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1 00:57: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導游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根據我縣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根據紅河州種子管理站的布置安排和要求,為我縣雜交水稻品種的更新?lián)Q代和種植生產提供可靠的良種和理論依據,加速優(yōu)質良種良法推廣步伐,確保農業(yè)增產增收。由州、縣種子管理站提供種子、牛角寨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進行實施雜交水稻新品種的區(qū)域試驗。
二、參試組合
今年A組區(qū)域參試品種有:A1竹豐ZA/竹恢3219、A2京福I優(yōu)943、A3深優(yōu)9734等。
三、試驗地點及海拔
試驗地點設在牛角寨新寨田塊海拔1360米,試驗田面積2.3畝。前作一季中稻,收獲后冬閑。本田用牛二犁三耙,耕作層35厘米。
四、試驗實施情況
(一)、田間試驗設計方案
區(qū)域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三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0.02畝,小區(qū)長6.67米,寬2米。栽插規(guī)格5×6寸,每小區(qū)栽11行,每行41叢,每小區(qū)共栽451叢,每畝2.25萬叢,單插,區(qū)間走道9寸,重復間道11寸,四周設保護行。
(二)秧田期
1、整理秧田及播種:2月17日整理秧田,做到田坪泥化,2月20日墑面涼干即播種,采用薄膜濕潤育秧,種子既不泡種,也不催芽,直接播種。
2、揭膜煉苗期:3月1日秧苗出真葉,3月12日-16日揭膜煉苗,3月16日秧苗長出三片葉子時就開始揭膜,揭膜后2天畝施8公斤尿素作斷奶肥。
3、秧苗素質:4月8日調查秧苗素質,根據調查情況來看,各品種長勢較好。在參試品種中綿香576畝最高,為37.8厘米,其次是F32A/T45536.5厘米,苗最低的是T優(yōu)023,為33.4厘米,帶蘗數最多的品種是京福I優(yōu)943有2.6個。(三)大田期
1、移栽:4月14日移栽,秧齡52天,單株插苗,移栽前大田二犁三耙。隨機區(qū)組設計(三次重復)。
2、管理
①、施肥:移栽時,畝施普鈣60公斤作底肥,硫酸鋅,10公斤作追青分蘗肥。移栽后20天即5月10日施尿素10公斤作返青分蘗肥,每小區(qū)施0.23公斤,促進秧苗早生快發(fā),逐進低位分蘗,確保有效苗。6月13日施尿素20公斤作抽穗拔肥,每小區(qū)施0.47公斤,
②、防鼠、防蟲。
③、最高莖蘗數:經過6月2日、6月16日、6月28日三次在II重復的觀察結果可知,每畝平均最高蘗數最多的品種是京福I優(yōu)9743達35.30萬/畝,是試驗品種分蘗最強的一個,其實是II優(yōu)838(CK)34.55萬/畝、中優(yōu)1259達34.55萬/計較、兩優(yōu)1586達33.05萬/畝、綿香576達33.03畝萬/畝,其中只有京福I優(yōu)9743高于對照品種,其余品種均低于對照品種II優(yōu)838。莖蘗數最低的品種是園秀8號和T優(yōu)8086達2479萬/畝,是試驗品種中分蘗最弱的兩個。
五、試驗實施結果:試驗品種評述。
京福I優(yōu)9743(A2):單產856.99公斤/畝。產量排列第一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增產163.43公斤,增產率23.56%。全生育期165天,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遲熟5天。是一具較理想的高產穩(wěn)產品種,建議明年作生產示范。
中優(yōu)1259(A4):單產791.52公斤/畝,產量排列第二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增產97.94公斤,增產率14.12%。全生育期170天,繼續(xù)兩年試種表性好,建議明年作生產示范。
兩優(yōu)1586(A5):單產753.54公斤/畝,產量排列第三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增產59.96公斤,增產率8.46%。全生育期171天,建議明年作生產示范。
T優(yōu)8086(A13):單產716.07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四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增產22.49公斤,增產率3.24%。全生育期170天,建議明年續(xù)試。
深優(yōu)9734(A3):單產659.60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六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33.98公斤,減產率4.89%。全生育期171天,建議明年續(xù)試。
輻香優(yōu)98(A12):單產659.10公斤/畝,產量排列第七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34.48公斤,減產率4.97%。全生育期168天,建議明年續(xù)試。
宜香3724(A8):單產655.60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八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37.98公斤,減產率5.47%。全生育期172天,建議明年續(xù)試。
II優(yōu)629(A11):單產648.61公斤/畝,產量排列第九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44.97公斤,減產率6.48%。全生育期180天,建議明年停試。
竹豐ZA/竹煩恢3219(A1):單產643.61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十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49.97公斤,減產率7.20%。全生育期172天,建議明年續(xù)試。
T優(yōu)023(A10):單產630.62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十二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62.96公斤,減產率9.07%。全生育期165天,建議明年續(xù)試。
園秀8號(A9):單產618.12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十三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75.46公斤,減產率10.87%。全生育期165天,建議明年停試。
綿香576(A7):單產577.65公斤/畝,產量排列第十四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畝減產115.93公斤,減產率16.71。全生育期160天,建議明年停試。
綜上所述,根據試驗觀察記載和試驗數據得出:
1、京福I優(yōu)943、中優(yōu)1259、T優(yōu)8086、兩優(yōu)1586四個組合在此試驗中產量排前四位,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畝產693.58公斤分別增產23.56、14.12、8.64、3.24。抗病抗倒伏性等綜合性狀都比較良好。其中:京福I優(yōu)943、中優(yōu)1259、T優(yōu)8086、兩優(yōu)1586、深優(yōu)9734等組合建議明年在海拔1360米以下生產示范。
篇2
一、課程特點和學生學情概況
《導游基礎知識》是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科目之一,也是學校導游服務管理課程中的一門核心課程。從2016年開始導游考試由各省份統(tǒng)考改變?yōu)槿珖y(tǒng)考,原有的導游基礎分為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和地方導游基礎知識兩門課程。不管是全國導基還是地方導基,涉及內容都很廣泛,主要有歷史、文化、民族民俗、宗教、古代建筑和園林、主要地區(qū)及景點知識等方面,內容廣泛且知識點繁多。
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薄弱,在學習的主動性方面有所欠缺,按照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教師教為主,盡管盡量避免了“滿堂灌”,但學生習慣性地依賴老師,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也大多處于死記硬背的狀態(tài),特別是針對主動性差的學生而言,課下基本不會主動復習,教學效果不理想。在此情況下,筆者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項目教學法,創(chuàng)造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剿?,每個項目結束時,學生基本能掌握知識點,學習效果非常明顯。
二、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
課程設計:課前分配教學項目---合理分組---小組協(xié)作查找資料---各小組講解知識點---教師和其他小組點評---總結概括。
以我校現用教材《導游基礎知識》第九章廣西各地市第一節(jié)南寧為例。學生分為5組。第一組任務為講解南寧市概況;第二組為介紹南寧自然景觀中的青秀山、大明山、九曲灣、嘉和城景區(qū);第三組為介紹南寧自然景觀中的動物園、良鳳江、金花茶、九龍瀑布景區(qū);第四組為龍虎山、武鳴伊嶺巖、武鳴花花大世界園林、上林三里洋渡、上林大龍湖景區(qū);第五組為南寧主要人文景觀。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網絡等方式查找準備資料,小組協(xié)作按照設計的情景,組織語言,設計出合理的導游詞。這里對情境的設計就要求要很明確,這樣學生才能夠便于設計導游詞。
如在第一組“南寧概況”的講解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你從飛機場接到游客后正在去往南寧某賓館的旅游大巴上,針對第一次來南寧的游客,你將如何介紹南寧市的歷史和概況?學生根據所設情境,在導游詞創(chuàng)作上便有了固定的開頭和結尾。根據每組的任務,同樣設計其它小組的情境。
此外,為了增強學生講解的效果,在教輔工具上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相應的PPT課件或展示一些圖像,能更好地讓學生融入到場景中,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學生們把自己所學的書本知識同實地講解有機地結合起來,很快進入角色找到了做導游的感覺,增強了自信,有了成就感,也有了緊迫感。嘗到了做“導游”的甜頭,也感受到了做“導游”的難度。這樣學習就有了動力,大大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專業(yè)課程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的思考與分析
(一)教學結構井然有序,重難點突出。在教學中,充分結合了《全國導游考試大綱》中的要求,在項目設立的時候就對學生強調了重點內容,在學生自主準備資料的時候,能夠確保對知識點的掌握。
(二)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fā)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對教師引導和把控課堂節(jié)奏也提出了挑戰(zhàn)。
(三)理論與實踐并重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在實際操作流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既不能為了應付導游證考試而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也不能為了強化學生的導游講解技能而忽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yǎng)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四)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yè)水平。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如通過對“南寧概況”的講解,學生不僅能掌握南寧行政區(qū)域知識點,還對南寧的歷史變革和發(fā)生的歷史事件都有了整體行性掌握。對于一些歷史事件的探討,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師生問答,學生閱讀、討論、教師補充知識貫穿始終,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之中,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理念,也符合現代社會對學生自主性、能動性的要求,項目教學法在這里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四、結語
項目教學法不但重視知識傳授,而且重視知識應用,它把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互動,學生有較多實踐和體驗機會,聽、看、做、思、練五環(huán)相扣,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協(xié)作和互助能力、交際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篇3
關鍵詞:導游基礎知識;數字化資源;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07C-0035-02
《導游基礎知識》是職業(yè)學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也是導游從業(yè)資格考試必考科目之一。該門課程涉及歷史、文化、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園林等各個方面知識,內容多,規(guī)律性不強。由于職業(yè)學校學生大多相關知識積累較少,學習效果不佳。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環(huán)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教學材料。按信息的呈現方式劃分,數字化教學資源可分為數字化幻燈、數字化投影、數字化音頻、數字化視頻、數字化網上教學資源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具有多樣性、共享性、擴展性、工具性等特點。為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我們嘗試開發(fā)《導游基礎知識》課程的數字化資源,并形成了具有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
一、開發(fā)原則
數字化資源屬于教育資源的一部分,除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外,也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實用性原則。資源開發(f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開發(fā)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要把握好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內容,全面貼近教學實際。除面向課堂滿足教學的需求外,還要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科學性原則。數字化資源的建設是要以一定的科學理論為指導,及時將學科最新發(fā)展成果引入教學資源。所提供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要內容正確,表述準確,材料事實可靠。
開放性原則。在相應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下,數字化資源應能適用于不同的教學情境和多種形式的學習,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登錄學習。數字化資源平臺應支持教師上傳更新補充,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電子作品上傳其中,并構建多元的反饋評價體系。
二、資源內容
《導游基礎知識》數字化資源建設符合課程標準,適應職業(yè)學校學生特點,除滿足課堂教學要求外,也要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需要。具體來說,導游基礎知識數字化資源開發(fā)內容包括文本、表格、地圖、圖片、音頻、視頻、動畫、教案、學案、PPT課件、案例、題庫,以及模擬導游虛擬仿真平臺和綜合教學評價平臺。
(一)文本、表格資源
數字化資源開發(fā)需要對教材重難點知識,以及具有差異性和相似性知識等進行文本歸類、整理。一些知識點需要借助表格來歸納,通過數字化多媒體設備呈現出來,具體形象,直觀簡單,更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如在“中國民族民俗”中,需要將少數民族民俗按民族、語系、分布區(qū)、居住方式、習俗等有關類別歸納在一張表上;又如在先秦諸子百家知識點,也要將各學派、時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等列出表格。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文本、表格開展教學,輔助學生結構性理解并記憶。
(二)地圖、圖片資源
《導游基礎知識》是對初中地理、歷史等課程的延續(xù)與拓展,教師仍可借鑒這類課程教學的相關教具,如地圖、圖片等。我們在開發(fā)數字化資源時,也關注了地圖、圖片的搜集和整理,使之更系統(tǒng)化、豐富化。比如在“中國歷史”這一章,我們搜集整理了各個歷史朝代地圖,有利于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朝代的變化更替及版圖變化,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通過地圖、圖片等數字化資源輔助教學,有效利用學生形象思維促進理解、增強記憶。
(三)教學素材包
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數字化資源少不了教案、學案、PPT課件、案例、題庫等教學素材包。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授課內容,開發(fā)要求每個知識點一個教案;學案幫助學生課前了解即將要學的知識的內容,重難點,是學生課前學習的幫手,學案也要求一個知識點一個學案,并和教案相對應。PPT課件是教師多媒體授課要用到的重要的教學資源,PPT制作要求統(tǒng)一模板,簡潔美觀,素材豐富,把握教學內容。案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習題用于檢驗學生知識的掌握,要求題型多樣,題量合適。
三、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施
(一)影視教學
影視教學的優(yōu)點是,形象與聲音結合,直觀生動,把單一事物或片段轉化為連續(xù)的變化過程,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一般運用于景物介紹。在影視教學開始前,教師要給學生布置好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影視資料,影視結束后要讓學生回答布置的問題,并進行分析、總結。例如,在講解水體景觀的錢塘江大潮時,可以借助視頻、動畫等影視來形象生動直觀地表達,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交叉潮、一線潮和回頭潮;在講解中國古典園林拙政園時,通過視頻等影視資料形象直觀展示拙政園美在不言之中,布局之巧妙,以水景取勝,平淡簡遠,樸素大方,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手法。
(二)模擬導游虛擬仿真教學
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充分利用豐富的數字化資源,整合創(chuàng)作相應知識點的導游詞,教師進行修改完善,然后要求學生觀看數字化資源中有關導游景點講解的視頻學習揣摩,并在學校錄播教室錄制導游詞講解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自己和他人的講解視頻,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揚長補短。通過實際演練、比照改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導游詞創(chuàng)作和講解能力也相應提高。
篇4
一、角色扮演
幫助學生形成導游講解能力,首先由老師講本堂課的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講清楚,以及在實際帶團過程中的講解要求和技巧進行先示范講解,然后學生可以自選一處景點進行模擬講解,接著由其他學生對該講解訓練的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最后老師做總體評價,并使全體學生做到優(yōu)點學習,缺點改正例如在第一堂課的歡迎詞中,先對學生講解歡迎詞具體包括代表旅行社對客人表示歡迎、自我介紹、介紹司機、簡單介紹行程和預祝旅途愉快等內容。然后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做好角色分工,主要角色有導游人員、司機以及客人,進行角色操練??梢蕴崆傲私鈱W生的語言講解能力因此,在此后的教學中,我特設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利用每節(jié)課前三分鐘,要學生輪流上講臺做一個接團后的歡迎詞。以此方式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鍛煉學生的膽識。
二、案例互動
傳統(tǒng)的導游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單項式的向學生灌輸知識點。不利于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針對本專業(yè)對實際解決能力的要求,我們倡導采用互動型教學模式,在講述時應充分引發(fā)學生思考,積極參與。而案例教學就是其中引發(fā)學生思考和參與的最好方式。在講授導游業(yè)務中“常見問題和事故的應對中”,設置案例并針對案例提出問題,將全班分組進行討論。然后學生派代表陳述各自的觀點,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的情況,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加深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例如案例:北京導游小張接待一個外國導游團,在游玩幾天后,一名游客對故宮特別感興趣,希望脫離團隊自己在游覽一遍,面對游客的這種要求,導游員因該怎么處理?評析:若不影響行程,可以滿足客人要求,但是要提醒游客,1、時間長短所有的費用不退和所需的費用自理,最好可以寫個保證書之類的承諾。2、要告訴游客用餐的地點和時間,以便及時的歸隊用餐。3、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財產。4、提醒游客帶上飯店的卡片[如果沒有可以導游為游客寫一張,寫清楚地址和電話,最好是中英文對照的!5、可以幫其聯(lián)系故宮的游覽,例如幫忙聯(lián)系門票之類的。6、必要是可以講自己的手機號告訴游客,以備不時之需!雖然教材中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也有詳細的方案,但是那畢竟是書本的答案。對著參考答案的時候,同學們往往能1234的說出其中的要點出來,倘若在現實中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就不知所措。究其根本原因,這是教師主體教學方式的弊端,學生沒有真正的參與課堂,所以學到的知識是課本的,或是教師的,不是學生的。要想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話,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這種教學模式,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另外,通過這種結合案例的小組討論方式,不僅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和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這些能力也是職業(yè)型人才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
三、模擬實際操作
篇5
(一)含義
所謂的角色模擬教學法就是指教師在傳統(tǒng)的授課課堂上,讓學生模擬導游的工作環(huán)境、全身心地體驗到角色中去,從而強化學生對導游服務技巧、服務能力的掌握。
(二)意義
1.豐富教學手段。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方式會令學生產生倦怠,改“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上課模式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學生的精心準備,能更好地領悟需要掌握的知識重點,達到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的作用。
2.突出導游課程的實踐性?!秾в螌W原理與實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傳授的是知識,但學生更需要掌握的是技能,因此,如何把知識向技能轉化就很重要,角色模擬就是轉化的良好工具。
二、應用舉例
舉例1:在《導游學原理與實務》課程中,每節(jié)課要求有2名同學進行導游景點講解,每人5分鐘,需做PPT配圖,每一頁PPT要求不超過10個字。
其實筆者的用意是鍛煉學生講解的自信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不用注重導游的講解技巧,表情、手勢、站姿等,主要是鍛煉學生能站在講臺上,把導游詞脫稿講出來即可,一學期下來,幾乎每名同學都講到了,我覺得,初衷應該是達到了。有個別同學,平時較內向,在上課之前跟我說沒準備好,不想講了,經過鼓勵之后發(fā)現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舉例2:導游接待流程這塊,教師需要講的知識點很細,學生很難全面掌握,如果能讓學生模擬操作,教師再加以點評,效果就會更好。比如:落實接待事宜中,模擬核對日程安排,模擬落實旅游車輛,模擬落實住房及用餐,旅游團抵達前模擬與司機聯(lián)絡,模擬旅游團抵達后認找旅游團、核實人數、清點行李、集合等車,模擬入住飯店、模擬核對接待計劃、模擬離店服務、歡送服務等?,F舉兩個小例子。
1.在講到導游的歡迎和歡送詞這塊,老師會給學生介紹幾種常見的歡迎詞和歡送詞的內容及表達形式,然后要求學生假設自己是導游員,其他同學是游客,通過幾分鐘的準備,現場講解。這個能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2.導游迎接服務沿途導游這塊,可以為學生設定,假設你去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接團,需要入住沈陽君悅酒店,如何進行沿途講解。學生可以回去查閱,準備風光導游、風情導游,以及下榻飯店的相關資料,下次上課點評,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們互相學習,豐富了講解內容。
舉例3:游客的個別要求處理這一章總的授課思路是,事先把學生分成大約10組,每組安排模擬一種游客的特殊要求的處理過程,并要求總結處理注意要點。學生在上課時投入很大的熱情。上課時,教師會在教室中留出很大的場地供學生“表演”,筆者發(fā)現,在這種場合,學生們更愿意表現自己,表演得活靈活現,甚至更有搞笑環(huán)節(jié),每一場表演學生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印象也比較深刻。之后,每一組由一名學生代表總結要點,因為剛才的場景,學生們聽得也更認真,疏漏的地方教師再加以補充。
舉例4:事故的預防和處理這章,授課思路與游客的個別要求處理這章是相似的,即,還是把學生分成10組左右,由學生模擬這些事故的處理。不同的是,事故這章,雖然學生能模擬出事故何處理的,并總結注意要點,但是,事故重在預防,因此,當學生講解完之后,教師重點補充,每種事故的發(fā)生原因,以及每種事故如何預防。這樣使授課知識更完整。
三、存在問題
1.對于每節(jié)課兩名同學做導游講解的要求,還存在部分同學準備不認真的問題,雖然要求是脫稿講,但還有部分同學照著讀。這樣,起不到教師預先設置的目的。只有擔心背不下來才會緊張,只有面對全班同學才會緊張,只有克服了緊張心理,才能達到目的。低頭照著讀是不行的。
2.模擬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問題。對于像導游歡迎詞、沿途講解這樣的個人模擬形式,由于時間有限,不能做到一一在課堂上進行,否則就影響了講授其他內容的時間。
3.分組模擬時,觀看同學對所扮演的角色有時不清楚。在一些需要小組模擬一個情景時,有的同學扮演游客,有的扮演地陪導游,有的扮演全陪導游,有的扮演領隊,有的扮演司機等,雖然上臺模擬的這一組同學都清楚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但臺下觀看的同學有時就不能很好分辨,影觀看效果。
四、對策研究
(一)針對學生講解導游詞的脫稿問題
教師可以在課前多次重復要求,尤其是一定要讓第一位上臺講解的同學起到表率作用。教師要求必須脫稿講解,并對講解進行詳細點評,體現出不流于形式,不管講的怎樣都要加以表揚,讓學生產生自豪感。不給學生照著讀的機會。相信有前面的幾個榜樣的作用,脫稿講解一定會延續(xù)下去。
(二)針對課堂上個人模擬時間不夠用的問題
其實,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找2-3名同學代表模擬,進而點評。但筆者考慮到,模擬一定要人人練習,否則起不到全面鍛煉的作用,對其他同學可以這樣安排:每人在課外時間自行模擬,并把模擬的視頻資料發(fā)送到給教師。這樣,既不占用課堂時間,又對全班同學做了要求,同時教師也掌握了每個同學的情況,進而再在課余時間做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針對小組模擬角色分辨不清這個問題
篇6
在旅游酒店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不僅能夠深入掌握理論知識,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場景中,有效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本文通過具體論述、專業(yè)情境再現的教學模式在當前旅游酒店管理中的應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旅游酒店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
專業(yè)情境;旅游酒店管理;教學模式
專業(yè)情境再現主要是以科學的理論內容為主要的基礎,緊密依托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旅游酒店管理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創(chuàng)新性、真實性和自主性等特點,通過將專業(yè)情境再現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旅游酒店管理過程中,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應變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精神和探究精神。
一、專業(yè)情境再現教學模式在旅游酒店管理中的應用意義
在當前旅游酒店管理教學過程中采用專業(yè)情境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是為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營造客觀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強化師生互動,從而更好地完成旅游酒店管理的教學目標。通過將專業(yè)情境再現的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旅游酒店管理過程中,不但能夠全面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而且還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達到理實結合的目的。
1.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在旅游酒店管理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專業(y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
2.擴充思維的靈活性與跳躍性。將專業(yè)情境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旅游酒店管理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深入研究教學理論,并通過創(chuàng)設專業(yè)的情境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全面增強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3.營造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在旅游酒店管理過程中采用專業(yè)情境再現教學模式,需要老師有效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全面提升旅游酒店管理的教學效率。
二、專業(yè)情境再現的旅游酒店管理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與到情境教學活動中
旅游酒店管理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旅游方面主要包括旅行社運行體制、旅游產品開發(fā)、旅行社營銷管理、技術管理、客戶與產業(yè)關系管理、導游技能等內容,而酒店管理則主要包括餐飲業(yè)務管理、房務管理(前廳和客房)、二線酒店發(fā)展的市場營造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的管理內容,以便全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旅游酒店管理過程中的崗位需求。在旅游酒店教學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不但需要做好理論知識的準備之外,還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客觀真實的工作情境,如酒店餐飲業(yè)務管理。同時,還需要緊密圍繞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客戶的實際需求。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溝通討論,讓學生設計一份能讓顧客滿意的菜單,促使學生總結歸納菜單的籌劃和設計要領。其中,當涉及旅游方面的“導游詞講解”等方面的內容時,便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相關的旅游景點,并讓學生在一邊觀看的過程中一邊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導游的真實工作,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應用能力。
(二)老師應逐步增強專業(yè)情境再現的駕馭能力
在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旅游酒店行業(yè)也迅猛發(fā)展起來,所以對旅游酒店管理專業(yè)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便需要老師不斷學習,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駕馭能力,指導學生深入旅游和酒店進行實踐學習。同時,還應該密切關注整個旅游行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不斷結合實際情況更新教學觀念,合理創(chuàng)設旅游酒店管理專業(yè)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搜集關于旅游酒店管理的真實案例,并將其合理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旅游酒店管理專業(yè)的教學目標。
(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
在各個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沒有最好的教學手段,只有最適合的教學手段。然而,旅游酒店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所以將專業(yè)情境再現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便需要老師準確判斷哪些知識點適合采用專業(yè)情境再現教學法,而哪些知識點教學并不適合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逐步突破旅游酒店管理課程的教學方法的單一化。例如,相關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適合采用問題情境再現法,即需要立足于專業(yè)知識,合理設置教學問題,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真實的教學情境中;針對“斟酒的方法”的內容,老師便可以有效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技巧;關于“導游的相關知識點”,老師便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扮演導游,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旅游酒店管理專業(yè)方面的知識點。但是,需要老師注意的是,專業(yè)情境再現教學方法應用于旅游酒店管理教學過程中時,需要老師建設相應的實踐基地,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旅游酒店管理專業(yè)的教學水平。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旅游酒店管理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專業(yè)情境再現的教學模式,對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應變能力和專業(yè)的職業(y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旅游酒店管理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便需要不斷增強教學內容的可讀性,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專業(yè)教學中的樂趣,從而全面提升旅游酒店管理課程的教學效率。
作者:陳靜 單位:金湖中等專業(yè)學校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知識圖譜 旅游管理學科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4-147-02
根據最新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2012版),旅游管理成為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等并列在管理學之下的一個學科門類,這在客觀上反映出全社會對旅游管理學科教育的認識提高與肯定程度,同時也給旅游管理學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改革要求,如何能夠真正通過改革實現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旅游管理專業(yè)人才成為當前擺在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更為緊迫的任務。
一、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與關鍵
客觀來看,自從現代大學出現以來,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就始終貫穿在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在不斷的討論與研究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被公認為是目前教學改革的目標,而“人才培養(yǎng)方案是否優(yōu)化、課程結構是否合理、培養(yǎng)方法手段是否科學”則被認為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由此,減少理論教學、加大實習實踐教學力度;推廣采用案例分析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似乎成為了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特別是近些年來表現的愈加突出。在思考之后,筆者認為,不觸及“靈魂”的改革是無效的改革,其實質僅僅是簡單的“表演”。圍繞“能力”主線如何真正突破瓶頸、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投入產出比率應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與關鍵。
作為典型的應用性學科,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在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全面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方面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專業(yè)教育教學本身。但是,在進一步冷靜下來之后卻發(fā)現,由于歷史較短但發(fā)展迅猛等原因使然,目前旅游管理學科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內容等方面仍然還普遍存在著與應用型專業(yè)特色不相符合的問題,“人才培養(yǎng)效率與質量”、“培養(yǎng)投入與時間成本”、“學生知識集成與能力構架”等方面的矛盾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可以說,這些問題急需得到有效解決,而目前仍在通用的“以課程為基本單元、‘單科獨進’”的教學組織形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和滿足“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當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也就自然成為每一個旅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任務。在多方尋找之后,將“知識圖譜”系統(tǒng)應用于旅游管理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及其體系創(chuàng)新應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知識圖譜的實質與內涵
知識圖譜是一種將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融通的途徑,其實質是用簡單明了的可視化技術將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信息通過組合形式描述、演變成更具價值的知識體系的一種方法。其中的“圖”指的是圖示,“譜”指的是系統(tǒng),圖與譜合一則是知識空間與時間動態(tài)變化的統(tǒng)一表述。目前,知識圖譜大多作為知識管理的形式被運用在現代企業(yè)管理領域,表現為對企業(yè)中大量的有價值的方案、策劃、成果、經驗等知識進行分類存儲和管理??梢钥闯?,知識圖譜能夠非常簡潔、清晰地表現事物和現象的形態(tài)結構、成因機制、組成物質、動態(tài)變化等綜合性、復雜性規(guī)律,對通過在積累知識資產的基礎上形成企業(yè)員工間的相互學習、知識共享、知識再利用和知識創(chuàng)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利于個體發(fā)展的需要的同時也有利于集體提高應變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有效降低組織運營成本、強化企業(yè)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知識圖譜在教育教學系統(tǒng)中的顯然與企業(yè)中不盡相同。而應該是一種以學科、專業(yè)為平臺的學習方法和理念。筆者認為,其本質是通過知識計量、數據挖掘和圖形繪制的過程揭示知識的動態(tài)發(fā)展規(guī)律和知識體系結構,從而為學生真正系統(tǒng)了解、掌握知識提供切實的、有價值的途徑。從這個角度看,知識圖譜是對“課程”進行重新梳理和科學設計的系統(tǒng)工程,是對學生“知識減量與技能增量后適用、實用的知識集成、知識拓展、知識發(fā)現與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追求。與目前的傳統(tǒng)學習相比較,知識圖譜用非常清晰、明確的方式表現知識點和關聯(lián)結構,對降低學習成本、提高知識系統(tǒng)性和運用能力具有非?,F實的意義。
三、“知識圖譜”在旅游管理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通過前述內容不難看出,“知識圖譜”的思路體系下,旅游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是以效率評估和過程決策為基礎,通過對課程教學系統(tǒng)的重新整合來創(chuàng)新和實現的,大致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一)知識識別
知識識別是形成課程知識傳授方法的基礎,也為知識的圖譜化創(chuàng)造條件。其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識別出知識點;二是識別出知識間的關系。在識別的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形成教學的不同偏重。如:低年級學生一般對專業(yè)了解的不多,同時,在其后的專業(yè)學習中還會遇到相關知識點。因此,其知識的傳授以普及性的介紹為主,對概念的辨析顯然是重點,應用圖片、視屏等教學工具具有能夠更快、更好地被理解的優(yōu)勢;而高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課程知識傳授就應該主要以提升理解和探究能力為主,教學中一方面應該隨時回顧之前的概念,另外應該在其基礎上增加由概念引發(fā)的關聯(lián)知識的系統(tǒng)分析。同樣,一門課程中的知識點有多少,哪些是交叉的、哪些是獨立的也要加以識別,這樣才能夠有效組織教學。
(二)知識分類
客觀上講,“知識”本身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如果僅僅是識別知識而不對知識進行必要的分類,勢必會形成對知識結構的認識模糊,當然也就直接會導致知識傳授和知識接受的模糊。當然,分類也必須要建立在知識識別的基礎上,歸納不出知識點,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分類。目前,最常見、最基本的分類方法是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之不同,“知識圖譜”的思路下是通過DIK(數據、信息、知識)的金字塔體系來形成知識分類的,即通過分析數據、信息、知識三者之間的關系來明確知識結構。即:將課程要反映的綜合信息細化之后會得到知識點,而將知識點之間按照一定的關系分解后也就簡化成為知識類型。如:《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旅游學的基本概念、一般原則和方法,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初步的分析與管理實踐?!痹趥鹘y(tǒng)的教學過程中,課程是按照“研究對象、基本概念、旅游與旅游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旅游者與旅游流、旅游資源與旅游產品、旅游企業(yè)與旅游市場、旅游宏觀管理”等章節(jié)來進行排布的,結構表面上看起來比較條理,但是各部分的聯(lián)系不夠緊湊,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思維混亂。而在“知識圖譜”體系下,該課程知識被分類為“旅游”、“旅游者”、“旅游流”、“旅游產品”、“旅游要素”等原理知識;“旅游資源分析”、“旅游產品開發(fā)”等技能知識和“旅游企業(yè)管理”等事實知識,最終綜合為“基本理論”、“旅游者”、“旅游經濟”幾個部分。
不難看出,這樣的分類將課程結構簡化并形成了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的若干知識點及其體系,在傳授這些知識點的過程中也基本建立了學生的課程思維結構、對實現課程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知識結構化
所謂知識結構化就是將被識別出并分類后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邏輯來來進行排列。通過識別與分類,基本對知識點有了有關較為清晰的認識。但是,按照什么結構化知識才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是一個非?,F實、也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一步,可以采用質量管理中常用的“因果關系圖”、“ABC分類法”來輔助進行。恰如經合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一書中,知識又被結構化為事實知識(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技能知識(Know-How)和人力知識(Know-Who)體系。在知識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結構化為不同的知識體系(如圖2所示)。當然,不同體系的知識賦予了不同的掌握原則:原理知識需要被準確記憶;技能知識需要再理解后應用,而事實知識需要通過實踐檢驗分析總結。
(四)知識系統(tǒng)化
對單科知識的掌握并不是旅游學科教育的目標,最終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全面的知識體系,并學會對知識的開發(fā)利用以實現教育目標和組織目標。由此,知識系統(tǒng)的形成是在旅游學科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與構建中應用“知識圖譜”的核心目的,當然,專業(yè)知識的系統(tǒng)化是建立在課程知識的結構化基礎上,同時結合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將課程間的聯(lián)系點明確地標示出來,以便于在教學中按照先后邏輯進行合理的增減。這一問題要考慮到兩個方面:
首先,要構建一個明晰的課程知識體系。對課程的章節(jié)結構進行必要調整,如,參考圖2的結構繪出各門課程的結構圖,建立便于形成課程知識交流的基本環(huán)境。
其次,構建出有利于開發(fā)利用的不同課程間的關系模型。按照一定的能力要求或實際工作標準來形成課程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圖,將課程關系圖細化到課程知識點關系圖,從而形成了最終的專業(yè)知識圖譜。
如:以要培養(yǎng)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的景點導游服務能力為起點。則形成了集合“導游基礎”、“導游實務”、“旅游心理學”、“管理學”課程的關系圖,而在對關系圖的進一步分解中,則表現為對導游人員的“說”(景區(qū)景點講解,依托旅游心理學、導游基礎)、“引”(引導游客,依托管理學、旅游心理學)、“調”(調動游客積極性,依托導游實務、管理學)等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被相關課程中的有關知識點支撐,由此,講知識點與能力與標準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在教學中只要在完成知識點傳授的同時告訴學生他們之間基于什么樣的聯(lián)系、會形成什么樣的效果,學生就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當然,如果在授課或入學之初就能夠將知識圖譜交給學生,更能夠是學生在最短時間內了解需要學習什么,進而采取有效的學習手段和方法與教師配合,形成教育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化,有效節(jié)約學習時間、降低學習的綜合成本,同時還有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學生對教育教學動態(tài)性要求增強和教師教學手段慣性思維與之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明顯。知識圖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和理念,為旅游管理學科教育教學解決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當然,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沒有捷徑可走,看似簡單的問題也還需要不斷的梳理、全面的分析和大膽的實踐。
【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J2012129)】
參考文獻:
1.張福學.知識管理導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左美云.國內外知識管理研究綜述[J].科學決策,2000(3)
3.楊梅英.知識經濟與管理創(chuàng)新[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4.巢乃鵬.知識管理——概念、特性的分析[J].學術界,2000(5)
5.彼得·P.德魯克等著.知識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哈佛商學院出版社,1999
6.Durcker P P. Post—captipalit society.Oxford:Butterworth Henie mann,1993
7.加內什·納塔拉詹等.趙云飛譯.知識管理[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8.維娜·艾莉.劉民慧等譯.知識的進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9.郁義鴻.知識管理與組織創(chuàng)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0.趙士英等.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辨證關系[J].自然辨證法研究,2001(10)
11.彭偉等.論知識管理的背景[J].圖書情報工作,2000(8)
篇8
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應用情景教學法的意義是突出的。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學應用于旅游管理專業(yè)的作用和意義,并分析了情景教學法應用于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的步驟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對于提升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效果,實現教育創(chuàng)新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旅游管理;情景教學法;應用
旅游管理專業(yè)必須要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要能使學生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上對旅游管理專業(yè)知識理論進行理解、吸收消化和應用。如果缺乏實際應用,學生就很難真正學好旅游管理專業(yè)知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把旅游管理專業(yè)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融入到所設計的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旅游管理專業(yè)知識技能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yè)知識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提升使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一、情景教學法應用于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的意義
1、情景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習的積極性。在旅游管理專業(yè)中應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方式應用中,教學的形象感極強,具體生動的情景可以對學生形成一種感官刺激,這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為了在活動中表現的更為出色,學生會積極編寫導游詞,會積極掌握相關導游解說方面的知識,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能夠被有效調動起來,學生的會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yōu)榉e極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
2、情景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要求是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能夠使學生通過準確的表達有效開展旅游方面的工作。而傳統(tǒng)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地聽講,看教師表演,學生參與課堂表達的機會很少,學生與教師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機會也很少,這種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僅制約了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的生發(fā),同時,學生的口語表達交流能力培養(yǎng)也是缺失的。而情景教學法應用,教師需要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的情境,在這種情景中,學生需要就專業(yè)知識點進行分析交流,需要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需要就某一個景點進行講解,需要與游客會話,為游客提供相關的服務。在這種情景表演過程中,學生始終要保持積極服務的熱情,要能夠認真傾聽,認真回答游客問題,耐心對游客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更多,在實踐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3、情景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實踐性極強,在教育中,教師要能夠積極培養(yǎng)學生面對游客進行景點導游解說的能力,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應對各種問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才能得到顯著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從而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采用情景教學法,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要求,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這樣,在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時候,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應變能力會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二、情景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的應用步驟
1、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角色分配。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角色分配是情景教學法應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旅游管理教學大綱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確定教學主題,根據每一個主題目標要求的不同,選擇設計適合主題內容的教學情景,根據內容的量,具體設計一到兩個情景。在情景設計之后,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分配好角色,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方式,開展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角色分配中,要使學生意識到情景問題在今后工作中是可能會出現的,是必須要解決好的。以此方式提升學生分析解決情景問題的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情景,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用生動的實例對問題進行闡述,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進入到角色扮演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情景教學法應用效果如何,與課前準備工作做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要能夠在教學活動開展自檢,就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要分析情景需要的材料,情景場所,積極做好場景布置工作。然后,教師對情景主題和任務進行進一步明確,對情景過程中,對學生角色扮演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進行研究,尋找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之后,教師要要求學生按照自己所選擇的角色做表演前的準備工作,引導學生對角色和情景進行研究,對自己在情景中需要需要說的話,做得動作及表情做好設計。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角色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這樣,學生在情景表演中,才能完全適應自己的角色,融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情景教學法才能按照預先設定的方向正常運行,教學才能得到預期的目的。
3、開展角色表演活動。角色表演活動是情景教學的主體部分,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演情況,對學生在表演中的亮點和不足進行隨時的記錄,如果學生在表演中出現問題,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提醒,使學生能夠將表演活動進行下去,完成任務。比如,在模擬導游內容教學中,教師要求一個學生能夠扮演導游,要求另外一些學生能夠扮演游客,以此方式開展情景表演,在表演中,導游手持導游旗,用準確清晰的語言為游客進行景點介紹,而其他同學扮演游客,需要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問題,在導游與游客相互交流中,完成這個部分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導游遇到一些問題是難以回答的,教師要能夠及時參與進來,就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保證活動能夠進行下去。通過這種方式,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不能要求每一個角色扮演者在整個過程中,能夠有效應對不同的問題,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問題具有突發(fā)性,即使學生準備的非常充分,也會有一些問題是學生難以回答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能夠走出打破尷尬,活躍氣氛,使活動能夠進行下去。在角色表演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角色體驗,通過體驗不同的角色,這樣,學生對旅游管理各種知識和技能要求會有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學生全面學習探究的積極性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4、重視對課堂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在學生的表演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能夠與學生一起對課堂活動過程進行總結,對相關情況進行匯總。通過課堂分析總結,能夠積極發(fā)現情景教學法應用的問題,并能夠進一步完善的情景設計,完善角色扮演活動,促進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學生評價之后,教師要對學角色扮演活動情況做進一步總結,明確出活動中所涉及到的關鍵知識技能的應用情況,明確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問題,并能夠與學生一起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于表演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對于問題較多的地方,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要通過課堂分析與總結,能夠發(fā)現情景教學法應用于旅游管理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能夠進一步解決問題,完善這種教育方式的應用過程。
三、情境教學法在旅游管理教育中有效應用的條件
1、學校支持教育創(chuàng)新。情景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有效應用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比如,在教學場地設置上,需要學校能夠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設置教學場地,安置情景教學所需要用到的桌椅及相關器材。在師資力量上,學校也需要能夠做好安排。學?,F有的旅游管理專業(yè)教師多對情景教學法認識不清,在應用上就會存在困難,因此,學校需要能夠聘請一些專業(yè)人員到學校上示范課,對教師進行指導,以提升教師應用情景教學法的能力和素養(yǎng)。這樣,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這種教學方式才能得到有效的應用。
2、情景創(chuàng)設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多缺乏進行情景表演與情景鍛煉的能力,學生對情景教學法的認識是不足的。作為教師要能夠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情景設計,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學習模式應用的畏難心理,才能增加學生參與情景活動表演的積極性。在學生適應這種角色之后,能夠大膽面對眾人致歡迎辭職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一步設置較長的導游詞,里面包括歡迎詞,導游解說詞等,引導學生在設計之后,進行表演。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設計表演的積極性,消除學生畏難心理。
3、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情景教學法在旅游管理教學中有效應用,作為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必須要高,教師不僅要具備相關方面的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素養(yǎng),同時教師的實踐能力要強。作為教師要能夠積極地到企業(yè)中參與實踐鍛煉,到相關企業(yè)中掛職鍛煉,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素養(yǎng),在實踐中,教師重視收集實踐素材,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有效的情景,才能對學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進行有效解決,才能有效指導學生參與表演活動,促進學生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
作者:陶小沙 單位:江西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BGS Teaching Mode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m English
TANG Haip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542800)
Abstract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developing compound and applied English talents. Because of the strong operability of tourism English, the practical English ability of its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eaching suc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can not meet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students. A new "PBGS approach"is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tatus of tourism English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refor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m English and for peer-reference and research.
Key words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 (PBGS), tourism English, practical teaching
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國際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國際旅游目的地。據國家旅游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旅游直接從業(yè)人員980萬,平均每年新增50萬,缺口至少200萬,①可見旅游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前景非常樂觀。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涉外旅行機構紛紛介入中國,對既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強語言交際能力,又掌握旅游英語專業(yè)知識的高素質復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缺口較大,這為旅游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提供了極廣闊的就業(yè)市場,同時為旅游英語人才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
1 旅游英語專業(yè)的實踐性教學現狀
從我國高校旅游英語專業(yè)實訓教學的運作場域看,大致包括課堂實踐、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三方面。②校內實踐強調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同步進行。做中學,學中做(像旅游英語,旅游概論,口譯,翻譯等課程都有相當比例的實踐學時,理論和實踐同時進行)。校內實訓主要依靠專業(yè)模擬軟件、語言實驗室等進行導游業(yè)務模擬及導游口語練習。校外實習基地主要是通過校企合作,由旅游企業(yè)為學生提供崗位實習,讓其獲取直接工作經驗。只有全方位地啟動三者的聯(lián)動機制,才能形成一以貫之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際上,能真正對旅游英語實踐技能進行綜合訓練的校內實訓基地普遍因經費不足而難以建設;校企之間由于缺乏資金及政策支持等原因,未建立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導致校外實踐往往流于形式,大多數實習就是到飯店或旅行社“出苦力”,無法深入接觸到具體業(yè)務;許多院校的旅游英語課堂實踐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 技能培訓課仍以“教師做,學生看”的傳統(tǒng)灌輸型教學模式為主。實訓教學的滯后導致高校培養(yǎng)出的旅游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滿足就業(yè)需要,學生掌握的英語無法熟練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實訓教學模式,以有效提高旅游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PBGS教學法”供同行對旅游英語的實訓教學模式參考、研究。
2 PBGS教學法的內涵及其特點
2.1 PBGS教學法的內涵
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即項目式團隊自主學習,③簡稱PBGS,是目前西方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即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項目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復雜的、實際的或真實的問題,來學習隱于問題背后的知識,并解決問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④PBGS教學法中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相互間的協(xié)作以做項目的方式找出問題、收集資料、做出決策、解決問題,從而達到“1+1>2”的學習效果。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結果,在“做中學”。
2.2 PBGS教學法的特點
一是理論學習與專業(yè)實踐緊密結合。項目既是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又是需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來解決的問題。通過設計任務把實踐引入教學,使學生在模擬或真實的職業(yè)環(huán)境中學習實用而地道的旅游英語。二是寓學于做,突出學生自主性。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法,導致很多學生喪失學習主動性。PBGS模式把實踐引入課堂,學習目標明確而具體,“從做中學”的教學模式符合旅游英語“實踐性強,專業(yè)性強和綜合性強”⑤的特點,且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由此激發(fā)其參與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常以學生個體為學習主體,學生間缺少互動和溝通而使他們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共事能力。PBGS模式尤其強調團體分工合作,按照個人的分工各司其職并相互配合來完成學習。為學生進入社會做準備,使學生能適應各種工作環(huán)境和合作伙伴,學會在以后的生活中發(fā)揚團隊精神,取長補短共同完成任務。
3 PBGS教學在旅游英語實訓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
本文擬以旅游英語專業(yè)開設的《旅游英語》課程教學為依托,分別從課程宏觀和微觀項目設計兩方面就旅游英語專業(yè)實訓教學中的PBGS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堵糜斡⒄Z》是旅游行業(yè)的職業(yè)技能課,也是旅游英語專業(yè)一門核心課程。由于《旅游英語》涉及市場營銷、團隊規(guī)劃、保險、交通等知識和技能,所以它完全區(qū)別于以學習英語為主要目的的普通英語課,屬于技能性課程,與工科某些技能培訓課程具有相似性,因此將PBGS引進語言教學課也就成為了可能。
3.1 PBGS教學模式下《旅游英語》實訓環(huán)節(jié)的宏觀設計
基于PBGS教學的特點及原則,在PBGS教學模式中,以典型項目為核心,梳理教材結構和章節(jié),將課程宏觀設計成模擬一家旅行社的總項目。根據課程進度與培養(yǎng)要求,進一步分為子項目,并規(guī)定各子項目完成的時間??傢椖繛槟M創(chuàng)建外語學院青青草旅行社。
子項目1:本地旅行社發(fā)展狀況調查與分析(3周)。知識點:旅行社產品開發(fā)現狀,市場營銷策略,人力資源狀況,旅行社數量與規(guī)模。技能:資料的收集,市場調查的方法,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子項目2:創(chuàng)建外語學院青青草旅行社(3周)。知識點:旅行社成立的條件,程序,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旅行社經營相關知識。技能:掌握旅行社操作的具體流程。子項目3:青青草旅行社之“行”(2周)。知識點:景點間的交通安排,旅途娛樂方式。技能:沿途講解,交通信息收集與安排。子項目4:青青草旅行社之“住”(2周)。知識點:入住酒店的操作程序,本地酒店的特色、價格、位置。技能:酒店服務知識,酒店信息的收集與安排。子項目5:青青草旅行社之“游”(4周)。知識點:旅游路線設計的原則與方法,旅游服務知識,本地旅游景點的背景文化知識,地方風土人情。技能:掌握旅游路線的設計,景點講解,活動安排。子項目6:青青草旅行社之“食”(2周)。知識點:本地風味食物介紹,地方特色飲食文化。技能:團隊餐飲信息的收集與安排。子項目7:青青草旅行社之“購”(2周)。知識點:旅行采購的內涵、特點、原則、方法與策略,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介紹。技能:掌握旅行社采購整體流程。子項目8: 項目總結報告(1周)。知識點:本課程知識點匯總,各項目完成總結報告。技能:小組書面報告、口頭運用、適應和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成員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
3.2PBGS微觀設計與實施步驟
以子項目5:青青草旅行社之“游”為例,結合旅游英語專業(yè)教學和旅行社運作實際,按“項目展示、分析討論、操作實施、成果展示和評價提高”五環(huán)節(jié)來實施PBGS教學,具體如下。
以面向外國游客的“賀州春暖兩日游”項目為例。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設計線路、編寫英文導游詞、與客人對話等三部分。小組要提交一份旅游線路圖,一份文字稿,組員間完成口語交流,并派一名旅游形象大使向大家作景點推介,看哪個小組設計的旅游路線對大家最有吸引力,哪個旅游形象大使最有職業(yè)魅力。并邀請外教充當游客和學生代表一起為各小組旅游形象大使的講解打分,以團體分的形式納入平時成績。PBGS教學模式的運用,不但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能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 PBGS教學法在旅游英語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1 教材問題
雖然授課教師據實踐經驗和系統(tǒng)理論知識從多個教材中“改造”出適合學生的項目,但課程的“整體設計”缺乏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離真正意義的項目化教學教材還有很大差距。建議編寫適合的實驗指導書和項目化教材;將專業(yè)職業(yè)資格考試(如導游資格考試、飯店英語等級考試等)的知識技能融入到相關模塊,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緊密結合。
4.2 學生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問題
實施PBGS教學對學生的要求也較高,他們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掌握《旅游英語》的相關專業(yè)知識,了解項目具體操作流程。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易造成項目實施進程和效果不統(tǒng)一,同時還需學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而這些有關學生素質的要求是教師無法掌控的。
4.3 教師能力問題
為確保教學的可操作性,達到預期效果,項目主要還由教師設定。所以教師既要有較高業(yè)務水平, 能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導,又要有較好的組織和現場控制能力,做好項目的指揮與協(xié)調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旅游英語專業(yè)的教師都是旅游管理專業(yè)或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專門學旅游英語且有實戰(zhàn)經驗的教師少之又少。這就要求進行PBGS試點工作的教師自我進修、外出進修或引進相關人才。
5 結語
PBGS教學法和其他任何一種教學方法一樣, 不可能適用于一切教育領域。從旅游英語專業(yè)實訓教學的效果來看,它是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有效教學法之一。因為它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最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當然,這種課堂實訓模式還有很多值得注意和改進的地方,需要同行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是賀州學院新世紀教改工程課題立項項目“地方本科院校復合型英語人才實訓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探討”(編號:hzxyjg2010021)研究成果之一
注釋
[1]張誠恩.淺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yè)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2]楊曉榮.如何走出旅游管理專業(yè)實踐性教學的認識誤區(qū)[J].經濟師,2010(5).
[3]顧雪梁,何建樂.當代英語新視野[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32).
篇10
自從20世紀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最早的一批旅游法教材的問世,各地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也相繼開設了《旅游政策法規(guī)》這門課,并設為專業(yè)必修課?!堵糜握叻ㄒ?guī)》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普遍感到枯燥無味、難理解、記憶,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重新思考,以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適應高校人才培養(yǎng)定位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趨勢。
一、高等院校《旅游政策法規(guī)》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與培養(yǎng)目標脫節(jié)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今后所從事的工作,主要不是法律研究或者擔當律師等,而大多是和旅游行業(yè)有關的職業(yè),如旅行社工作、導游員、酒店服務或是旅游教育等工作。有鑒于此,目前大多數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基本都是要求具有旅游管理專業(yè)知識,具備服務、商務、公關、營銷、管理等業(yè)務能力適應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需要,能在各級旅游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yè)單位、旅游院校從事經營管理教學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而《旅游政策法規(guī)的》教學內容大多涵蓋面太廣,沒有完全立足于旅游業(yè)自身的發(fā)展,過于面面俱到。同時其中的很多教學內容可操作性不強,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和基本技能。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法教程》(第三版)一書為例,全書共有十六個章節(jié),涉及到旅游與旅游法制建設、旅游法律關系、旅游保險、旅游交通、食品安全以及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qū)管理、導游與領隊人員等法律法規(guī),同時還包括有關市場規(guī)制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稅收、價格等法律制度,如此寬泛和專業(yè)的法律內容,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二)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在大學一年級時雖然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但這種思品政治類的通識課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識和專業(yè)課程《旅游政策與法規(guī)》所要求的法學基礎知識是兩個不同的層次的,而且彼此之間也缺乏銜接。這樣導致這些非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在理解旅游政策法規(guī)的一些法律條款、進行法理分析時確實存在相當的困難,自然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三)教師缺乏法學專業(yè)背景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主要是旅游學、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心理學、旅行社管理、導游業(yè)務、餐飲管理、客房管理等等。教師們的專業(yè)方向大多也是旅游管理專業(yè)或是酒店管理專業(yè)還有就是旅游資源規(guī)劃與開發(fā)。因為涉及到法律的課程就是《旅游政策法規(guī)》,學院沒有必要為了這一兩門課專門聘請法學專業(yè)的老師,也基本沒有法學專業(yè)的人員來應聘旅游管理專業(yè)的教師崗位。這就導致只有旅游管理專業(yè)的教師來講授《旅游政策法規(guī)》這門課,雖然說旅游涉及的范圍很廣,但要上好這門課還是需要非常專業(yè)的法學知識才能結合旅游政策法規(guī)和本專業(yè)的教學目標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全面把握好這門課,否則老師都不是能很好解釋清楚相關的法律條款,學生更是如墜云里,一頭霧水。
(四)教學模式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
與旅游管理專業(yè)其他課程不同的是,《旅游政策法規(guī)》涉及到旅游業(yè)六大構成要素即,食、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的法律知識,學習這些法律知識必須要先解釋清楚法律條款,才談得上運用它們解決旅游活動中的實際問題。這一課程內容和特點決定了該課程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主,即講授式。雖然有些部分可結合案例、分組討論、集體辯論等措施,并采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但仍無法滿足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求新、求異、求變的學習心理。
二、高等院校《旅游政策法規(guī)》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一)根據高校培養(yǎng)目標,設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具體體現,是培養(yǎng)高質量優(yōu)秀人才的基本保證。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將來主要是以旅游為業(yè),這就決定了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無需全面、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而應當是結合旅游專業(yè),有選擇地重點學習旅游政策法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例如,旅游保險法律制度、價格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等內容就沒有必要作為教師講授時必講的內容,可以安排學生自行學習了解,如有疑問可以請教老師解惑。這樣既使學生掌握了現行旅游法律的規(guī)定,又可以使對法律知識有興趣的學生得到了擴展,這種多層次的教學內容安排值得一試。
同時對于必講的現行的旅游法律法規(guī)知識,筆者認為可以采用模塊設置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即按照旅游業(yè)的六大構成要素,食、住、行、游、購、娛設置六大模塊,再加上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旅游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和旅游糾紛解決法律制度,一共九個模塊來進行教學??傊瑯嫿ā堵糜握叻ㄒ?guī)》教學內容的基本原則是,以旅游者為中心,旅游業(yè)的三大支柱旅行社、旅游飯店和旅游景點為支點,旅游者的旅游行程作為串連線,搭建《旅游政策法規(guī)》的教材內容。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可以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對課程感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1、角色扮演教學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讓學生或教師在模擬情
景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按照教學過程進行演練,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本課程中有很多內容可以設計場景扮演角色,以課堂表演的形式展現。如旅行社的設立、導游證的申領、旅游合同的訂立、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旅游投訴、旅游糾紛等內容,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設計場景,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申請設立旅行社的個人,導游員,旅行社工作人員和游客,旅游者,旅游行政管理人員,工商、公安等行政管理人員這些相關角色,模擬處理問題的整個流程,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和熟悉。
2、案件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是旅游法規(guī)實踐互動式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案例的選擇上既要考慮其典型性,又要考慮其時效性和實用性。如:每年國家旅游局公布的十大旅游案例就可以引用。還有一些影響比較大,引起行業(yè)關注的真實事件或情景也可以引用。
同時,案例教學法還可以配合角色扮演使情景再現,如導游小張在一次帶團過程中,兜售物品,索要小費而受到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的懲罰,同時還牽累了旅行社,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游客、導游、旅行社經理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將導游小張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爭論過程、旅行社經理的自我辯解以及處罰的法律依據、處罰結果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了學生對相應規(guī)定的印象,也提高了學生對法律法規(guī)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3、圖表展示教學法
所謂圖表展示教學法就是把一些需要識記的知識點通過圖表的形式總結歸納,以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本課程的很多的法律條款都是知識點,對于這些知識點光靠死記硬背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中,筆者就發(fā)現學生剛剛才背下的法規(guī)條款,下節(jié)課一提問就已經忘了一大半了,或是記憶的不清楚。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利用圖表的方式來讓學生記憶知識點,既一目了然,有直觀的映像,也可以對知識點有宏觀的把握,便于記憶掌握。在本課程中可以設計成圖表形式的知識點,如導游人員的職責及行為規(guī)范,領隊人員的職責,特別是導游人員的計分管理制度,可以利用圖表分別就扣10分的情形歸納列出,扣8分的情形歸納列出,扣6分的情形歸納列出等以此類推。其他的還有如,旅游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內容,旅游安全事故處理,旅游出入境主要證件及申辦程序,旅游消費者的權益類型。
本課程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無論運用哪種方法都應該本著因材施法,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自己則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一個引導者或者指
導者。
(三)有針對性的增加教師培訓進修項目
教師的培訓進修是繼續(xù)教育的一種形式,繼續(xù)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xù)教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在高校而言,主要是對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創(chuàng)造力和專業(yè)技術水平。目前在高等院校面向教師的進修培訓機會還是很多的,一般來說,平均每年有兩次去外省高校學習進修的機會,在本省完成的也不少。但進修的內容一部分是針對語言能力的提高,如筆者所在學校貴州師范大學安排教師去西安外國語學院培訓外語。一部分是教學技能及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的培訓,還有一部分是專業(yè)講座培訓。而針對教師專業(yè)技術知識的培訓進修并不多,所以,筆者認為學校層面可以考慮根據教師所教授課程來為廣大教師提供培訓進修機會,這樣起碼可以幫助教師迅速提高教學水平。
對于教授《旅游政策法規(guī)》的教師而言,可以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培訓進修完善和補充法學知識的不足,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四)知識和能力并重的考核評價方式
在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中《旅游政策法規(guī)》是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因此大多數院校對于本課程的考核方法多以閉卷考試為主,因此顯得比較單一,存在重結果、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其實在教學中本課程也有很強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同時培養(yǎng)學生運用法學知識解決旅游活動中的實際問題也是教學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之一。所以在對本課程的考核中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進行,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既注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也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因此,本課程應本著平時成績和期末卷面成績并重的考核原則,來設置考核方式??梢匀∠麊我坏钠谀┛荚嚪绞?,建立“運用知識與學習知識相結合”的考核體系,即課程總成績=平時成績(含出勤、作業(yè))×10%+課堂評價(含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教師提問等活動中的表現)×30%+期末卷面成績×60%。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