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自述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8 16:5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個人自述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個人自述材料

篇1

一、用愛點亮心燈,用愛呵護心靈

愛是打開學生心鎖的萬能鑰匙,愛是架起師生互相理解信任和相互支持的橋梁。“愛滿天下”是當年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他曾告戒對學生濫施刑罰的人說:“你的鞋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要把愛撒向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要象愛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自己的學生,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心,讓自己的汗水和學生的汗水流在一起,讓自己的笑聲和學生的笑聲合在一起,讓自己的心和學生的心連在一起,讓學生感到可親、可信、可敬。愛學生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只要你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那么即這“愛”是“嚴厲”的,你依然會得到學生的深愛。我是這樣認為的,更是這樣做的。學生取得了好成績,我會笑著激勵他們:“好樣的,繼續(xù)努力”??荚嚦煽儾缓?,我真誠地鼓勵他們下次考好。紀律差了,我用和藹的語言告訴他們怎樣去遵守紀律。學生心中喲疙瘩了,我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學生生病了,我從家中拿來藥給他們吃。學生經濟上有困難了,我慷慨解囊,資助學生。學生餓肚子了,我給他們買餅子買水。學生冷了凍了,我拿來自己的衣服給他們穿。學生學習上有問題了,我犧牲休息時間為他們義務補課……。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我在學生身上傾注的全部的愛。這份關懷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女兒。優(yōu)秀生得到了這份愛,會更加努力,后進生得到了這份愛,會受到莫大的鼓舞,就會變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愛是等價的,尤其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因為我的付出,我得到了學生更多愛。多年來,我所教過學生總記著我,對他們的愛,不論是已工作的學生,還是正在上大學的學生,不論是上初中的學生,還是沒考上學,走上社會的學生,每年寒暑假,他們都要結伴來看我。年年如此,從不間斷。遇到節(jié)假日,問候短信也是鋪天蓋地。還記得xxx年x月,由于九年級超負荷工作,加上多日的勞累,我暈倒在講臺上,當時班里的學生有哭著跑去買藥的,有抱著我呼喊的,全班學生哭成一片,讓聞訊趕來的老師感動不已,晚上下自習后,他們又到醫(yī)院,有給我買稀飯的,有買水的,有買面包的……。我所任教的另外一個辦的學生也感到醫(yī)院看我,病房內涌滿了學生,最后在醫(yī)護人員的勸說下,學生們才陸續(xù)離開。有什么能比得上這份愛哪?如果說教師的愛是一份責任,一種執(zhí)著,那么學生的愛更是我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是我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還記得臨畢業(yè)的前夕的一天,一個學生吞吞吐吐地對我說:“老師,我給你送個禮物,你別嫌棄,”當他遞給我一塑料袋摔碎了的杏子時,我感動得淚水盈滿雙眼,要知道他是騎著自行車一路顛簸從家里帶來,又在學校般來般去才變成這樣的,這是學生對老師的愛最樸實的回報。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面對學生的這份愛,我只能在心中告戒自己,愛每一個學生,他們是值得你愛的。

二、強烈的責任心是學生學習的力量支撐

管理班級靠的就是使命感和責任心。有人說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是這“最小的主任”關乎的是學生的一生。他們的學習、行為習慣、思想品德和處事方式決定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多年來,我當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我知道教師這份工作是良心活,工作更是如此,承載著家長的希望,學生的信賴,學校領導的信任。既然做了這份工作,我就要把它做好。在十多年工作中,我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和學生吃在一起,學在一起。晨光初露,我已經站在教室,從紀律到學習,從衛(wèi)生到衣著,事無巨細,我都會關注。課堂上,我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生活中,我是學生的親人長者。暮靄沉沉,華燈初上,我還在辦公室為學生解疑補課。艷陽高照的中午,別人休息了,我還在給學生學生批改測試卷。北風呼嘯,凍僵的手指還沒有舒展,我已經站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了。多少個周末,多少個休息日,我獻給了我的學生。臨近中考的日子里,和知道我的學生從心理上需要老師的陪伴與安撫,每天十個小時我是在學校給學生以鼓舞和力量。這些都是出于一份責任。現(xiàn)在已經和我成為同事的我的一為學生總是說:“老師,沒有你的敬業(yè)精神和責任心就沒有我的今天。老師,你永遠都是我的恩師?!甭牭綄W生這樣的話,我倍感欣慰,曾經付出的一切都變得那么有價值和意義。

三、用尊重和交流打開學生的心扉

學生的心靈是脆弱而敏感的,容不得傷害,當你真誠地與他們溝通,尊重他們的人格是,你和學生的距離就近了。為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感,我以日記作為突破口,借助日記了解一些不良現(xiàn)象,使得我能夠及時處理。從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角度來說,有壞情緒要發(fā)泄,有好心情也要分享。日記正好給了和學生一個交流的平臺,內容不拘形式,可以暢所欲言,寫感想寫心得,我會寫一些帶有激勵性和指導性的語言回復他們。如“不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找方法“,“意懶心惰難成事,意堅志恒方有為”,“成功的起點是堅信,成功的終點是堅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一個人有了想飛的沖動,就決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通過師生交流,與學生真誠溝通,彼此打開心扉,能加深師生感情,有利于老師去感悟學生,較快地找到與學生的談話的切入點,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減少盲目性而更有針對性。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成績也有很大的提高。

篇2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104-01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學科是學習語言基礎學科,要學好語文,就必須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其中 自讀課的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講讀課相輔相成,構成語文單元教學的整體,意在引導學生把講讀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在自讀課文中加以應用,從而達到在應用中鞏固、提高和發(fā)展的目的。因此只有重視自讀課的教學,才能使學生把講讀課中學到的知識遷移到自讀課中。

一、關于自讀課課型

1、語文課的內容十分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課型也比較復雜。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課型,根據(jù)教學任務劃分,可分為閱讀課、作文課、講讀課、練習課、復習課等。自讀課則有自己的特點,其課型的特點是從教學內容講是指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從授課形式講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獨立操作為主的一種課型。

2、自讀課是一種培養(yǎng)人才,因材施教好形式,它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敏捷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和思辨能力。

3、自讀課和講讀課的關系是,講讀是為了自讀,自讀是講讀的目的,是“會讀”、“不需要講”的實踐,從講讀到自讀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讀課的教學目標要注意和相關單元的講讀課要求一致。

4、自讀課的評價是把講讀課的聽課變?yōu)樽宰x課的看課。傳統(tǒng)的評課基礎是聽課,而自讀課的特征是高度體現(xiàn)學生主體,要求學生高度參與教學的一種課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二。這種課型在課堂教學中大量的是學生的活動。

二、自讀課的教學模式

教會學生自學是教師的根本職責,呂叔湘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序》中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以《音樂巨人貝多芬》為例其教學目標其自讀目標為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觀。

在語文教學中,可推廣使用的自讀課教學模式是“自讀導學六步教學法”,即在自讀課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讀、自學、自練。分六步進行,即:導學――自讀――思辨――點撥――互動――實踐。

1、導學。自讀課開始,教師運用2到3分鐘的時間巧妙導入,引導學生進入自學狀態(tài),激發(fā)自學的興趣??础敦惗喾蚁瘛?,讓學生展示搜集貝多芬的資料,然后聽《命運交響曲》,猜測貝多芬是個怎樣的人?

2、自讀。學生根據(jù)老師或自己設置的學習目標獨立閱讀課文,探究問題的過程。讀這篇課文,你從文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貝多芬。

3、思辨。這是學生充分感知教材之后對閱讀材料生疑、質疑,提出自己獨立思考的問題的過程。、文章是如何向我們展現(xiàn)這些內容的?從寫作的角度這三個方面有什么不同嗎?人物性格在文章前后有什么不同?

4、點撥。這是學生在自讀學習中,探索問題時思路貧乏或進入“死胡同”的時候,教師予以啟發(fā)、誘導、疏通思路,排除疑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女傭的介紹、“我”的觀察和貝多芬的自述。“女傭的介紹”屬側面描寫,“我的觀察和貝多芬的自述”屬正面描寫。女傭介紹和“我”眼中的貝多芬是孤獨、邋遢、暴躁的,貝多芬自述的內心充滿激情、渴望理解、不屈抗爭。

5、互動。這是指在課堂自讀過程中,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使教師、學生、教材之間互動起來的過程。學生交流展示,師生互動,疏通思路,排除疑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女傭的介紹、“我”的觀察和貝多芬的自述。“女傭的介紹”屬側面描寫,“我的觀察和貝多芬的自述”屬正面描寫。女傭介紹和“我”眼中的貝多芬是孤獨、邋遢、暴躁的,貝多芬自述的內心充滿激情、渴望理解、不屈抗爭。

篇3

時間:2016年3月12-13日:12日上午,參加國家醫(yī)學考試中心組織的醫(yī)學博士生入學英語統(tǒng)考,包含聽力考試;12日下午,專業(yè)基礎課考試;13日上午,專業(yè)課考試;(考試時間如有變動,以準考證上時間為準)

地點:安徽醫(yī)科大學本部教學樓,考生于考前一天來校熟悉考場。

復試

學校統(tǒng)一劃復試基本分數(shù)線(包括各科及總分要求)。之后,生源充足的培養(yǎng)單位、學科可在學?;痉謹?shù)線的基礎上,根據(jù)各自生源情況再劃線。大約于5月中旬,由各學科組織達線考生復試。復試應對考生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外語、基本技能、學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進行綜合測試。各學科負責制定本學科具體復試辦法。

復試時,由復試專家組對報考材料(包括碩士階段成績、、獲獎情況、個人自述等)進行評分,具體評分細則由各學科自定。材料評分在復試錄取總成績中占相應比例,由各學科自定,不低于20%。

篇4

學員金氏共度其樂融融團圓年

2008年1月15日,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風雪席卷了我國江淮地區(qū)。據(jù)民政部消息,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111億元。大雪持續(xù)到2月2日時,導致災區(qū)大面積停水、斷電、交通受阻、通訊中斷。

這場罕見的雪災,同樣殃及到浙江東陽金氏提銀的正常運營。不少學員被這突如其來的暴雪擋住了回家的路。眼看春節(jié)來臨,該如何解決他們滯留的問題?金氏提銀為此召開緊急會議,幾經爭論,最后決定:所有滯留的學員,都留在公司過春節(jié),一切費用都由公司承擔,待交通恢復后總部第一時間為學員預定返程的車票。每個人獨處異鄉(xiāng),都牽系著家人的掛念,公司把所有辦公電話騰出來,供滯留學員無償使用。金老師說:“決不能把學員置之于門外!人家是千里迢迢奔著咱金氏提銀來的,我們決不能辜負了大家,要當他們是一家人!”

在這里,記者突然想起一個故事,故事里那個孩子對父親說:“人對了,世界就對了?!苯鹗咸徙y多年來,正是奉行先做人后做事的經營理念,才當之無愧于中國提銀老大這把交椅。

就這樣,大家在金老師的帶動下,布置房間,籌備春節(jié)食品。災情還在繼續(xù),由于雪太大,很多外來人員滯留東陽,旅館賓館普遍爆滿,為此,金老師把學員全部接到鄉(xiāng)下老家,和學員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沒電,金老師買來蠟燭,沒水,金老師花高價買來飲料。怕年三十那天包不上餃子,金老師特意事先籌備了20袋速凍水餃。

在政府的大力搶修下,確保了浙江東陽年三十晚上不會停水,也不會斷電。聞聽此事后,金氏的員工也從家趕來,為的就是和千里迢迢卻受阻于東陽的學員,一道過個祥和、團圓的除夕之夜。在年三十晚上的團圓宴上,金老師為每位學員斟滿了酒,他端起酒杯激動地說:“每年都說春節(jié)過得沒有新意,今年能和我的員工、天南海北的學員一起過春節(jié),我倍感榮幸。來,大家一起干了這杯酒,相逢就是緣分,我們不但要在一起過個快快樂樂的春節(jié),更要在新的一年一起攜手奔小康,金氏永遠是你們的家!”

實話實說:

我眼中的金氏提銀

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加真切地了解“金氏”,我們不妨走近“金氏”的學員,聽聽他們的心里話。

趙雅軍,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站南辦韓麻村 工作單位:廣東省東莞市易韋達電子廠職業(yè):產品質檢員

自述:我是2月1號到東陽的,原本打算趁過年回家順道到金老師那學技術,卻沒想到天降大雪,所有交通都中斷了,真是急人?。〗鹗咸徙y的技術確實好,咱大家都沒話說,金老師相當熱心,到處都在下雪,沒地方住就把我們安排到他家里,跟我一起的還有四個學員,其中一個還是女孩子。年三十,我們在金老師家里包餃子,跟金老師的家人一起過大年,找到了一種家的感覺,心里感到很溫暖,這種溫暖從來都沒有過……

自金氏提銀參加《現(xiàn)代營銷》創(chuàng)富會員大行動以來,不少受援助的讀者無償?shù)牡玫搅嗽晒χ赂?,為此記者特地采訪到了金氏提銀第七屆受援助名單中兩名受援助的讀者袁濤和金軍(詳見《現(xiàn)代營銷?創(chuàng)富信息版》2008年第一期41頁。兩位讀者分別在2月17日,3月2日前往金氏提銀總部參加面授。

袁濤,山東壽光市大家洼鎮(zhèn)新興村工作單位:山東濰維坊天?;瘜W有限公司職業(yè):化學材料包裝工

自述: 金氏提銀服務非常好,雖然我開門見山說自己是受援助讀者,沒有花一分錢,但工作人員還是一如既往的誠懇與熱情,我心里暖洋洋的,在那里學了兩天感覺不錯,前天抽空去收了一桶水,提出了120克銀子,賺了一百多元,雖然錢不多,但這是個良好的開始,我想在金老師的幫助下,我會很快發(fā)家致富。

金軍,江蘇淮安市淮陰區(qū)五里鎮(zhèn)樹西村金小錢莊 工作單位:江蘇無錫市萬全金屬有限公司職業(yè):煅壓工人

自述:我印象最深的是金氏提銀的服務非常到位,起初還有點不相信,金老師真能在五分鐘之內就把銀子從水里提出來?我特意從無錫搞了點廢水帶過去,沒想到工作人員幾下子就提出了亮晶晶的銀子,我拿著銀子到金銀加工店鑒定,99%以上的純銀。不得不服啊!我是援助對象,金老師非但沒有收我一分錢反而經常打電話問我做得怎么樣了。

相關鏈接:鑒于目前南方各省普遍受災,現(xiàn)在金氏提銀總部決定2008年月3、4、5月定為“金氏提銀眾志成城抗冰災優(yōu)惠酬賓期”。在活動期間,所有學員吃住全免,并報銷單程車費,贈送提銀必須工具(價值100元),贈送金媽媽手工爆米花技術(價值300元)。

金氏提銀咨詢部:

華南區(qū):13216260023

華北區(qū):13058954126

華西區(qū):13058954082

總機:0579―86054150

傳真:0579-86659831

客服技術部:0579-86936704(只負責后期技術跟蹤服務,不受理其它咨詢)

地址:浙江東陽市十字街202號

篇5

陜西《華商報》近日披露了一個假典型、假省級勞動模范“誕生”的過程。獲得1999年河南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的郭尚旺,是該省泌陽縣泰山廟鄉(xiāng)泉河村小喬莊的一名游手好閑的農民。他精心施展騙術,騙過了當?shù)攸h政領導,騙過了前來采訪的報紙、電視臺的記者,后又經當?shù)孛浇榈拇笏列麄?,最終騙得“省勞模”的獎杯。

姑且不談當?shù)攸h政領導受騙,僅從前去采訪郭尚旺的記者們不記“實”的做法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獲得許多深刻的教訓。

――只聽只記不核實,釀成新聞要素失實。郭尚旺原不是村黨支部書記,但他為撈取資本對記者稱自己是“支書”,當村里人和記者提出疑問時他又渾水摸魚說真支書是“老支書,我是支書”,此時記者便停止核實,讓騙子郭尚旺面對攝像機接受了采訪。此后,當?shù)貓蠹堃簿鸵罉赢嫼J以黨支書的名分予以報道。傳媒的公開報道為郭尚旺的騙局起到了他本人起不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后,郭得意地對別人說:“報紙電視都說我是村支書,那還假得了。”

篇6

我叫黃河,全長5464公里,生于10萬年以前,我的源頭在青海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qū))。千百年來,我哺育著中華兒女,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我認作民族的搖籃,稱我“母親河”。

從前,人們總愛說“跳進黃河洗不清”,說的是我含的泥沙多。我每年要把16億噸泥沙帶走,淤在下游把河床抬得老高,有人又叫我“懸河”。這些我都沒有辦法,大自然就是這樣安排了我,幾萬年也都這樣過來了。

最近又有一句話說我――“跳進黃河洗不凈”,我聽了很傷心。要是以前“洗不清”,澄澄泥沙就清了;現(xiàn)在“洗不凈”,可事關我個人“品質”。不知道最近大伙兒到我那兒看了沒有,我中游支流的汾河、渭河、洛河、新蟒河、沁河都臟得不得了,有的地方簡直成為“排污溝”,臟東西超標好幾倍,連我周圍的農民都嫌我臭,澆地時掩著鼻子干活。

前些年,我的水質都在三類以上,既能澆地,也能到機器里轉轉;現(xiàn)在好多河段的水都不行了,就是放在池子里當景觀用水,還有人提意見。別人對我說,從來沒有見我這樣臟過。從三門峽以下到入??冢?個水質監(jiān)測口,有6個說我臟。他們對我說,中下游很多城市的飲用水都從我這里取,為了讓人們喝得放心,處理臟東西花了好多錢。

我知道,今年這樣臟,與缺水有很大關系。從去年開始,我從來沒有這樣干渴過,我一年的來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將近2/3,說是有實測記錄以來來水最少的年份。而向我懷里排的臟水卻是一天比一天多,10年間翻了一倍,現(xiàn)在一年有42億噸,相當于我今年來水的一半,過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現(xiàn)在成了“一碗水,半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可能有人問了,不是說不讓往你那里排污嗎?其實也有人管,但總有人偷偷地排,檢查的人來了,少排點,檢查的人一走,照排不誤。管這種事的也不好辦,有人總結得很形象,叫“環(huán)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更何況,還有一些不肖子孫說是當?shù)貟赍X重要,凈的事往后放放。我聽說,天津已經不用我了,我真羞愧。人們費老大勁修了引黃濟津的水渠,我卻幫不了他們的忙。要是再這樣給我身上潑臟水,我這母親河就變成臭水溝了。

救救我吧!

1.仔細閱讀全文,從母親河的自述中,你獲取了哪些主要信息?請回答。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從文中發(fā)現(xiàn)造成黃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嗎?請談談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悉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⑴從去年開始,我從來沒有這樣干渴過,我一年的來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將近2/3,說是有實測記錄以來來水最少的年份。(加點的短語能刪掉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連我周圍的農民都嫌我臭,澆地時掩著鼻子干活。(請指出該句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并說說它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的三則材料,聯(lián)系本文,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材料一:兩千多年前,黃河只叫“河”,沒有“黃”字。《詩經》中許多篇章都提到過。那時的黃河水還比較清亮。黃河上游及晉陜一帶森林植被還比較多,水草豐茂,風景秀麗。

材料二:古人言“黃河清,天下寧”,黃河的治理,事關廣大人民的生計。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紀的家――綠色住宅

①21世紀的住宅花樣繁多,適合各種人的不同需求。

②如果你是個“小氣鬼”,請不妨借鑒一下日本的“太陽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陽能發(fā)電是日本政府“陽光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通產省計劃到2010年將太陽能發(fā)電設備的發(fā)電能力提高到500萬千瓦,使100萬戶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陽能發(fā)電設備給自己提供足夠的電力。政府還和電力部門達成協(xié)議,白天居民家庭的富余電力可以通過普通電網賣給電力公司,晚上或陰雨天氣可以從電力公司的電網購買電力,到一定時間進行結算。日本從1994年就開始促進普及太陽能發(fā)電,并建立“個人住宅太陽能發(fā)電補助制度”,對個人住宅太陽能發(fā)電設備給予50%的財政補貼。2001年財政用于個人購買太陽能發(fā)電設備的補貼預算達160億日元。

③如果你喜歡自然,喜歡綠色,就來關注一下剛剛誕生在澳大利亞的“生態(tài)住宅”。這一款被澳大利亞的植物學家和生態(tài)建筑師視為澳大利亞人的世紀房屋,其特點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間栽種各種植物,室內頂棚空間種植著下垂式倒掛草本植物,室外平緩寬大的房頂或外墻壁爬滿藤本植物。從外部看,整個房屋與周圍地面連成一體,完全變成綠色。預計本世紀中期將全面普及“綠屋”,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將變成綠色植物編織的城市。而堪培拉每個新建房住戶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豐厚“綠禮”――15棵不同品種的樹木和30叢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綠色制服的志愿者幫助栽種。

④德國柏林的新議會大廈也采取了“綠色建筑”設計,所有房間都可以自然通風,冬暖夏涼,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來自太陽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紀要住在“摩天城市”,來解決越來越擁擠的人口問題。學者們說,這種城市其實就是一座高達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樓。據(jù)說美國有人正打算籌建528層、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⑤總的來說,21世紀人類會有更個性化的住處,因此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想象力,讓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鮮感。

1.通讀全文,請分別說說日本、澳大利亞、德國這三個國家“綠色住宅”的特點。

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國:

2.“如果你是個‘小氣鬼’,請不妨借鑒一下日本的‘太陽能住宅’”中“小氣鬼”的確切含義是什么?作者這樣表述的作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本文的第②段文字來看,在建設“太陽能住宅”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有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寫綠色住宅的,而第④段文字中卻提到了“摩天大樓”。你認為“摩天大樓”是否屬于“綠色住宅”?請談談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然的發(fā)現(xiàn)

1803年,英國化學家約翰?道爾頓為解釋化學實驗的現(xiàn)象,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原子論,認為“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一理論立刻傳揚開來。

但是,原子論最大的問題是無法驗證,畢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當時還沒有出現(xiàn)能夠目睹粒子的工具,化學家只能從一些線索去推測粒子的狀況。連偉大的法拉第都認為,在沒有更好的理論之前,只能把原子論當成一個魅力十足的假說。

1827年,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時,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動個不停。布朗起初以為花粉在水面上晃動是因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動??墒?,并不只有花粉會在水面上晃動,普通灰塵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樣。布朗偶然發(fā)現(xiàn)的這種現(xiàn)象,后來被人稱作“布朗運動”。

布朗認為,這個現(xiàn)象可能和某種物理定律有關。可是,他始終找不出理由來解釋這種運動。后來,其他學者也不斷提出過種種解釋,但總是難以令人信服。

直到1863年,才出現(xiàn)了一個能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水面上的花粉運動是粒子沖撞花粉造成的。根據(jù)原子論,水的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它們總是不停地運動,所以會和花粉產生沖突。它們撞到花粉的旁邊時,就會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邊時,就又把花粉推回來。這樣的情況不斷發(fā)生,花粉也就不斷在水面上晃動。

比方說,現(xiàn)在體育館的地上放著一個籃球,你和一些同學圍著這籃球,和它相距幾米遠,而且你們手上都有一袋網球。你一發(fā)出信號,大家就不斷拿網球往籃球上扔。這時會發(fā)生什么事呢籃球是不是在地上滾動你們扔的球有時擊中籃球的這一邊,有時則擊中另一邊,于是籃球總是滾來滾去。

你知道你們正在扔網球,所以不會覺得籃球在地上滾動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況呢首先,在籃球上涂上熒光劑,再關掉體育館內的光源,然后把網球扔向這個發(fā)亮的籃球,這時你只看到一個發(fā)亮的球在黑暗中滾動。布朗和其他學者剛開始探討浮在水面上晃動的花粉時,狀況就和這種情形差不多。他們只看到花粉在動,卻想不出原因,后來終于從它的動作領會到似乎有什么東西在撞擊它,進而認識到用分子彼此的沖突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是最貼切的。

這樣,“布朗運動”成為一個契機,使許多學者明白了道爾頓的原子論是正確的。

1.文中有一句話點明了全文的說明中心,請把它摘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述同學用網球撞擊籃球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數(shù)第二段中加點處用了“差不多”,而沒用“一個樣”,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從文中篩選的信息,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化學家提出“原子論”,得到的驗證卻與植物學家的發(fā)現(xiàn)有關,和某種物理定律有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粉在水面晃動這一偶然發(fā)現(xiàn),使學者獲得啟發(fā),解決了科學難題。你能由此聯(lián)想到科學史上其他類似的事例嗎?請舉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自2005年安徽省實驗區(qū)中考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一、1.⑴介紹母親河的來歷。(2)自述為何“洗不凈”(或介紹黃河污染嚴重)。(意近即可。)2.⑴大量污水排入黃河;⑵缺水,來水量嚴重減少;⑶對污染管理不善。(意近即可。)3.⑴不能。加點的短語是用實際檢測的記錄來說明來水量是有史以來最少的年份,體現(xiàn)了科普作品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意近即可。)⑵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黃河污染嚴重。(意近即可。)4.⑴關注黃河,保護黃河,還黃河的本來面目。⑵治理黃河,讓母親河為人民造福。⑶污染生存環(huán)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意近即可。)

篇7

那就不妨向內轉,從自己身上“下手”,試著寫自己。有的同學說“我有什么好寫的”?但是想想看:長這么大了,已經有了很多的生活經歷了,你認識了幾百甚至上千人,你經歷了十幾個春夏秋冬,大自然在你腦海里留下了無法計數(shù)的畫面;你已經嘗過酸甜苦辣,有過成功與失敗的經歷,有過喜悅與煩惱的交替,你的每一天都在產生新的思想……如此豐富的人生經歷怎么說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呢?況且寫自己還能寫出新意和個性。

一、記敘文“寫自己”的技巧

在寫記敘文時,我們寫自己所歷、所見、所聞的材料,因為這樣的材料最容易帶有個性色彩,也最容易觸動自己的情感,這在閱卷老師讀來也最容易發(fā)生興趣,因為他們也想窺探一下現(xiàn)代中小學生的真實的內心世界。

如果自己親歷、親見、親聞的材料不夠新穎典型,或者不符合題意怎樣辦呢?不妨借助聯(lián)想和想像,合理虛構一番:1、為了符合題意、表現(xiàn)中心,對經歷過的幾件事可以改換部分情節(jié)、起因、結果等;2、經歷過的事,當時觀察不細致,或時間久記不清,可以根據(jù)當時情況,想象其中的細節(jié)加以描繪,使其具體生動;3、可以將發(fā)生在幾個人身上的事集中到自己一個身上,以使人物形象鮮明,內容充實;4、可以把經歷過的幾件事進行合理改造,將它們編織到一起來寫;5、加添合情合理的環(huán)境、氣氛描寫,以烘托人物和事件。如果親身經過的、適合題意的材料已經夠豐富生動的了,那就應該在“裁剪”上多下點功夫,使所敘詳略得當,不枝不蔓。

二、說明文“寫自己”的技巧

在寫說明文時,同樣也可以寫自己。一是向別人介紹自己,說明自己的相貌、個性、愛好特點等等,娓娓道來,如訴家常,顯得親切自然;二是間接寫自己,就是運用第一人稱進行說明,把說明對象當成作者自己來寫,既寫出說明對象的特點,也融入自己的特點。這樣寫,語言顯得生動活潑,還會融入更多的感情,使枯燥乏味的說明文活潑生動起來,讀來饒有興趣。比如:大家好!我是一只漂亮的倉鼠,我乖巧、馴良,非常討人喜歡。我毛茸茸的皮毛光滑明亮,白白的肚皮,穿著灰褐色的外衣,外衣上鑲著三條黑色的線條,中間的一道非常醒目。我就是倉鼠家族有名的三線。我們家族里還有銀狐、紫倉、楓葉鼠、雪球。雪球在我們的兄弟姐妹里可是有名的帥哥、靚妹,雪球顧名思義,渾身像雪一樣白,眼睛在暗光下為葡萄酒一樣的暗紅色,在亮光下,眼睛呈透明的紅色。

這里將人的特點和倉鼠的特點揉為一體,通過自述形象地、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

篇8

2012年4月15日至4月25日,“超越與反觀:邱啟敬(2006-2011)”大型個展在上海美術館隆重推出,這是繼去年北京大型個展之后,青花和田玉首次以當代藝術形態(tài)在玉雕重鎮(zhèn)上海展出。此次展覽以回顧性的展陳,傾力推出藝術家近年來跨門類跨題材雕塑、雕刻作品,其最新創(chuàng)作的青花和田玉系列,直溯中國古典人文傳統(tǒng),在東方文人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更因其材質名貴,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自2006年始,邱啟敬以他的大型地景裝置作品“大遷徙”,將壽山石從工藝美術傳統(tǒng)雕刻的領地中,帶入當代藝術,關注社會人文的視野。數(shù)百年的工藝傳承,借助青年藝術家顛覆性的想象力,以粗獷原始的面容,進入當代文化的現(xiàn)場。傳統(tǒng)的材料,傳統(tǒng)的刀法,在全新的文化語境中別開生面。

在福建的雕塑界,壽山石始終在材質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數(shù)百年來的福建壽山石雕藝術至今還一直處于民間藝術和民間工藝的狀態(tài)之下。如今,從中央美院雕塑系回歸的邱啟敬以其“大遷徙”、“印章系列”等作品為壽山石藝術的革新吹響了號角。

從笛卡兒到胡塞爾,哲學家們都傾向于,先有“純粹自我”的意識,然后才從此出發(fā)產生對外物的意識。世界、意識、自我意識,這并不是一個時間的先后結構,而是個人存在的兩極性。世界本身是被存在狀態(tài)決定的,意識連接了人與世界,把世界轉化為人的自由。然后,“意識”主體本身又被意識(反觀),即“自我意識”,它把判決權交給了“超越世界”,把自由還給了世界,而自己則被異化為被決定的客體。

如同作者自述:“人類歷史的步伐究竟磨破了多少雙有老繭的雙腳才到達了今日的文明?欲望,是人類最可怕的敵人,又是人類文明的最頑強的潛動力,撩撥著人性最本質的野性與貪婪,同時它又似一塊巨大的磁鐵吸附著人類的所有高尚與罪惡?!鼻駟⒕赐ㄟ^自己的作品,以對人類文明的反思為出發(fā)點,以自身的感知為線索走進了一個批判現(xiàn)實的精神領域,迫使我們面對一個尖銳的問題——人的生存狀態(tài)。

篇9

[關鍵詞] 愛因斯坦;畢達哥拉斯定理;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2004年6月,聯(lián)合國第58次會議決定:2005年為世界物理年。用一門科學命名世界年,這是聯(lián)合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是為了紀念1905年愛因斯坦奇跡般地發(fā)表劃時代意義的5篇學術論文100周年,同時也是紀念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逝世50周年。

愛因斯坦不是一位數(shù)學家,而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他將當時處于創(chuàng)建階段的張量分析用于廣義相對論,不但為這種理論找到了有效的數(shù)學工具,并對推動和完善張量分析在數(shù)學中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愛因斯坦還在愛因斯坦求和約定[1]和愛因斯坦張量[2]等方面對數(shù)學作出了直接的貢獻。

本文不研究愛因斯坦與張量分析的關系,而研究數(shù)學中一條十分重要的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以下簡稱為畢氏定理)與愛因斯坦的關系,這與他在12歲時是否創(chuàng)新地得到了該定理的證明有關。

1 一些重要的說法

1.1 1921年Moszkowski的說法

Moszkowski(1851-1934)是與愛因斯坦早年有密切交往的柏林文藝批評家,他從1919年夏季至1920年秋季曾與愛因斯坦作了一系列的對話,隨即出版了有關愛因斯坦第一本傳記的英文本[3]和德文本[4],此書英文本于1972年再版,書名改為《與愛因斯坦的對話》[5]。顯然,該書初版內容是得到愛因斯坦認可的。其中有愛因斯坦與畢氏定理關系的首次較為詳細的報導,Moszkowshi寫道[3]:“有一次雅可比叔叔向愛因斯坦講了畢氏定理的內容,而未講任何證明。他的侄兒理解所涉及的關系,并感到可基于一種理由而推導出來?!@個小孩在三個星期中用其全部的思維力量去證明這一定理。他專注到三角形的相似性(從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斜邊作垂線)得到了一個證明。為此,他長時間的激動!這雖然僅涉及到一個非常古老的著名定理,他卻經歷了發(fā)現(xiàn)者首次的快樂?!?/p>

1.2 1924年Maja Einstein的說法

愛因斯坦的妹妹Maja Einstein(1818-1951)在1924年2月15日寫成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為他的生平事略而作》一文,但一直未公開發(fā)表。由于此文的重要性,《愛因斯坦全集》的編者于1986年將此文的部分內容載于全集第一卷正文之前,此文涉及到愛因斯坦12歲時證明畢氏定理的內容。

對于愛因斯坦學習幾何,Maja 在文中寫道[6-7]:“他不是從書中得知它們的證明,而是企圖自己來證明它們?!庇终f:“阿爾伯特總是找到了正確的證明,甚至還發(fā)現(xiàn)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一個嶄新的方法。獲得這樣的結果,這個孩子感到莫大的幸福,這時他自己已經意識到他的才能指點他的道路?!边@段話清楚表明作者認為愛因斯坦曾給出畢氏定理一個嶄新的證明,而且這段經歷對愛因斯坦以后從事科學研究有重大影響。此外,全集的編者還對此事加注說:“根據(jù)這篇文章(指愛因斯坦的《自述》)中的敘述和Moszkowski書中第222-223頁的內容,就可以重建他的證明。”這說明全集編者認同Maja的說法,并向讀者提供了證實這一說法的參考文獻。

1.3 1930年Onto Reiser 的說法

Onto Reiser(1889-1964)是Rudolph Kayes 的筆名,他是一位德語專家,1924年與愛因斯坦的繼女結婚,1930年發(fā)表了《愛因斯坦傳》一書[8]。此書曾得到過愛因斯坦充分的認可,他為該書曾寫了一段話,其中有一句為:“我感到這本書從頭到尾講的事都是相當確鑿的。”[9]

Reiser 對愛因斯坦證明畢氏定理的事寫道:“他的叔叔向他講了畢氏定理,只講了內容,而未講證明。這個孩子的雄心大志是不借助現(xiàn)有的最少的幾何知識,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證明。奇跡終于發(fā)生了……,他獨立地成功證明了歐幾里得幾何的關鍵定理?!擲pieker的幾何書到了他手里時,除了2到3道難題外,他迅速成功地解答了所有的習題?!?/p>

1.4 1932年Talmey的說法

Talmey Max(1869-1941)是愛因斯坦10歲到15歲時與之密切相處,并對愛因斯坦給予良好教育的人,1932年發(fā)表了[10] ,并在[11] 中有著愛因斯坦少年時學習數(shù)學的生動描述。他寫道:“我給他Spieker的幾何學教科書自學。每周我慣常去他家一次,他總是很高興給我看他上周解出的新習題。開始時,我?guī)椭怆y題,……,過了不久,幾個月,他已經把Spieker整本書都學完了?!痪?,他的數(shù)學天才飛得那么高,我不再能跟得上了?!?/p>

Talmey所述內容中,并未提及愛因斯坦證明畢氏定理一事。

2 愛因斯坦本人的說法

應P.A.Schilpp的請求,愛因斯坦在1946年寫了《自述》一文,“向共同奮斗著的人們講一講一個人自己努力和探索過的事情”。此文首先發(fā)表在[12] 中,中文譯文見[13] 。

愛因斯坦在此文中寫道:“在12歲時,……有位叔叔曾經把畢達哥拉斯定理告訴了我。經過艱巨的努力以后,我根據(jù)三角形相似性成功地‘證明了’這條定理;在這樣做的時候,我覺得,直角三角形各個邊的關系‘顯然’完全決定于它的一個銳角。在我看來,只有在類似方式中不是表現(xiàn)得很‘顯然’的東西,才需要證明?!?/p>

值得注意的是:愛因斯坦在‘證明了’上面打了引號,這意味了這樣的‘證明了’,是有限定意義的。

3 愛因斯坦對質疑的答復

1953年3月14日在愛因斯坦74歲生日宴會之前,舉行了一個簡短的記者招待會,他收到了一份書面的問題單,其中第一個問題就涉及在他12歲證明畢氏定理的事,愛因斯坦對此作了明確的回答[14] 。

第一個問題是:“據(jù)說你在5歲時由于一只指南針,12歲時由于一本歐幾里得幾何學而受到決定性的影響。這些東西對你一生的工作果真有過影響嗎?”

愛因斯坦回答:“我自己是這樣想的。我相信這些外界的影響對我的發(fā)展確是有重大影響的。但是人們很少洞察到他自己內心所發(fā)生的事情。當一只小狗第一次看到指南針時,它可能沒有類似的影響,對許多小孩子也是如此。事實上決定一個人的特殊反應的究竟是什么呢?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可以設想各種或多或少能夠行得通的理論,但是決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p>

由此可見,在愛因斯坦逝世前一年,他仍然充分肯定他少年證明畢氏定理之事對他一生重大的影響。

4 愛因斯坦的證明方法

至今未見到愛因斯坦12歲時對畢氏定理證明的詳細內容,但是按照上述材料,不難正確地推論出他的方法如下所示。

專注到三角形的相似性,從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斜邊作垂線,設交點為D(見圖1)。兩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完全取決于它們的一個銳角,如果有一銳角相等,二者相似;否則,不相似。

在圖1中,ABC、DBC、DCA彼此都是相似的,因為它們有一銳角是相等的。

ABC與DBC因相似,二者的兩對應邊長之比相等,即

c/a=a/e,ec=a2 (1)

對ABC與ACD,同理有

c/b=b/f,fc=b2 (2)

(1)+(2),得到:

ec+fc=(e+f)c=c2=a2+b2 (3)

上式就是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內容。 由上可知:基于對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作垂直,構成兩個與原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兩相似三角形的對應的邊長之比相等,即可導出畢氏定理。據(jù)作者的分析與研究,這種證明是現(xiàn)有約300種畢氏定理證法中[14] 最為簡單的:僅需作一條輔助線和僅需三步推理運算,即可推導出畢氏定理。因此,這種證法是最好的。

5 愛因斯坦的證明是創(chuàng)新的嗎?

仔細閱讀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15] 就會得知,在這本劃時代的經典著作中,對畢氏定理不僅提出了人們所熟悉的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上,向外分別作三個正方形的比較繁的證法,而且還有另外的基于相似三角形相似特性的證法,其內容與圖1所示的方法完全相同,僅是敘述較繁,而且把內容置于第Ⅵ卷命題8和命題31之中,并表達為:“在直角三角形中,對直角的邊上所作圖形(的面積)等于夾直角邊上所作與前圖形相似且有相似位置的兩圖形(的面積)的和?!?/p>

愛因斯坦知道《幾何原本》中上述證法嗎?他12歲時,不會知道。因為對于一個12歲的小孩,通常是不會去查閱2000多年前的經典文獻。在愛因斯坦成人,尤其是成名之后,他有可能會閱讀《幾何原本》,也有可能會讀到《幾何原本》中關于畢氏定理的基于相似三角形特性的證法。因此,與愛因斯坦深談過的Moszkowski寫他‘證明了這一定理’,愛因斯坦的女婿Reiser寫他‘獨立地成功證明了歐幾里得幾何的關鍵定理’,愛因斯坦少年時期的教導者、有著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的Talmey Max根本就沒有突出愛因斯坦與畢氏理論的關系,以及愛因斯坦本人在‘證明了’這條定理的證明了上面打上引號,所有這些說法都是可以理解了!至于愛因斯坦的妹妹Maja說她哥哥“發(fā)現(xiàn)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一個嶄新的方法”之不確切,只能歸因于她缺乏科學背景的原因。《愛因斯坦全集》編者認同Maja對此的附注,也只能歸因他們未曾對畢氏定理的種種證法作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6 結論

(1)愛因斯坦12歲時,在未學過平面幾何的情況下,曾基于三角形的相似特性,獨立地給出了畢氏定理的一個證法,而且這一證法是畢氏定理中最簡單和最好的證法。

(2)愛因斯坦這一證法并不是創(chuàng)新的或嶄新的,因為在公元前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中,已經有了這種證法。

(3)愛因斯坦之所以在12歲時完成了常人無法達到的成果,是由于他天賦的好奇心、敏銳的理性思維、刻苦的鉆研精神以及啟蒙者對他諄諄教導的結果。

(4)經典著作,如《幾何原本》等是無價的知識寶庫。對于研究者而言,深入鉆研經典著作是必不可忽缺的。

參考文獻

1. 王伯年,李達房,曹偉武.愛因斯坦求和約定的推廣.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3,25(1):5-7頁.

2. 孫志銘 .物理中的張量.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190-192頁.

3. Moszkowski A, Henry L B (英譯). Einstein, the searcher: his work explained from dialogues

with Einstein. London: Methuen& Co. Ltd., 1921.

4. Moszkowski A. Einstein. Einbliche in seine Gedankenuelt. Gemeinverstandliche Betrachtungen uber die Relativitats theorie und ein neues Weltrystem. Hamburg: Hoffmann und Campe, 1921.

5. Moszkowski A. Conversation with Einstein. New York: Horizon Pr.1972.p.224-p.225.

6. Stachel J主編.The Collected Popers of Albert Einstein, Vol.1.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e, 1987.

7. 趙中立主譯.愛因斯坦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3頁.

8. Reiser A. Albert Einstein, a Biographical Portrait. New York: Abert and Charles Boni Inc., 1930.

9. 許良英,趙中立,張寶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41,391頁.

10. Talmey M. The Relativity Theory Simplified and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Its Inventor. New York: Falcon Press, 1932.

11. 趙中立,許良英編譯.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110-114頁.

12. Schilpp P A. Albert Einstein: Philosopher-Scientist. New York: Herper& Brotheis Publishers. 1949.p.2-p.9

13. 趙中立,許良英編譯.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3-9頁.

篇10

兒童泥塑教學中,局限于某種技藝的學習或對某種創(chuàng)作對象的單一摹仿的做法,是有違兒童本有的創(chuàng)造天性的,也不利于拓展孩子們的視野,還會限制學生形象思維、空間想象力及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抹殺學生獨特的感受力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力。在一次泥塑課上,當筆者拿著一坨未經塑造的泥巴從投影幕前走過時,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幕布上呈現(xiàn)出狗的影像?,F(xiàn)實中抽象的泥巴,通過投影,怎么就會變成另一個具象的形象呢?是否可以在光影的幫助下,探索一種突破兒童泥塑教學中技法造型局限的題材,從另一角度開展創(chuàng)新,進一步增強兒童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泥塑的興趣呢?基于這些思考,筆者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思路,開展了《泥巴的影子》的教學嘗試,并采用了一系列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空間想象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個性化表現(xiàn)能力的教學策略。

策略一:突破原有題材,新內容

模仿是泥塑造型的一種基礎訓練方式,可一旦它成為唯一的手段,成為孩子們每次創(chuàng)作的絆腳石,就變成了“灌輸”,其結果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自由表達空間被限制,主體性也會逐漸喪失。在原來的泥塑教學中,兒童的造型是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命題,以模仿為主的創(chuàng)作。浙江版美術教材中的泥塑課例便是—例(表1)。

在具體教學時,教師雖然以人物、動物、童謠故事、罐、瓶、盆等為主干內容,并注意各主干內容之間的交叉互補,但久而久之,這些題材的創(chuàng)作會使兒童形成思維定勢。怎么才能通過光影媒介的引入,形成對兒童固有造型思維的一種沖擊呢?

古時,老祖宗就曾經借助燈光照射,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著亮布演戲,這便是曾經盛極一時的皮影戲。但其造型仍需要把皮革鏤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與筆者引入光影媒介的意圖有所不同。再細查當代,發(fā)現(xiàn)英國有位藝術家用垃圾創(chuàng)作過影像,那些不起眼的物品看似雜亂地堆放在一起,竟然成了藝術品(圖1至圖3)。

這一點與筆者的思路不謀而合,做好的泥巴不一定是一件有意義的作品,但看到的影像卻可以是—件有意義的光影作品。至此,筆者將《泥巴的影子》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觀察實物外輪廓的形在光源作用下構成特殊的影像,感受光影的奇特魅力,了解三維空間(泥巴所創(chuàng)造的立體形象)向二位空間(影子)的轉化。

2.通過欣賞和動手制作泥巴影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和外輪廓形的把握能力。進一步學會泥巴的添加和減少的方法。

上限: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創(chuàng)作不同空間的影像作品,嘗試前后空間錯位構成。

下限:能力一般的學生能夠創(chuàng)作在同一空間的影像作品。

3.增強學生對影像構成的感知理解,培養(yǎng)想象力和審美情趣。

策略二:巧用思維定勢,強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課程強調通過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與不同年齡段學生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兒童在泥塑教學課的起始階段,就能盡快體驗到造型活動的樂趣,那么對于推動后期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以及保持學習興趣都無疑是一方良好的推進劑。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預設中,巧妙地引發(fā)思維沖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以陶藝高級班學員(小學4-6年級在校生)為例,教師引入環(huán)節(jié)一:

教師出示泥巴做成的圓球,請學生思考:經過投影,我們會看見什么?

學生紛紛舉手:圓形。(圖4)

教師:有不同答案嗎?

學生安靜。有兩個人舉手。

生1回答:可能是橢圓。

教師改變投影角度。屏幕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橢圓”。

經過三到四年的陶藝學習,這些學生已經掌握了捏塑法、泥條法、泥片法等幾種基本的陶藝成型方法,也學習制作了不同種類和造型的陶藝作品。他們的想象力雖然豐富,能夠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進行合理聯(lián)想,但是在20人的高級班學生中,有不同創(chuàng)意設想的僅占10%。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光源照射的角度不同,形成的投影形狀也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打破限制他們思維的框框。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不同的事物之間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根據(jù)思維定勢所強調的事物間的相似性和不變性,當新問題相對于舊問題,是其相似性起主導作用時,由舊問題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往往有助于新問題的解決。所以,經過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思維創(chuàng)新,教師引入環(huán)節(jié)二:

教師出示泥塑圓柱體,請學生再思考:經過投影,我們會看見什么?

生1:圓柱體。

生2:長方形。(圖5)

生3:圓。(圖6)

由于這兩個引入環(huán)節(jié)在思維創(chuàng)新上具有相似性,所以有助于學生盡快形成新的思維定勢。事實上,受到上一次改變光照角度的啟發(fā),學生的確設想出多種答案,并且充分認識到:復雜的物體造型,投影成像的變化會更豐富。像這樣的思維碰撞,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興趣。

策略三:豐富造型表現(xiàn),求創(chuàng)意

藝術表現(xiàn)可以運用多種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來傳達觀念、情感。兒童玩泥不同于書法、寫字:給它樣式照本臨帖,通過上百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復接近完美的范字。他們玩泥隨意性很強;玩泥的過程,就是一次次演變細化、不斷求異求新的過程?!读x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指出:“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xiàn)活動。

筆者在兒童泥塑造型技巧上注重點撥,強調讓創(chuàng)作的過程更隨性,減少“泥塑入門”后的束手束腳,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

1.表現(xiàn)手法的逆向點撥

(1)添加(圖7)

教師出示一個泥球,并在上面看似隨意的添加泥條。學生觀察,經過添加,泥球在光源下形成動物影像,再自己動手嘗試:在事先準備好的泥球上采用添加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個具象實物,最后觀察投影成像效果。

學生在1-2分鐘內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蘿卜、烏龜、葫蘆、蘋果、茶壺、米老鼠等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打破固有思維模式,逐漸適應把立體造型轉化成平面剪影的思維過程。

(2)減少(圖8)

教師出示一個長方形,用工具戳幾個方形的洞,放在光源下形成一座高樓的剪影。

設置本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添加與減少的兩種技法,這兩種技法在本堂課中非常重要。并讓學生欣賞幾組不同技法的作品。

(3)綜合運用

創(chuàng)新思維是創(chuàng)新實踐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的前提。“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成型方法后,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學習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為此,教師先后出示了三堆看起來普通的泥巴,讓學生觀察像什么;再把這堆泥巴放在光源前面,讓學生再思考,能把這堆泥巴變成什么。(表2為學生觀察造型方法時的統(tǒng)計,具體過程詳見圖9至圖11)

通過三組不同成像作品的演示,使學生思維視野更加廣闊,呈現(xiàn)出多維發(fā)散狀,并且學生對泥塑表現(xiàn)手法的綜合運用也有了深一步的認識。

2.造型組合的空間透視

此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表現(xiàn)方法,但獨立構思仍顯得空白,教師就抓住這個時機再次進行不同成像技能的演示。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適時點撥,能化解學生心中的謎團,促進學生思維進一步發(fā)展。

教師先向學生出示兩幅一模一樣的小鳥影像(圖12)。接著,出示完全不同的兩組實物:影像1(圖13)為小鳥的實物嘴巴、腦袋、身體,是連在一起的;影像2(圖14)為小鳥的實物嘴巴腦袋、身體,是不連在一起、但有前后順序的。

通過這兩組成型對象的比較,讓學生對三維空間的觀察力、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等得到綜合性的鍛煉,初步領會了要打破空間約束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缺少形象感知的積累。所以,在學生創(chuàng)作前,教師出示外國大師用廢舊物品創(chuàng)作的大量影像作品圖片,通過名家多種材料的投影效果給學生帶來視覺上強烈的沖擊。

在一次次思維的變式中,學生開始大膽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策略四:綜合欣賞評述,重個性

在藝術作品中,最有意義的部分是技巧以外的個性。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無論家長還是教師,都十分注重孩子在泥塑學習中學到了什么東西,但他們衡量的標準很單一,往往是孩子會做什么、做得像不像、是否合乎規(guī)范,等等。這種典型的結果教育論忽視了“欣賞·評述”的重要性。在這個學習領域,教學應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努力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欣賞方法,學會多渠道搜集相關信息,不斷提高欣賞和評述能力。

1.寬松氛圍

學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對學習內容自主選擇的自由,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的關鍵。在學生開始創(chuàng)作之前,除原有工具外,教師為學生每人提供一塊白色KT板蠟燭,以供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不斷地對比、改進,完善自我評價,對創(chuàng)作內容不做限制。學生可以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產生探究新知的興趣,突破空間進行造型組合,在自我表現(xiàn)的過程中增強自信,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柔和的燭光,隨性的泥塑,不斷變化的影像,在高愉悅度情緒啟動的狀態(tài)下,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大大提高。(圖15)。

2.個性自述

數(shù)、理、化練習題只有唯一答案;而泥塑作品難有標準答案。就像人們閱讀小說《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欣賞一件泥塑作品,表達對事物的主觀感受時,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參加陶藝活動時,學生都會根據(jù)自己的不同的思路、獨特的審美觀來做自己的作品。雖然做的作品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每件作品都會有自己的特別之處(圖16至圖18)。創(chuàng)作完成后,筆者提議每位同學先在小組中自述,再推薦到全班面前自述:展示成像的效果,講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作者對作品的認識會更深一層。

3.交流賞析

泥塑是一門集實用性和觀賞性于一體的課程,因此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當自己完成一件作品時,總想給別人看,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交流賞析非常重要。當學生完成作品后,筆者把他們的泥塑作品擺放在陳列柜里,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作品及向他人學習的機會。孩子們課后依然可以近距離地欣賞作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與環(huán)境的交流、互動中,兒童可以感受到泥塑藝術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拓寬視野,豐富想象,定期舉辦陶藝作品展,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他們持續(xù)學習陶藝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反思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