前,先請周記作者回顧描述一下打架當時的場面,或是問問還有沒有其他同學當時也在現(xiàn)場,有的話則請在場的同學一起來補充描述……

假如片斷二中的語文老師,不那么急于讓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數(shù)學老師的特點,而是讓同學們一起來聊聊數(shù)學老師,通過大伙兒的描述來進一步豐富和深化對于數(shù)學老師的認識,讓同學們學會更深入地理解身邊的人……

假如語文老師對于作文課(及其他語文課)上涉及到生活中的事和人時,都注意引導(dǎo)學生回到生活的現(xiàn)場去感受思考……

篇7

首先,說一下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它主要包括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進行具體而細膩的描寫。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jīng)不多了?!保斞浮犊滓壹骸罚罢帧边@個動詞準確地向我們展現(xiàn)了孔乙己在分給孩子們茴香豆后,孩子們?nèi)圆辉鸽x去時的那種無奈的窘態(tài)。

細節(jié)描寫的第二類描寫對象就是景物。它包括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動物及靜物的細節(jié)描寫。如,“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荷花淀》),本段文字對荷花充滿寓意、形象傳神的描寫,暗示著白洋淀婦女的成長前途——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妝的女人們,也將成為保衛(wèi)白洋淀的戰(zhàn)士,也暗示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將在這清香四溢的環(huán)境中展開。

第三類便是場面描寫。就是對事件發(fā)生過程中人物活動的畫面描寫。如,“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手里拿著個小包,穿過市集的廣場。他身后跟著個巡警,生著棕紅色頭發(fā),端著一個羅篩,上面盛著沒收來的醋栗,裝得滿滿的。四下里一片寂靜……”(《變色龍》)文中形象地寫出了沙俄政府統(tǒng)治之下警察的腐敗、丑惡的嘴臉。

以上例子,在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它們巧借四兩撥千斤之力,把偌大的文章主題高高舉起,讓人不得不佩服文學大家們的舉重若輕,匠心獨運。而這就是細節(jié)描寫的獨特魅力。那么,我們同學在平時的作文中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一妙招呢?筆者認為,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細節(jié)著手,觀察入微。既然是細節(jié)描寫,首先就要注意“細”,何謂細,生活中平常普通的環(huán)節(jié);最能顯示人物心態(tài)變化的細微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這些都是我們處理細節(jié)描寫應(yīng)注意的。如,描述陪媽媽上市場買菜的情景:媽媽挑菜時的眼神,嘴里的絮叨,自己因為陪媽媽買菜的不情愿,小販與媽媽的討價還價,這些都應(yīng)注意觀察。

2. 想象延伸,聯(lián)想比喻。既然確定了細節(jié),下一步就要進行具體的描寫,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聯(lián)想或想象對描寫對象進行描述,可以適當結(jié)合修辭。像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手法的使用往往使語言表達更新鮮活潑,生動有趣,富有表現(xiàn)力。一個精巧的比喻勝過了大段呆板平直的說理文字。一個生動的擬人比大段繞彎子的說明更能讓人快速理解。如果我們寫文章能用上合適的修辭手法,就可使描寫生動形象。

3. 精煉詞語,傳神達意。細節(jié)描寫不一定全都使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我們還可以對個別片段的字、詞進行精挑細選,促使人物形象更突出。如,《范進中舉》中胡屠戶還錢的片段:“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伸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這里揭示的是胡屠戶言語和動作的矛盾:銀子已經(jīng)緊緊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卻偏說不要,暴露了這個市儈嗜錢如命的本性。又如,“他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的流下來了?!保ā侗秤啊罚┻@段文字對父親爬月臺去為“我”買橘子作了細膩的動作描寫,使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年邁的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4. 擴展句子,添枝加葉。這跟我們以前學習的擴句很像,自己先擬定主干,然后逐個補充??梢赃B續(xù)使用修辭或一般的寫作技巧。如:

例句:他抱住娘,在娘的臉頰上親了一下。

擴句:他笑了,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過來。彎下他那健壯的身軀,緊緊抱住弱小衰老的娘,在娘那被時光印染、歲月侵蝕,如樹皮般斑駁的臉上親了一下,周圍的鄉(xiāng)親們原來準備開懷大笑,可現(xiàn)在卻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了,幾位上了年紀的大嬸還掏出皺巴巴的手帕,擦拭著眼角悄然涌出的淚花。

篇8

后屋有個大馬蜂窩,我們都怕它。“孩子王”四叔決心為民除害,率領(lǐng)我們興沖沖地奔赴戰(zhàn)場。到了目的地,四叔吩咐我們撐幾把傘遮住自己,他卻只身一人,拿好路上揀來的木棍,對準馬蜂窩。我們?yōu)樗氖寮佑凸膭?,大聲喊道:“預(yù)備――捅!”幾只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四叔下巴被蜇起了一個大疙瘩,狀如紫茄子。我們驚得尖叫起來,只見四叔齜牙咧嘴,用力猛地一捅,只聽“嗵”,馬蜂窩帶著幾片瓦掉下來,接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剎那間,整個后屋都被馬蜂包圍了。它們徑直而兇猛地朝四叔撲去,四叔趕忙扔下竹竿,落荒而逃,馬蜂一直追著他,他跑了很遠,見還沒甩掉馬蜂,便跑到河邊,“撲通”一聲跳進河里,后來濕漉漉地回來了,眼皮腫得像個雞蛋。原來四叔跳入河里以后,以為擺脫了“追殺”,游到岸邊,剛一起身,就被兩三只馬蜂迎面蜇來,蜇中了眼皮。

【問題診斷】

場面是一些人物在一定時間、地點所發(fā)生的某件事中的生動畫面,偏重于動態(tài)描寫。病文片段在動作描寫上比較到位,也凸顯了緊張、驚險的氣氛,但給人失真之感。

此片段的失誤之處在人物舉止、修辭手法等細微方面,表現(xiàn)有四:一是不符合背景,“捅馬蜂窩”一般是有備而去的,用“路上揀來的木棍”顯然不合情理,也與后文的“竹竿”相矛盾。二是描寫欠妥,有悖生活常識,“大聲”應(yīng)換為“默默”,在“為四叔加油鼓勁”的前面用“在心里”加以限制,因為靜悄悄地“捅馬蜂窩”,才更安全。此外,“撐幾把傘”是遮不住身體的,也是不夠的,可修改為“四叔為我們武裝一番:蒙住頭,只露一雙眼,戴一頂草帽,拿一把大扇子。他自己還帶著一根長竹竿”。三是夸張失當,“眼皮腫得像個雞蛋”,可改為“腫得像青蛙眼”。四是“一團黃色的飛蟲”容易使人誤解,可改為“無數(shù)金黃色的馬蜂”。

【技法點撥】

場面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時間和環(huán)境中的活動所構(gòu)成的畫面的描寫,要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手段,使場面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點面結(jié)合,有序可循

一個場面,往往人多事雜,因此要合理有序地展開描寫。最常用的是點面結(jié)合的寫法,即由概括到具體,先對全景作簡要的概括描述,然后進行細致的特寫,運用各種手法詳細描寫主要人物或事件。這樣,既能給人完整的印象,又有具體的感受。也可以用先總后分,還可以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來寫。

二、活動為主,突出氣氛

場面描寫主要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tài)”描寫,所以,對場面描寫要寫出場面中人的活動和感情,展示人物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再現(xiàn)特定場合下特別的氣氛。

【小試牛刀】

閱讀下面的作文片段,請從場面描寫的角度進行修改。

“上課!”兩個字鏗鏘有力地飛出,在門外等候多時的老段走了進來,用手背頂了頂微微滑落的眼鏡,神色肅穆莊嚴。

老段開始抄例題,雪白的粉筆灰紛紛揚揚地落下,一行行流暢整齊的字從他筆下瀉出,在黑與白之間,中等身體的他顯得異常高大挺拔,微微的禿頂,似乎也成了智慧的象征。

例題寫完,他一本正經(jīng)地問:“這題要用什么方法解?”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分類討論!”

“真的嗎?”他變得詭秘起來,挑著眉,滿臉嚴肅,連平時那撮可愛的、蓋住禿頂?shù)念^發(fā),也豎了起來。我們傻了眼,愣了愣,與同桌交換了一下意見,最后低聲道:“真的?!彼麅裳壑惫垂吹囟⒅覀?,我們頓時變得不自信起來,教室里安靜極了。

篇9

76、工筆細描法

【特點】

工筆細描不進對人物的肖像進行細致入微、一絲不茍地刻畫,不同只描繪大致的輪廓。采用工筆細描法描寫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點,以形傳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寫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時,要多角度、多側(cè)面地進行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點。采用工筆細描法描寫人物肖像,要對人物外貌進行細膩、具體的刻畫,能使讀者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77、畫龍點睛法

【特點】

魯迅說過:“要極省儉的畫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眼睛是會說話,會傳神的心靈窗戶。在人物肖像描寫中,描寫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zhì)。描寫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細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聯(lián)想的方法,通過對眼睛的觀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采用畫龍點睛法描寫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說描寫人物只能描寫眼睛。這里含有抓住重點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把最富有個性特點的東西寫具體,把人物寫活。

78、人物特寫法

【特點】

特寫是電影藝術(shù)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是用極近的距離拍攝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別放大。人物特寫法就是圍繞人物的最顯著的特點進行細致的描寫。采用人物特寫法描寫人物的肖像,要先抓住人物的最突出的特點。然后根據(jù)這個特點,把有關(guān)部分寫具體。這樣可以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79、動態(tài)速寫法

【特點】

速寫是繪畫的一種方法,即一邊觀察,一邊用簡單的線條把人物的主要特點迅速勾畫出來。動態(tài)速寫法就是把人物動作過程中神態(tài)和表情的最主要的特點寫下來。采用動態(tài)速寫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動作過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點的一個鏡頭進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機拍下的一張彩色照片。采用動態(tài)速寫法描寫人物肖像時,既要用簡筆勾勒出人物神態(tài)和表情的特點,還要適當?shù)貙θ宋锏耐饷策M行描寫。

80、動靜結(jié)合法

【特點】

采用動靜結(jié)合法描寫人物肖像既要寫出人物靜態(tài)時的身材、衣著、外貌,又要寫出人物動態(tài)時的神情、姿態(tài)和氣態(tài)。采用動靜結(jié)合法描寫人物時要注意圍繞人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物性格特點的動作和動態(tài),做到靜態(tài)特點和動態(tài)特點的統(tǒng)一。描寫人物動態(tài)時,要在平時觀察的基礎(chǔ)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動作來寫。描寫人物靜態(tài),可以從人物的身材、體型、衣著、容貌等方面選擇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點的地方來寫。

81、展開想象法

【特點】

采用展開想象法描寫人物肖像,可以根據(jù)人物外貌的特點,想象他的過去,進一步說明人物具有這些外貌、衣著、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據(jù)人物外貌的特點,想象他未來,進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采用展開想象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據(jù)。這樣,讀者看了以后就會信服。

82、比較描寫法

【特點】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所以比較是反映人物特點的一種好方法。采用比較描寫法,可以寫出人物外貌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讀者看了以后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寫出人物的神情、態(tài)度與別人不同的地方,這樣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要注意客觀地進行比較,不要故意貶其他人。

83、人物漫畫法

【特點】

漫畫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的方法來達到尖銳的諷刺效果。在描寫人物肖像時,有時對人物的某一特點進行夸第描寫,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人物漫畫法時,要注意夸攻得適當、合理,這樣讀者看了有真實感。人物漫畫一般用于對人物的貶斥或諷刺。

84、自我介紹法

【特點】

要描寫自己,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自我介紹時,就能做到實事求是描寫自己,做到既不吹牛,也不自卑。要正確認識自己,還要知道別人怎樣看自己,因此在平時要經(jīng)常留心老師、父母、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和議論。其次,描寫自己要抓住自己的最主要特點寫。要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回憶,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寫。

85、結(jié)合時代法

【特點】

時代不同,人物的外貌特點不同。例如清朝的男子,腦后都有一根長辮子;現(xiàn)代的男子一般是理西發(fā)或小平頭。時代不同,人們的衣著打扮也不一樣,舊社會的人穿著長袍、馬褂;現(xiàn)代人穿中山裝、甲克衫等等。描寫人物的肖像,要反映時代特色。人們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不一樣,外貌、衣著、打扮也不一樣。少數(shù)民族的打扮與漢族的打扮就大不一樣。所以描寫人物的肖像還要注意地域性。采用結(jié)合時代法描寫人物肖像時,要把人物最具有時代特征和地域特點的外貌、衣著、打扮、形態(tài)描寫出來。

86、步步深入法

【特點】

步步深入法是肖像描寫中的一種動態(tài)描寫,也就是要寫出人物外貌的發(fā)展、變化。因此采用步步深入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注意前后聯(lián)系,做到前后描寫,同中有異。這樣,文章才能前后連貫。步步深入法是在記敘人物活動時對人物的肖像進行描寫,因此描寫時要自然、恰當,不能使讀者看了不協(xié)調(diào)的感覺。步步深入法是分成幾次描寫人物肖像的,而且每一次的描寫均有變化,因此在描寫外貌前,要對變化的原因作必要地說明。

87、連續(xù)動作法

【特點】

連續(xù)動作法一般用于描寫一個人的動作過程,如跳高、跳遠、游泳、切菜、燒飯、釣魚、挑水等。描寫連續(xù)動作時,要按動作的順序依次進行描寫,這樣文章才能通順、連貫。其次描寫連續(xù)動作,要注意準確地使用動詞。

88、交替敘述法

【特點】

運用交替敘述法描寫動作,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與人之間的一對一比賽,如乒乓球比賽、下棋、摔跤、打羽毛球等。另一種是描寫人和動物的爭斗,如打虎、捉蟋蟀、釣魚等。采用交替敘述法描寫雙方的動作,首先要注意動作合拍,即防守一方的動作與進攻一方的動作對應(yīng)。其次,要注意各自動作的連貫性,即每一方的動作都是連續(xù)的。

89、概括描寫法

【特點】

連續(xù)動作法和交替敘述法一般是把人物的每一個動作過程都描寫出來,而概括描寫法則并不把每一個動作過程都描寫出來,而是抓住動作的特點進行概括描寫。采用概括描寫法描寫動作,要先對動作的全過程進行仔細觀察,然后通過分析,總結(jié)出動作的特點,再進行描述。采用概括描寫法描寫比賽過程中的雙方動作,要注意有總有分,有詳有略。

90、天女散花法

【特點】

天女散花法是場面描寫的一種方法。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寫人物活動場面中的動作,首先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來寫,即每一個人的動作都要與確定的中心有關(guān)。其次所選擇的動作要有代表性。這樣,全篇文章才能有整體感。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寫人物的動作,一般采用先總后分法。先介紹動作的起因,再分述不同人物的動作。

篇10

那么怎樣才能盡快實現(xiàn)這一轉(zhuǎn)變呢?筆者認為,教師首先應(yīng)把鮮活具體作為記敘文寫作教學的基本要求。因為只有鮮活具體地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才能強烈地感染讀者。而要將人、事、物的狀態(tài)或過程鮮活具體地描繪出來,則需要綜合運用記敘與描寫等多種表達方式。尤其是記敘與描寫的結(jié)合運用,可使記敘文中所寫之人、所敘之事鮮活具體。

在記敘文教學時,落實“鮮活具體”這一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應(yīng)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一、寫人,讓人物生動活潑。

人只要活著,總要動的,看在我們眼里的外貌也不會像照片上那樣靜止。我們在寫外貌時,把人的眉眼、神態(tài)和動態(tài)寫出來,人物形象才更加鮮明生動。如我的學生是這樣描述他可愛的妹妹的:“倩倩不到兩歲,胖墩墩的,紅撲撲的小臉蛋上,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老是眨呀眨的,像兩顆閃爍的星星;一對朝天小辮上,拴著粉紅色的發(fā)帶,一動起來就一顛一顛的,像兩只飛舞的蝴蝶;一張小嘴紅嘟嘟的,一笑兩邊還會出現(xiàn)兩個小酒窩呢。倩倩好可愛呀。”這段描寫中的小倩倩,像在我們眼前活蹦亂跳的孩子,而不再是一張靜止的照片了。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時,不僅要突出在靜止狀態(tài)下人物的樣子,也要努力表現(xiàn)人物在做動作時的變化,這樣更能抓住人物的特征,讓讀者了解人物的性格。

二、敘事,讓事件起伏曲折。

敘事作文要善于安排情節(jié),使情節(jié)有變化,生動而吸引人。說得具體一點,就是不能讓情節(jié)順順當當、平平靜靜,而是要讓情節(jié)起起伏伏,最好能有“好戲”看。如我曾指導(dǎo)的學生劉斌以“趕走饞蟲”為題作文的片段:

“‘今天買什么吃呢?’我一睜開眼睛,饞蟲就從喉嚨里鉆了上來。牛肉干的味道不錯,就是貴了點,光從早飯錢中省些下來,還不夠……我便借口給災(zāi)區(qū)捐款向爸爸要了10元錢。心想,今天可以吃個痛快了!”

“‘丁零零!’這節(jié)是班會。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零花錢花在哪兒?’要求同學們談?wù)劻慊ㄥX是怎么花的。‘爸爸每天給我2元零花錢,我把它們存下來訂書報!’班長一說完,大家就報以熱烈的掌聲?!野蚜慊ㄥX都放進儲蓄罐里,到時候捐給災(zāi)區(qū)?!蠋熉牭脻M臉笑容:‘都是好孩子!你們做得很好!劉斌,你上來說說。’我只好編:‘每到星期天,我就去看望軍屬王奶奶,用零花錢給她買豆腐、包子、蛋糕……’同學們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我。老師滿意地望著我,又對大家說:‘這個星期天,我們和他一起去看王奶奶,好嗎?’”

這篇習作寫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可是小作者卻非常善于安排情節(jié),制造出“曲折”。先是“我”為貪吃零食,撒謊騙了爸爸10元錢,誰知班會課討論的正好就是“零花錢花在哪兒”,讀到這兒,我們就知道下面有好戲看了。果然,在同學們的精彩發(fā)言后,老師居然點將點到了“我”,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而“我”呢,情急之中,不得已撒了謊??衫蠋熡猪標浦?,號召全班同學去看望“我”虛構(gòu)的“軍屬王奶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戲就要達到了。至于事情的結(jié)尾,我們可以想象出來。

在這個片段中,造成情節(jié)曲折的主要原因是有“好戲”。什么是“戲”呢?就是“沖突”,一方這樣想,而另一方卻那樣想;一方不希望這樣,而另一方卻偏要這樣。具體地說,就是雙方的想法、意愿很不一致,南轅北轍。就好比壺里的水,還沒有燒開,就要提起來使用,顯然不符合“壺”和“水”的意愿。同學們在記事的時候,可以嘗試這樣做,讓事情中有好看的“戲”,這樣會讓作文生動并有吸引力。

三、寫場景,讓場景動靜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