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分析心得范文
時間:2023-11-22 17:5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證券市場分析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充分披露的界定
管理當局有動機隱瞞不利的信息,盡管投資者一般都會注意到這種可能,但他們不了解所隱瞞信息的具體性質,所以相對于較充分披露的情形而言,投資者無法區(qū)分不同普通股之間的質量差異,結果證券價格也將無法充分反映這種差異,這就可能導致較低質量的股票以高于充分披露情形下的價格出售,而較高質量的股票則恰好相反,著名的逆向選擇現(xiàn)象就會出現(xiàn)。這種以“劣驅良”為特征的逆向選擇后果是極其嚴重的。對于一級市場來說,會導致有限的認購資金不能流向高質量的企業(yè),造成融資效率的損失。對于二級市場來說,則使股價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經(jīng)營狀況,證券市場無法有效運轉。這時,會計應通過向投資者充分披露相關、可靠、透明和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信息,削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消極影響,提供一種平等的交易環(huán)境。
1.充分披露與相關性
按照FASB的定義,相關性是“導致決策差別的能力”。充分披露并不意味著事無巨細、盲目披露,我們需要披露的內容可以限于與決策相關的信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已退休主席雷·J·格雷夫斯曾在《財務披露:何時不再越多越好》一文中說到:“對于財務披露來說,雖然確認某些新的發(fā)展領域或不確定領域經(jīng)常需要增加披露,但對于披露標準的偏見必須在根本上從過多的披露轉變?yōu)榧星遗c決策直接相關的披露?!?FASB第二號概念公告也指出:“不相關的信息為取得它而耗費的精力等于白費?!本臀覀儸F(xiàn)在的財務報告來看,在總體上,對絕大多數(shù)用戶是相關的,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具備相關性的信息沒有在財務報表中確認,甚至被管理當局故意隱瞞,而有些不具備相關性的信息未從財務報告中刪減等問題。
2.充分披露與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所有表內確認或表外披露的信息要考慮是否如實反映,是否可以證實,是否充分地。公允地表達。充分披露是可靠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充分披露力求減少內部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從而有力地保護了負于信息劣勢的投資人和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1994年,美國證券管理者理事會發(fā)表的“美國充分和么允披露框架”曾強調指出:“在一個自由市場中,有效資本分配需要向那些提供資本的人們充分而公允地披露,這種幫助是保護投資人的保證。因此,它促進投資人的信任和市場的流動性與有效性?!蓖瑫r,充分披露必須以可靠性為基礎,沒有可靠性作保障的信息披露越多,管理當局操縱的虛假欺騙信息也會越多,最終必然誤導信息使用者的決策。FASB曾警告過:“散發(fā)不可靠的、有可能引起誤解的信息,從長遠來看,對一切有關各方面都不利?!?(SFAC No1,par.110)
3.充分披露與透明度
1996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了關于IASC “核心準則”的聲明,在該聲明中SEC提出3項評價“核心準則”的要素,其中第二項為“高質量”,SEC對“高質量”的具體解釋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這之后透明度被SEC及其主席Arthur levitt作為一個核心概念加以應用?,F(xiàn)在我國會計界也開始關注這一概念。狹義的理解把透明度同充分披露視為同義詞,從廣義上看,透明度則是一個含義廣泛、要求很高的質量概念,由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實質重開形式以及可比性構成,建立在決策有用性的各種質量特征基礎上。透明度高的信息,必須有足夠的有用的信息含量。披露不足是不具備透明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在現(xiàn)有確認和計量框架下,要增加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一個可行的選擇應當是披露更多的信息即充分披露。
4.充分披露與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是一個普遍性的限制條件。提供一項信息,只有利用它所帶來的效益高于取得它月花費的成本時才是合理的。信息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商品,它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是不同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成本。財務報表使用者一般不需要為使用這些信息而直接支付費用,因此即使社會成本高于所增加的有用性價值,他們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信息是有用的。會計信息披露的成本主要包括信息處理和提供的直接成本及信息提供給企業(yè)帶來的不利是響,這些成本中有些是可以計量的,有些卻難以估計和覺察。會計信息披露的效益一方面在于提高了企業(yè)的市場地位和管理當局的聲譽,另一方面在于為企業(yè)外部用戶減少了環(huán)境狀態(tài)的不確定性,降低了決策的經(jīng)濟成本和風險。但這些信息披露所帶來的效益難以用貨幣計量,因而效益大于成本對企業(y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難以形成嚴格約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企業(yè)對成本和利益的均衡。
二、亟待增加的信息披露
建立在以上信息質量特征基礎上的財務信息披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基本財務報表、附表、報表附注及贏利預測等。因為證券市場被認為是足夠靈敏的,它能夠對不同來源的各種公開信息作出反映,所以披露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所披露的經(jīng)濟實質內容?,F(xiàn)在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普遍存在著“披露不足”的問題,需要重點強調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衍生金融工具信息
衍生金融工具連連創(chuàng)新,既給資本市場帶來了繁榮與發(fā)展,同時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可能給當事者帶來災難性后果。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應本著充分揭示的原則,盡可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的信息需 求,以避免給投資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F(xiàn)代會計 理論難以對衍生金融工具進行計量和解釋,從而難 以將其納入財務報表體系內。對衍生的披露首先應 改進現(xiàn)行會計報表的結構,使報表使用者能夠直接讀取有關金融工具的信息。其次,新增“衍生金融工具明細表”,詳細列明企業(yè)所持有的各種衍生金融工具的情況,以供投資者作出判斷。最后,衍生金融工具的結構靈活復雜,在表內無法反映出全部信息,所以應該加強行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內容。表外披露的內容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部分:明細表中未能列出的特殊的合同條款和條件;核算所采用的會計方法和會計政策;與衍生金融工具相關的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信用風險、流通風險等內容。
2.關稅方交易信息
對財務報表使用者來說,關聯(lián)交易具有很強的敏感度。這是因為,一方面,它經(jīng)常成為公司操縱利潤、隱瞞真實財務狀況和經(jīng)營成果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它具有隱蔽性,尤其是間接關聯(lián)更加如此。同時,我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的信息披露還很不規(guī)范、很不完整。往往避重就輕、含混其辭,使信息使用者無法確定此項交易對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及經(jīng)營成果的影響,從而加大了投資和信貸的風險。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使得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成為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迫切要求。按照我國會計準則要求,關聯(lián)交易時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關聯(lián)交易的性質、交易類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額或比例、未結算項目的金額或比例及定價政策。
3.全面收益報告
傳統(tǒng)的收益確定模式以歷史成本計量為基礎,遵循實現(xiàn)——配比原則?!拔磳崿F(xiàn)”的價值變動遲遲不能在收益表中得到充分披露,已確認的末實現(xiàn)收益則繞過收益表直接進入資產(chǎn)負債表,這種做法不僅使當期收益不夠全面,沒有為使用者提供進行經(jīng)濟決策有用的全部信息,而為管理當局操縱收益敞開了方便之門。鑒于傳統(tǒng)收益表的嚴重缺陷,西方一些國家在傳統(tǒng)收益表外增加一張“第四財務報表”或“第二業(yè)績報表”-一全面收益報告,用來報告全部的財務業(yè)績的做法正在成為一種潮流。我國證券市場收益操縱現(xiàn)象嚴重,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加大了投資者判斷收益持續(xù)性的難度,全面收益報告呼之欲出。全面收益報告把繞過利潤表而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中直接確認的未實現(xiàn)收益項目集中起來,夫 通過恰當分類向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了更全面有用的業(yè)績信息,進一步體現(xiàn)公允與充分披露的原則。
4.分部報告
跨行業(yè)、跨地區(qū)的集團化公司,往往橫跨幾個性質、風險、獲利能力迥異的產(chǎn)業(yè)和市場,房 時還面臨著分部所在國的政策風險和政治風險,合并報表隱匿了跨行業(yè)、跨地區(qū)經(jīng)營的重要信息,使信息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業(yè)、不同地區(qū)的盈利水平、增長趨勢和風險情況,混淆了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jīng)營成果,從而導致了投資者對分部報告信息的客觀需求。中國證監(jiān)會在其的《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的附件《會計報表明注指引》中規(guī)定了公司應按行業(yè)類別披露兩年期比較分部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和營業(yè)毛利的數(shù)據(jù),以真實、充分、公允地反映各業(yè)務部門所形成的較為詳細、具體的會計信息。通過分部報告所提供的這些會計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握企業(yè)的經(jīng)營業(yè)績,評估企業(yè)風險回報,為企業(yè)投資者、債權人提供更為有用的信息。
5.中期報告
篇2
(一)社會背景。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特別是2015年上半年,境內股票市場呈持續(xù)上漲走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到證券市場中來。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大量投資者跑步入市,從公司白領到普通工人,從退休老人到家庭主婦……“談股論金”成為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投資理財”也牢牢吸引了百姓的眼球。
大家拿著自己的血汗錢進入股市,更有一些人“賣房炒股”“借錢炒股”,可是很多人的股票知識少之又少,這樣盲目入市,風險很大。作為中學生,現(xiàn)在手頭還沒有很多錢,但是了解一些有關股票的知識,了解股票的操作方法,了解影響股價的因素,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在大家如此癡迷股市之時,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到股市投資的特點是“高風險,高收益”,注意投資理財方式的多元化,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墒瞧渌耐顿Y理財方式還有哪些?各自具有什么特點?如何操作?……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希望學生能夠主動了解這些知識,為以后的投資理財做好準備。
(二)教材資源。
第一,關于這部分內容,課標表述如下:解析銀行存貸行為,比較商業(yè)保險、債券、股票的異同,解析利潤、利息、股息等回報形式,說明不同的投資行為。從教材內容來看,《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六課講《投資理財?shù)倪x擇》,教材分為兩個框題,第一框題是“儲蓄存款和商業(yè)銀行”,第二框題是“股票、債券和保險”。教材中以理論的形式對上述投資理財?shù)姆绞阶髁撕喴榻B。但因為這部分內容較抽象,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盡管教師也嘗試列舉實例講解,但學生對這些內容還是很生疏,學習中,常常會提出問題。這一方面說明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另一方面也說明僅靠課堂講授,學生無法真正了解這些理財方式。因此,我們選擇該課題讓學生去模擬操作,在操作中自己去感悟各種投資理財?shù)姆绞?,體會不同方式的本質及特點。
第二,這個項目的可操作性。投資理財這個項目內容很多,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把握幾種主要的投資理財方式,如儲蓄存款、股票、債券、基金、商業(yè)保險等即可。對于這幾種常見的投資理財方式,學生既可以走進相關機構進行走訪調查,也可以在網(wǎng)上利用相關軟件進行模擬操作,還可以閱讀相關書籍,與親友交流,等等,研究方式多樣,可操作性也比較強。
(三)現(xiàn)實意義。
模擬“投資理財”這個項目,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投資理財成為大家的一種生活方式。當前我國的金融市場日益活躍,投資理財?shù)姆绞礁佣嘣?。而且,投資理財并不是富人的專利,學生手頭有一些零花錢,也可以將其用于投資理財,培養(yǎng)投資理財?shù)囊庾R和正確的理財觀念。
由此可見,開展模擬“投資理財”項目學習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識,而且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所以我們決定將模擬“投資理財”作為這次項目學習的主題。
(一)“投資理財”調查問卷及調查報告。
設計關于“投資理財”的調查問卷,通過走訪調查、整理調查問卷,了解常用的理財方式和大眾化的理財觀念,了解理財者的年齡、職業(yè)、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對理財觀念的影響。
(二)介紹理論學習成果的小論文。
通過上網(wǎng)收集資料,詢問家長親友,了解不同理財方式的概念及特征,完成理財專題小論文。
(三)投資理財策略。
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設計出實用的投資理財策略。
(四)“投資理財”展板或“投資理財”報告會。
在“模擬操作”環(huán)節(jié),利用相關軟件進行不同投資理財?shù)哪M操作,了解各種理財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時,在操作中可以更深入地體會不同理財方式的含義、本質和特點,積累投資理財?shù)慕?jīng)驗,為以后生活中真實的投資理財做好準備。
在明確了完成本項目的意義及要完成的項目任務之后,組內討論,確立項目學習的實施方案。
(一)成立項目組(5月4日~5月7日)。
首先召集前6個班的政治課代表開會,介紹項目學習的相關理論以及政治組項目學習的課題和政治組項目學習的操作方案(簡介),請課代表去動員本班同學。
學生提交名單,經(jīng)過教師審核,最終確定項目組的學生成員。教師在分組時,考慮到小組內交流的方便,綜合大家的意見,將學生分成了7個小組。根據(jù)每個小組的自主選擇及教師適當調配,將1到7組依次確定為債券1組、債券2組、股票組、保險組、基金組、儲蓄組、理財組。
(二)進行社會調查(5月8日~5月19日)。
項目組進行社會調查的基本工作是:
1.初擬問卷:擬出調查問卷,交由教師修改。
2.確定問卷:全體政治組成員交流、討論、修改,完善調查問卷。
3.發(fā)放問卷:將300份調查問卷分發(fā)給學生,學生持調查問卷進行調查(通過拍照等方式記錄過程)。分發(fā)問卷時向學生強調:根據(jù)調查問卷中的年齡、工作年限、收入等選擇不同的群體進行調查,不要集中在一個群體中。
4.形成報告:問卷完成后對本小組的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形成調查報告。
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大眾化的投資理財方式和老百姓普遍存在的一些理財觀念,并了解職業(yè)、教育背景、收入等因素對理財觀念的影響,為項目學習的開展提供基本的社會資料。
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之后,了解到教材介紹的股票、債券、儲蓄存款等都是老百姓最常用的投資理財方式,也理解了生活中不同收入、不同職業(yè)、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的理財觀會有明顯的差異,同時開始思考自己如何樹立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這些都為后續(xù)的項目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理論學習(5月8日~5月19日,與社會調查同時進行)。
1.學習目的:了解不同理財方式的含義、特點及基本操作中涉及的相關理論。
2.學習內容:因各小組的任務不同而不同,具體內容如下:
債券組:債券的含義、類型,如何買債券。
股票組:如何開戶?如何看盤?如何選股?如何買賣?交易時涉及到印花稅、證券交易費等如何計算?
保險組:商業(yè)保險在我國的發(fā)展
歷史,保險公司有哪些,商業(yè)保險的種類(老百姓關注的商業(yè)保險種類有哪些),商業(yè)保險的特點,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商業(yè)保險。
基金組:基金的含義、種類,基金公司有哪些,如何買賣基金,如何選擇基金。
儲蓄組:儲蓄存款的定義、分類、
利率等相關問題,研究要盡量深入一些。
理財組:什么是理財產(chǎn)品?不同的銀行分別有哪些理財產(chǎn)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chǎn)品(選擇時考慮因素有哪些)?
3.學習材料:可以通過上網(wǎng)收集資料,和父母親友交流,查閱相關書籍等方式來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任務。
(四)模擬操作(5月20日~6月20日)。
有了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項目學習進展到了“實戰(zhàn)”環(huán)節(jié)。
1.布置任務:給每個組50萬元人民幣作為家庭理財虛擬資金。每個組在討論的基礎上形成理財方案,并記錄理由。
對自己的理財過程進行跟蹤記錄,信息盡量詳細。以股票為例,學生需要每天記錄數(shù)據(jù),如大盤點數(shù)、股價、你買賣的數(shù)量、心得等等。
一個月后,我們對不同小組的收益進行比較。
2.中期管理:我們規(guī)定每周四下午大課時間為項目組活動時間,在第一周,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模擬操作存在以下問題:大多數(shù)小組都把資金集中在股市,其他方面投資較少(5月份,股市行情很好,所以很多學生將家庭理財資金中的絕大部分投入到股市中);有的小組想要進行股市投資,但是不清楚如何操作;有的小組沒有記錄或者是記錄內容不夠詳細。
3.方法指導:針對上述問題,我們給學生強調了以下幾點――
(1)投資注意多元化,不能把所有的資金全部用于風險較大的投資。明確本項目是以家庭理財為背景的,也就是給大家的50萬元資金是一個家庭的財富。試想,一個家庭的財富能全部用于股票投資嗎?
(2)可以在周末去證券公司進行
走訪,會有專業(yè)的理財經(jīng)理指導客戶具體操作。如果班里有同學的父母、親戚等在銀行或證券公司,也可以請他們來給大家作一個小型講座,具體指導如何操作。
(3)記錄信息盡量詳細。以股票為例,你在哪家證券公司買的股票?買的什么股票?代碼是多少?多少錢一股?你買了多少股?你買這只股票的原因,你買的時候大盤是多少點?賣的時候也要記錄以上信息。
(4)過程要求真實。大家一定要記錄真實的數(shù)據(jù)。
(5)在整個項目學習過程中,注意組內分工,每個同學負責不同的內容,大家協(xié)作完成此項目。
4.“實戰(zhàn)”成績:經(jīng)歷了一個月的“實戰(zhàn)”,學生通過報表、截圖等方式匯報了自己的收益情況。其中,收益最多的一個組盈利55803.09元(虛擬)。下面是該小組的“實戰(zhàn)”成績摘要:
購買的股票主要有重慶啤酒、徐工機械、沃爾核材、七匹狼、晨光文具等,這些主要是在家長的指導下操作,其中有賺有賠,最終收益54132.64元。
購買的基金有000523,710001,
000311,000928,000045,最終收益
1546.85元。
在模擬操作過程中,只要有閑余資金,就放入余額寶中,最終收益123.6元。
項目學習的特點是以終為始,在項目成果的驅動下,歷經(jīng)整理、完善、總結和反思,我們完成了項目,并形成了豐富的成果。
(一)形成了投資理財策略。
每個小組都制訂了本小組的投資理財策略,并且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做出調整。
以儲蓄組為例,他們將50萬元的虛擬資金分成了三部分,30萬元用于炒股,10萬元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chǎn)品,10萬元放在余額寶中。在模擬投資的過程中,因為6月份股市出現(xiàn)了大幅波動,所以他們及時撤出資金,并將這部分錢轉入余額寶中,對自己的投資方案作出了及時的調整。
在項目組定期的交流活動中,組內同學認為,通過項目學習,他們深刻認識到了投資理財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遵守法律,不能搞非法投資;投資理財應當量入為出,保證基本生活;投資方式應當多元化;懂得規(guī)避風險;要留出一部分資金作為流動資金,等等。
(二)形成了文本成果。
1.調查問卷。
理財結構調查問卷
(1)您的理財結構:
A.儲蓄存款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B.債券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C.股票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D.商業(yè)保險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E.其他
(2)您的入職情況:
學生(未入職)入職五年以內入職五到十年入職十年以上退休以后
(3)您的年齡:
18歲以下18~30歲之間 31~40歲之間41~50歲之間51歲及以上
(4)您的月收入狀況:
3000元及以下3001元~5000元5001元~8000元8000元以上
(5)您的受教育程度:
大專以下大專本科本科以上學歷
(6)您主要是通過哪種方式了解
金融知識:
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與親人朋友交流購買理財書籍會議講座其他
(7)用一句話來描述您的理財觀:
2.調查報告。學生通過微信、QQ以及街頭調查的方式完成問卷調查,現(xiàn)將保險組的調查報告節(jié)選如下。
理財結構調查報告(節(jié)選)
根據(jù)問卷數(shù)據(jù)分析、街頭采訪的結果,小組討論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大部分人對于理財知識的缺乏直接導致了在投資分配方面不均衡、沒有計劃以及理財觀念模糊的情況。因此,改善此情況的主要措施是明確人們的理財觀念,增強人們的理財意識。
其次,調查對象主要是41~50歲的中年人,這部分人生活壓力較大,有未成年子女和年紀較高的老人,生活負擔重,沒有多余的資金用來理財。
再次,人們的理財主要偏向于儲蓄,原因是怕?lián)L險,缺乏對于風險的正確認識。相比于其他投資手段,儲蓄是相對風險較小但也是利潤較低的形式。在這方面,銀行應加強對于理財產(chǎn)品的宣傳,引導投資者增加儲蓄之外的其他投資方式。同時,投資者也應增強對風險的正確認識。
最后,中國當今的經(jīng)濟改革正在進行,經(jīng)濟正在實現(xiàn)轉型發(fā)展,在這樣一種有利的經(jīng)濟形勢和市場環(huán)境下,投資者更應當進行合理的理財結構規(guī)劃,分享經(jīng)濟改革的紅利。
(三)報告會上展風采。
因為學校有一個金融社,所以我們把這個報告會選在金融社的社團活動時間來進行。
內容:
1.各小組介紹本小組理論學習的
成果。
2.各小組介紹本小組理財方案的
選擇。
3.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理財過程為
中學生理財提出合理化建議。
要求:
語言簡練,內容充實。
投資理財報告會發(fā)言稿(節(jié)選)
牛之洲、蔡翼晨:在一開始的調查問卷與數(shù)據(jù)整理活動中,小組內成員初次合作,在互相磨合和適應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其中,蔡翼晨同學對于數(shù)據(jù)的敏感程度以及數(shù)據(jù)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一系列現(xiàn)象及原因的解讀讓組內成員贊嘆不已,高潔怡同學在整理資料與數(shù)據(jù)時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寶貴意見,牛之洲同學在整理數(shù)據(jù)時的細心、認真,更值得組內成員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感受到了理財?shù)镊攘Γ屪约旱腻X充分地發(fā)揮出價值也是一門學問;同時,在面對數(shù)據(jù)以及一些現(xiàn)象時,如何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透過數(shù)據(jù)看整體,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也是要應用在生活中的技能。
高潔怡:從對理財一無所知,到形成研究報告,看著一個又一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著一筆又一筆的收益,看著對市場分析的一個又一個門道,歷時一個月的項目學習,帶給我諸多的思考。
我負責的部分主要是基金的操作和理論學習研究。起點為零的我在開始時上網(wǎng)查找資料,幾乎一無所獲。堆砌的術語,模糊的指向,這一切告訴我沒有捷徑可循。在關注各大網(wǎng)頁“推薦”的股票基金幾天內全盤翻綠之后,我更加堅定了這一認識。于是我開始轉向經(jīng)濟新聞,像爸爸炒股一樣關注各板塊消息,同時,我了解到基金的不同分類,股票型的風險較大但收益可觀,偏債券型基金隨著消息的利好也會有優(yōu)秀的表現(xiàn),穩(wěn)健型股票收益較小,但與之前的幾種相比,適合的人群大不一樣。
市場在消息中不斷沉沉浮浮,世界在花花綠綠中變幻萬千,經(jīng)濟是其中的命脈,是國家看得見也是看不見的魂魄。在牛市中,操作基金僥幸盈利的我一直記得爸爸曾說過,只有你在股市中絕望之后,才會重新認識自己的欲望。項目學習帶給我的,遠不止這些。
報告會上,學生用簡明的圖表、生動的語言闡釋了自己在這次項目學習中的收獲,我們也感受到了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不僅增長了投資理財?shù)闹R,而且能跟小組同學分工合作,促進了團隊意識的提升,同時面對股市的沉浮,學生還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這些都讓我們感到欣喜。
模擬理財?shù)捻椖繉W習結束了,但是我們的思考仍在繼續(xù)。在項目學習實施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項目學習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它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項
目學習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
以模擬“投資理財”這個項目為例,如果按傳統(tǒng)方式去講,學生會感覺深奧難懂,覺得離自己的生活比較遠。但是,用項目學習的方式來做,學生就會感到投資理財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大家都努力想使自己的50萬元虛擬資金升值,所以了解相關知識的興趣也就大大提升了。
(二)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項目
學習更加注重團隊合作。
模擬“投資理財”這個項目,遠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每個組必須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完成學習任務。在項目組定期的活動中,組與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與探討,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都有提升。
(三)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項目
學習更能提高學生應對困難的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聽懂即可,面臨的挑戰(zhàn)較小。而項目學習是在“做中學”,“做”就是實踐,在實踐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不能用良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困難,用正確的方式來應對困難,就很難完成項目學習的任務。
(四)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項目
學習能促進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識。
在模擬理財?shù)倪^程中,學生會主動去研究什么因素影響股票;主動計算和比較余額寶與儲蓄存款的收益;自覺分析為什么股價的波動和
基金的波動之間有聯(lián)系……在這些思考和比較中,學生對股票、基金、儲蓄存款、余額寶等理財方式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能在實踐中感受這些理財方式的本質。模擬理財中,學生也積累了一些投資經(jīng)驗。
(五)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項目學習更能促進學生學以致用,獲得生存的實用技能。
“投資理財”這部分內容,如果僅僅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是注重對知識的把握,覺得會做題就可以了。但經(jīng)過模擬“投資理財”的項目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了投資理財?shù)闹匾裕哺惺艿搅送顿Y理財?shù)镊攘?,有了投資理財?shù)囊庾R,同時獲得了一些投資理財?shù)摹皩崙?zhàn)”經(jīng)驗。在投資理財報告會上,有學生說:“等我上大學,有了較多的零花錢,我就要拿其中一小部分來投資理財?!?/p>
當然,在這次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還有一些遺憾和不足。
其一,在項目產(chǎn)品中提到的投資理財展板,本來我們打算讓學生在展板中展示理論學習的收獲,模擬理財過程中的理財方案、理財結果、理財心得等,與全校同學進行分享,遺憾的是,由于項目結束的時候,正值學生期末復習時期,學生復習時間緊張,所以展板最終沒有做出來。
其二,我們設計這個項目的時候也還有一些考慮不夠完善的地方。比如模擬炒股,學生需要在股市開盤的時間內隨時關注股價,由于這個時間與學生的上課時間相沖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項目學習進程。
其三,在學生進行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沒能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資料,比如有關投資理財?shù)囊恍?/p>
有針對性的視頻、書籍等,所以學生在理論學習的時候花費的時間較多。
反思這些不足,下一步設計項目學習方案的時候,我們將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調整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