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2 16:2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七年級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19年七年級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教案一】環(huán)節(jié)一:走進春天
詩朗誦《走進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
環(huán)節(jié)二:歡樂春天
1、女生獨唱:stayhereforever
2、現(xiàn)場書法表演
3、合唱:《和你一樣》(原唱李宇春)
4、游戲(考驗信任的團隊游戲)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大家感受進入春天的歡樂、祥和的氣氛,完全釋放自己的快樂情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參與意識。
環(huán)節(jié)三:春天里回望
1、重溫“六心閣”班級文化。
以搶答和抽答的方式,讓“六心閣”的口號、理念、精神、常規(guī)要求等等再次滲透到每個孩子的心靈。
2、回望過去。
由主持人調動同學的情緒去回顧、反思自己在過去的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包括自己的語言、行為、禮儀、態(tài)度、方法以及責任的擔當和感恩的意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面對全班得以分享,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督促,對其他同學的警示。
環(huán)節(jié)四:暢想春天
1、春天里的愿望
主持人給每個同學2~3分鐘的時間,可以小組討論,讓每個孩子寫下自己在新學期的愿望,讓部分同學與大家分享,產生共鳴,共享快樂。
2、春天里的故事
邀請曾經的學生,六心閣孩子們的學長,畢業(yè)于國防科技大學的學生與孩子們分享他在北山、以及后來成長的點點滴滴,以引領六心閣的孩子擺著希望,努力前行。(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臨時加的,因為剛接到信息,那個學生明天來學??次?
環(huán)節(jié)五:春天里的誓言
要求每個學生寫下自己的誓言,部分分享。最后全體起立,共同宣讀班級誓言。
【2019年七年級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教案二】教育目的:
1. 通過故事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和對集體負責的責任感。
2. 通過表彰獎勵一部分學生,激勵其他學生在新學期確立目標,提升自己。
活動過程:
一、應對長假綜合癥。制定目標,努力奮斗。
1、又一個暑假過去了,假期里你都干些什么了?有什么收獲和感觸?
2、你是否還渴望盡情地玩電腦、手機游戲?
3、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應該做兩件事:應對長假綜合癥。制定目標,努力奮斗。
1、視覺疲勞癥。由于長時間上網、打游戲、看電視、看碟,長時間面對屏幕,增加了眼睛和大腦的負擔,導致眼睛紅腫、全身酸痛、精神萎靡。
2、消化不良癥。由于身體攝入過多的高脂肪或熱量高的食物,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3、上學恐懼癥。與平時的快節(jié)奏生活相比,節(jié)日期間一旦徹底放松,生活規(guī)律就被打破,于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種種不適,產生失落厭倦和恐懼感。
4、旅游后遺癥。旅途一族勞頓和飲食不規(guī)律,打破了身體的酸堿平衡,外加環(huán)境改變、水土不服,極易出現(xiàn)感冒發(fā)燒、角膜發(fā)炎、牙痛、口腔潰瘍等各種疾病。
二、講故事
1、對自己負責。
一天,一只繭上裂開了一個小口。有一個人正好看到這一幕,他一直在觀察著,蝴蝶在艱難從那個小口中一點一點的掙扎出來……
接下來,蝴蝶似乎沒有任何進展了。
看樣子它似乎已竭盡全力了,不能再前進一步了……
這個人實在看的心疼,決定幫助一下蝴蝶,他拿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把繭破開。蝴蝶很容易的掙扎出來。
但是它的身體很萎縮,身體很小,翅膀緊緊的貼著身體……
他接著觀察,期待著蝴蝶的翅膀會打開并伸展開來,足以支撐它的身體,成為一只健康美麗的蝴蝶。然而這一切始終沒有出現(xiàn),實際上,這只蝴蝶在余下的時間都及其可憐地帶著萎縮的身子和癟塌的翅膀在爬行,它永遠也沒能飛起來。
這個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從繭的小口掙扎出來,這是上天的安排,要通過這一擠壓過程將體液從身體擠壓到翅膀,這樣它才能在脫繭而出后展翅飛翔。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需要奮斗乃至掙扎。如果生命沒有障礙,我們就會很脆弱,我們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強健,我們將永遠不能飛翔……
怎么才能對那個今后的你負責呢?答案只有一個:向今天負責,抓住今天的機會,為今后的你打好基礎!
2、對集體負責。
研究發(fā)現(xiàn),紅杉的生長總是成群相伴而生,并沒有單獨生長的,這一大片紅杉彼此之間的根纏繞在一起,緊緊相連。它們一株連著一株,形成一片壯觀的紅杉林,除非風大到掀起地皮,否則是無法撼動他們的。
紅杉這樣淺根密布的生長方式,正是它長的如此高大的秘密,它的根大范圍密布于地表,方便快捷吸收賴以生長的水分與養(yǎng)分,并將向下扎根的能量全部用以向上生長。
加州紅杉就這樣,打破了一般植物的生長方式用根部相連,彼此相系,終能成就屹立不搖的大片紅杉林。
每一個人都要生活在集體之中,無論是學習,工作、生活、娛樂,每個人都離不開與他人的接觸與合作。個人與集體,就像魚兒離不開水,鳥兒離不開林一樣。
三、新學期在每一個小細節(jié)上,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早自習……
上課鈴響了……
走廊里……
眼操、間操……
操場游戲……
家庭作業(yè)……
(目的:規(guī)范要求,養(yǎng)成習慣)
四、小結
愿我們以后每一滴眼淚都讓人感動!
篇2
第1課 民族政策及區(qū)域自治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
教
學
目
標
1、知識目標:了解吉林省內民族家庭的成員及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2、能力目標:通過設疑自探、解疑合探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通過收集家鄉(xiāng)歷史的材料鍛煉實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教學難點
初一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能力差,需要有效的引導。
教學方法
學生閱讀,老師講解
教學手段
閱讀與講解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課后小結】
【課外延伸】
(一)設疑自探
1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提出,再由教師總結歸納展示出來
2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所提問題,教師巡回觀察,了解學生情況
(1) 民族區(qū)域制度指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實施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基礎法律?
(3) 吉林省有哪些民族自治區(qū)
(二)解疑合探
1、依次提問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完成上面每一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獨立完成,就讓學生討論,如討論后還不能完成,教師補充講解。
2、在學生合探過程中教師簡單板書本課所學各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簡圖,幫助學生理解和加深記憶
(三)質疑再探
1、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2、對于學生的質疑其他學生能獨立解疑的或合作解疑的教師不必補充,不能解疑的教師補充講解
(四)運用拓展
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施怎樣的政策?
查找有關資料,分析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閱讀課文找出問題
自主探究問題
回答老師提問
解決不了小組討論
再次質疑合作解決問題,知道的同學先作中心發(fā)言,然后圍繞發(fā)言的內容進行分組討論、交流
學生談本節(jié)收獲
聽歌曲以極大興趣進入本課學習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
【板書設計】
第1課 吉林名稱的由來
一、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二、吉林省的民族區(qū)域自治
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會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題,并能檢查結果是否正確、合理.,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體會代數方法的優(yōu)越性.
2.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思想.
3.向學生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學習列方程組解應用題時,若能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抓住問題的關鍵,就能迅速通過相等求解,從而滲透解題的簡捷性的數學美,以及解題的奇異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嘗試指導法、觀察法、講練結合法.
2.學生學法:本節(jié)主要學習列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方法,尤其重點要掌握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其分析方法和解題步驟都與前面學過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類似,可在學習中進行類比從而加強理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與難點
根據簡單應用題的題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疑點
正確找出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兩個相等關系,并把它們表示成兩個方程.
(三)解決辦法
通過反復讀題、審題,分析出題目中存在的兩個相等關系是列方程組的關鍵.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提問,復習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尤其相等關系的尋找問題.
2.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3.通過反饋練習,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差漏補缺.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
(二)整體感知
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關鍵在于通過準確的審題迅速尋找出兩個正確的相等關系來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三)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根據下列條件設適當的未知數,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①甲、乙兩數的和是10.
②甲地的人數比乙地的人數的2倍還多70.
③買4支鉛筆、3支圓珠筆共花了1.6元.
(2)甲、乙兩工人師傅制作某種工件,每天共制作12件.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制作2件,求甲、乙每人每天可制作幾件?
①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解題.
②比較一下,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是否相同?是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還是列二元一次方程組容易?
學生活動:第(1)題口答,第(2)題在練習本上完成.
【教法說明】第(1)題為根據相等關系列二元一次方程打下了基礎;第(2)題通過兩種解法的比較,讓學生體會列方程組的優(yōu)越性,這樣引入課題,可以引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例1小華買了80分與2元的郵票共16枚,共花了18元8角,80分與2元的郵票各買了多少枚?
分析:(1)題中有幾個未知數?分別是什么?
(2)題中有幾個相等關系?分別是什么?
學生活動:觀察、分析后回答.,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未知數:80分郵票枚數與2元的郵票枚數.
相等關系(1)80分郵票枚數+2元郵票枚數=總枚數.
(2)80分郵票總價+2元郵票總價=全部郵票總價.
學生活動:設未知數、根據相等關系列方程.
解:設共買枚80分郵票,枚2元郵票,根據題意得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80分郵票買了11枚,2元郵票買了5枚.
強調:(1)選定幾個未知數,根據問題中的條件找?guī)讉€相等關系,這幾個相等關系正好表示了應用題的全部含義.
(2)列方程組解應用題時,解方程組過程在練習本上完成.
(3)得到結果后,要檢驗是不是原方程組的解,是不是符合應用題的實際意義,然后再寫答句.
反饋練習:P351,2.(只列不解)
例2小蘭在玩具工廠勞動,做4個小狗、7個小汽車用去3小時42分;做5個小狗、6個小汽車用去3小時37分.平均每1個小狗與1個汽車各用多少時間?
仿照剛才分析例1的方法,分析問題.
學生活動:擬題、自由提問,其他學生搶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擬題板書.
兩個未知數:平均做1個小狗的時間與1個小汽車的時間
(1)做4個小狗的時間+做7個小汽車的時間=3時42分
(2)做5個小狗的時間+做6個小汽車的時間=3時37分
解題過程由學生完成,一個學生板演.
解:設平均做1個小狗用分,做1個小汽車有分,根據題意,得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平均做一個小狗用17分,做1個小汽車用22分.
【教法說明】例2用擬題訓練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分析問題,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饋練習:P353,4.
學生活動:口答、設未知數、列方程組.
3.變式訓練,培養(yǎng)能力
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皮可制盒身16個或制盒底43個,一個盒身與兩個盒底配成一套罐頭盒,現(xiàn)有150張白鐵皮,用多少張制盒身、多少張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頭盒?
分析:此題的相等關系不明顯,應啟發(fā)學生認真思考,找到第二個相等關系.
相等關系:(1)制盒身鐵皮張數+制盒底鐵皮張數=150張.
(2)盒底總數=2×盒身總數.
解:設用張鐵皮制盒身,張鐵皮制盒底,可以制成整套缺頭盒.根據題意,得
(四)總結、擴展
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你能簡單歸納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步驟嗎?
學生發(fā)言后,老師適當補充、糾正.
八、布置作業(yè)
(一)必做題:P391,2,3.
(二)選做題:P41B組2.
(三)補充題:給定兩數5和3,編一道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的應用題,使得這個方程組的解就是給定的兩數.
參考答案
(一)1.到甲地130人,到乙地70人.
2.有28個隊參加籃球賽,20個隊參加排球賽.
3.長38㎝,寬16㎝.
(二)解:設一輛大車、一輛小車一次分別可運貨噸、噸,根據題意,得
解得
4×3+2.5×5=24.5(噸)
九、板書設計
投影幕
例1例2練習
篇4
教學目的:
1.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4.知道回聲現(xiàn)象和回聲測距原理.
重點與難點:??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空氣中聲波的物理圖景建立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充滿聲音的世界之中,每天聽老師講課獲取各種知識,聽電臺廣播新聞了解天下大事,聽音樂陶冶情操.那么,這些聲音是怎樣發(fā)生的?又是如何傳到我們耳朵里的?[板書1一、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
1
二
.探究新知
1、聲音的產生
[學生實驗?l]用手抖動書頁發(fā)聲.
「學生實驗2用手撥動塑料尺發(fā)聲.
[學生實驗3用手撥動張緊的橡皮筋發(fā)聲.
師:大家看到以上三個實驗中的發(fā)聲體都在“動”.請同學們再重復做這三個實驗,認真觀察并思考這些發(fā)聲體“動”的特點.
生:發(fā)生體在振動.
師:再請同學們做以上三個實驗,觀察并思考物體在發(fā)聲和不發(fā)聲時有什么不同.
生:發(fā)聲時物體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板書2]發(fā)聲體在振動.
[演示實驗1敲擊音叉,用絲線吊著小泡沫塑料球.當音叉股接觸小塑料球時,小塑料球被音叉彈開;用手按住音叉,音叉不發(fā)聲了,小塑料球靜止.這驗證了什么?
生: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音叉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板書3]發(fā)聲的音又在振動.
[演承實驗2用收音機播放一小段音樂.并問,這美妙的樂聲也是有發(fā)聲體在振動嗎?從收音機中小心地取出喇叭,讓學生想一下,用什么辦法可以驗證發(fā)聲的喇叭在振動?
生:在喇叭的紙盆上放一些輕小物體觀察它們在喇叭發(fā)聲時是否跳動.
師:用碎紙揉成紙團放在喇叭紙盆上,打開收音機音量旋鈕,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來觀察共敘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小級團在喇叭紙盆上跳動,并閉音量旋鈕,紙團停止跳動.
[板書4]發(fā)聲的喇叭在振動。
[學生實驗4]大家一起唱音階“1?3-5?1,l
-5-3?l”邊唱邊用手摸頸部喉頭部分,發(fā)聲時喉頭是否在振動?喉頭振動停止,發(fā)聲是否也停止?
生:發(fā)聲時喉頭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板書5]發(fā)聲時喉頭在振動.
師:哪位同學知道蜜蜂、蒼蠅、蚊子在飛舞時如何發(fā)出“嗡嗡”聲?
生:它們是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
師:蟋蟀發(fā)聲時復翅舉起與背部成45?角,左復翅上有它銼,右復翅上有刮器(發(fā)音鏡),左右復翅迅速左右開會使復翅振動.蝗蟲也是靠音銼和刮器發(fā)聲,但蝗蟲的音銼、刮器長的部位與蟋蟀不同.蟬靠腹部第一節(jié)兩側的兩片彈性薄膜即聲鼓振動發(fā)聲.請同學們再舉一些發(fā)聲作振動的實例.
生:敲擊鑼、鼓靠鑼、鼓面振動發(fā)聲;彈奏樂器:胡琴、吉它靠琴弦振動發(fā)聲.
師:大家能舉出發(fā)聲體不振動的實例嗎?
生:啞然
[板書6]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2、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師: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演承實驗3]把手放在收音機喇叭上方附近,開大音量,讓學生體驗到空氣在振動,
師:發(fā)聲體振動時,使周圍空氣也振動;如果沒有空氣是一否還能聽到聲音.
〔演示實驗4]將收音機的小喇叭懸掛在玻璃鐘罩里,兩根導線從橡皮塞上穿出接在收音機上.打開收音機音量旋或使小喇叭發(fā)聲.密封好玻璃鐘罩,開動抽氣機,有樂聲逐漸減弱,最后幾乎聽不到了,再把空氣逐漸放回玻璃鐘罩內,聲音又逐漸加強.[板書7]?2.聲音的傳播
實驗證實了:空氣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師: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怎樣靠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產生聽覺的?
〔演示實驗5]用振蕩器做水波實驗,投影出振動被水由近及遠地傳播,形成水波.
師:發(fā)聲的喇叭紙盆在振動,也會在空氣中激起向周圍傳播的聲波.只是我們看得見水波,而看不見聲波.聲波傳到我們的耳朵會引起鼓膜振動,產生聽覺.
[投影1課本第26頁圖3-4.
[板書8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師:液體也能傳播聲音,請同學們想一想、議一議二舉些實例.
生:將要上鉤的魚,會被岸上說話聲或腳步聲嚇跑.
師:魚也能被它們喜歡的聲音吸引,漁民可以利用電子發(fā)聲器把魚吸引到網里.這表明水能夠傳聲.讓學生議論水傳聲的實例.
[投影?2]課本第?26頁圖?3-5·
[學生實驗?5小鈴擋在水、酒精和鹽水中搖,能夠聽到鈴聲(學生分成三組,一組做水的實驗,一組做酒精的實驗,第三組做鹽水的實驗).
師:鈴鐺在水、酒精和鹽水中搖,為什么我們還能聽到聲音呢?
生:液體能夠傳播聲音.
[板書9]液體能傳播聲音,
[學生實驗6]用一根粗線聯(lián)接兩只空易拉罐(或紙筒).
拉緊聯(lián)線,在一只易拉罐前小聲說話,在另一只易拉罐上聽聲音.同學之間打“上電話”.老師將收聽聲音的易拉罐放置在擴音器的話筒前,全班同學都可以聽到通過粗線傳播的說話聲.表明固體也能傳聲.
【板書10】固體也能傳聲.
師:請同學們舉一些固體傳播聲音的實例.
生:人耳貼在鐵軌上能聽到遠處火車的轟鳴聲.
狗在睡覺的時候,把一只耳朵貼在地面上,能聽到遠處的聲音.
「學生實驗7伏在課桌上能聽到機械表走動聲.
〔板書11聲音能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物質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常簡稱為介質.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
師:真空不能傳聲.如:登月宇航員們雖近在颶尺,也只能靠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的傳播速度
師:聲音傳播需要時間嗎?能舉一些實例嗎?
生:聲音傳播需要時間,比如賽跑時,看見發(fā)令員鳴槍的煙霧后才能聽到槍聲.
生:雷電同時發(fā)生,但我們看到電閃后,才能聽到雷鳴,說明聲音的傳播一定需要時間.
師:聲音傳播需要時間.請大家猜想一下聲音在固體、液體、空氣中傳播時,在哪種介質中傳播得最慢?
生:(其說不一)
[投影3課本第?26頁“一些物質中的聲速”表.
師:表頭上“米/秒”的物理含義是什么?
生:“米/秒”是速度的單位,是表示每秒鐘傳播多少米.
師:請看銅3810,這表示聲音在銅中傳播時,每秒鐘傳播3810米·請同學們自己閱讀分析聲速表,并議論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l)聲速表中軟木500說明什么?
(2)聲速表中有空氣(15?)340及空氣(25?)346說明什么?
(3)從聲速表中看聲音在固體、液體中傳播比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快?還是慢?
師:從聲速表所列舉的數據看出聲音在空氣、液體、固體中傳播速度,基本上是由小到大.而軟木傳聲的速度小于所列液體中傳聲的速度.
表中空氣、煤油、蒸餾水、海水都注有溫度,說明當溫度不同時,聲音在同一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也發(fā)生變化.
大多數同學在閱讀聲速表前猜想聲音在固體、液體中傳播比聲音在空氣傳播得快是正確的.
[板書12]聲音在團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的速度不相同,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米/秒.
師:請計算一下,當你和同學去爬山時,你大聲呼喊遠離你680米山崖處的同學,你發(fā)聲后多長時間他才能聽到你的喊聲?你還可能聽到什么聲音?
生:他大約在2秒后能聽到我的喊聲,我還能聽到自己的回聲.
4、回聲及其利用
[板書13]?對著山崖、高墻喊話,聲音會被山崖、墻壁反射回來,再傳入耳朵,就聽到了回聲.
師:請計算:在課堂里老師和坐在后排的你相距7米時你的講話聲經多長時間老師才能聽到.如果也能聽到回聲的話,你發(fā)聲后多長時間可以聽到回聲?
生:老師在我發(fā)聲后約0.02秒能聽到我的講話聲,如果能聽到回聲應在0.04秒后聽到.但實際上我聽不到.
師:對,事實上我們在屋里談話聽不到回聲,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回聲到達人耳如果比原聲晚0.1秒以上,入耳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而我們在屋里談話時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04秒,不到0.1秒.人耳把回聲和原聲源在一起,使原聲加強.在屋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就是這個緣故.
[板書l4]回聲到達耳比原聲晚0.1?三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
師:如果你發(fā)聲后2種聽到回聲,那么你距障礙物多遠?請你再說說回聲的利用.
生:障礙物距我約340米.利用回聲可以測距離.
師:利用回聲還可以測海底深度,判斷海中物體的存在.請你們想一想利用回聲測海底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要測出什么?然后怎樣計算?
生:需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
生:需要測出從向海底發(fā)出聲音到接收到回聲所用的時間.
生: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與原聲和回聲相隔時間乘積的一半,即是海底深度.
師:把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記作V;把原聲和回聲相隔時間記作t,把海底深度記作人則計算海底深度公式可寫作
三、點評小結:?根據板書,簡要地對本節(jié)知識要點進行小結,
四、課堂練習(投影4)
(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_____________。
(2)聲音必須靠_傳播,它在_不能傳播,
(3)15?空氣中的聲速是____________。
篇5
唐朝???杜牧
教學目標:
1、理解解詩句含義及詩歌的內容
2、通過古詩改寫領悟詩的意境。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通過對詩人經歷的了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學生可以就詩意自學,然后老師點撥,通解詩意然后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配樂)
中國的詩文浩如煙海,能流傳千古,靠的不是詩人的地位和名氣,而是詩人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翻開歷史的畫卷
,唐朝末年,藩鎮(zhèn)割據,但統(tǒng)治者依然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詩人杜牧面對此情此景寫下了《泊秦淮》一詩,抒發(fā)內心無比的憤慨。
二、了解作者
(一)、讀詩句
知詩人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一起走進作者,來了解杜牧的生平經歷,我檢查一下,看誰預習的好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
“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其詩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三、誦讀詩歌,整體感悟
1、配樂讀詩歌
(師:作者的愛國之心,濟民之意,有詩為證,朗讀時要注意語速、停頓、感情,下面請同學們聽一遍《泊秦淮》的朗讀。聽讀的時候注意老師在大屏幕上標出的停頓。(大屏幕朗讀))
2、學生自由讀詩歌
師:《泊秦淮》這首詩意境凄迷,感情深刻,在朗讀時一定要把握他的感情,接下來按老師的要求同學們大聲的自由誦讀幾分鐘。
3、分組選代表讀讀,進行pk(配樂)
師:時間到,男同學中推舉一名,女同學中推舉一名,男生女生比拼一下,看誰讀的好,請同學們認真聽,聽后給出評價。
師:以上兩位同學都讀完了,誰來評價一下,這位男同學把手舉動這么高,就你吧!
請坐
師:你認為誰讀的好,哦!你說男同學好,是不是因為你是男生呀!你帶有主觀臆斷
,同學們在評價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客觀的評價態(tài)度!
師:這位同學你評價一下,評價的很客觀,非常不錯。
4、齊讀詩歌
師:我總結以上兩位同學的評價,整體來說還不錯,男同學的聲音略小,女同學停頓語速過快,其他同學也要注意以上幾點,接下來拿起書大家再來分行讀一遍課文,從讀中品味其語言的朦朧美。
二、釋詩意
品語言
師:好詩不厭百回讀,百讀欣賞美點現(xiàn),讓我們一起品讀這首富有深遠意境的詩歌,在品讀之前老師給同學介紹賞析詩歌的方法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1、練字(重點字詞)
2、修辭方法
3、描寫方法
4、抒情方式
師:接下來同學們就按照賞析詩歌的這四個方面,選擇一方面進行賞析就可以。首先老師給同學們做一個示范,我就第一方面抓住重點字詞賞析詩句。
“籠”字“籠”是什么意思?(籠罩)映射出美麗的秦淮河籠罩在皎潔的月光下,畫面十分的唯美。。
1、賞析一、二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生:“寒”字
一提“寒”令你想到了天氣寒冷,表明這是深秋時節(jié)。給人以朦朧冷寂的氣氛。
生:我是從描寫方面賞析的
如煙的水汽籠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著江邊的沙岸。寧靜的夜里把船停在岸邊,靠在酒家。
生:使用互文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描繪出秦淮河夜晚寒煙淡水的美麗景色。
師: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什么是互文。(互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例: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師:誰來按照互文的手法釋義一下
生:如煙的水汽,淡淡的月光籠罩在秦淮河上,映照著江邊的沙岸。這樣寧靜的夜晚淡煙寒水,凄迷朦朧。
師:
釋義的很好
看樣這個手法是真的學會了。哪位同學說一說你還從哪方面進行賞析了。
生: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的融合的在一起,會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圖。
師:王國維說過
“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杜牧筆下凄迷朦朧的夜景將蘊含怎樣的情感,接下來讓我們接著品析下一句
2、賞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
生:
商女,(指以賣唱為生的歌女。)說明當時的人們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生:從描寫方面(這時,從江對岸傳來歌聲,這是不知亡國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樹花》。
生:運用典故
《玉樹花》的簡稱,是南北朝時陳朝最后的國君陳叔寶所做的舞曲,詞調凄傷,被稱為亡國之音。作者此時引用這個典故意在批判當時的人們。
生:猶唱”就是“還在唱”。這些無知歌女連亡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最后二句表面看似作者是在斥責歌女
,我個人認為歌女以賣唱為生,既然是賣唱,就要有聽眾,有點歌者。沒有聽眾,歌女也無意唱這個曲子。
師:這位同學思考的非常深刻,想問題很深入,那么大家想一想,這些聽眾可能是哪些人?
生:(在內憂外患的情形下,還有金錢、有時間、有心情聽曲子應該是些豪門貴族)
師:這些豪門貴族明知是亡國之音,卻偏要聽,而且是在國難當前的情況下,可見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
生:(沉湎酒色,尋歡作樂,過著醉生夢死,燈紅酒綠的生活)
師:作者面對這樣的一番景象,這樣的一群人,他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
生:(感慨、鄙視、憂傷、悲憤)
三、抓詞句
悟情感
師:所以“商女不知亡國恨”,表面是說賣唱的女子不懂亡國之恨,實際上是借古諷今(板書),批評豪門貴族,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他們這種醉生夢死生活的鄙視。陳后主醉生夢死,亡了國,這些豪門貴族不以為鑒,一樣會步陳后主的后塵,除了憂傷、悲憤、鄙視外,從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中,我們還可感受到作者那顆憂國憂民的心。
三、借詩境
學手法
師:詩人在寫景時運用了什么手法?
四、擴語言
延意境
師: 既然秦淮河畔的歌女用《花》感懷身世之苦,那么作者杜牧的這份憂傷
悲憤必須也得用最優(yōu)美的文字書寫出來,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同學們了,用你們大膽的想象描繪一幅秦淮晚景圖,寫完之后和同學們分享,看誰寫得最好。
找同學朗讀寫得散文,通過寫意境鍛煉其語言能力
五
、背古詩
悟感情
師: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學詩最重要的是熟讀成誦,在背詩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情感,同學們大聲的自由背誦吧
六、全詩小結。
(大屏幕配樂)
篇6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復習訓練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A.若x2=y2,則x=yB.若,則x=y
C.若x(x-2)=5(2-x),則x=-5D.若(m+n)x=(m+n)y,則x=y
2.截止到2010年5月19日,已有21600名中外記者成為上海世博會的注冊記者,將21600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為()
A.0.216×105B.21.6×103C.2.16×103D.2.16×104
3.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3a-2a=1B.x2y-2xy2=-xy2
C.3a2+5a2=8a4D.3ax-2xa=ax
篇7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運用等式性質進行的變形,不正確的是()
A.如果a=b,那么a﹣c=b﹣cB.如果a=b,那么a+c=b+c
C.如果a=b,那么ac=bcD.如果ac=bc,那么a=b
2.在下列四個汽車標志圖案中,能用平移變換來分析其形成過程的圖案是()
ABCD
3.下圖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4.某人在廣場上練習駕駛汽車,兩次拐彎后,行駛方向與原來相同,這兩次拐彎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已知
5.在解方程時,方程兩邊同時乘以6,去分母后,正確的是()
A.2x﹣1+6x=3(3x+1)B.2(x﹣1)+6x=3(3x+1)
C.2(x﹣1)+x=3(3x+1)D.(x﹣1)+x=3(x+1)
6.若A、B、C是直線l上的三點,P是直線l外一點,且PA=6cm,PB=5cm,PC=4cm,則點P到直線l的距離()
A.等于4cmB.大于4cm而小于5cm
C.不大于4cmD.小于4cm
7.的補角為12512,則它的余角為()
A.3512B.3548C.5512D.5548
8.如圖,把一塊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放在直尺的一邊上,
若1=35,則2等于()
A.55B.45C.35D.65
9.小李在解方程5a-x=13(x為未知數)時,錯將-x看作+x,得方程的解為x=-2,則原方程的解為()
A.x=-3B.x=0C.x=2D.x=1
10.足球比賽的記分規(guī)則是: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若一個隊打了14場比賽得17分,其中負了5場,那么這個隊勝了()場。
A.3B.4C.5D.6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
11.已知x=3是方程112x=ax1的解,則a=_____________。
12.如圖,折疊寬度相等的長方形紙條,若1=63,則2=。
13.如圖,小明將自己用的一副三角板擺成如圖形狀,如果AOB=155,那么COD等于。
14.如圖在一塊長為12cm,寬為6cm的長方形草地上,有一條彎曲的柏油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寬度都是2cm)則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面積是_____________cm2。
第12題圖第13題圖第14題圖
15.若方程2(2x﹣1)=3x+1與方程m=x﹣1的解相同,則m的值為.
16.已知點A、B、C在同一直線上,AB=4cm,AC=3cm,則B、C兩點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cm。
三、解答題
17.解方程(每題5分,共10分)
(1)5x+2=3(x+2)(2).
18.(本題6分)一個角的補角是它的余角得4倍,求這個角的度數.
19.按圖填空,并注明理由.(每空2分,共18分)
⑴完成正確的證明:如圖,已知AB∥CD,求證:BED=B+D
證明:過E點作EF∥AB(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1=()
AB∥CD(已知)
EF∥CD(如果兩條直線與同一直線平行,那么它們也平行)
2=()
又BED=1+2
BED=B+D(等量代換).
⑵如圖,在ABC中,EF∥AD,1=2,BAC=70.將求AGD的過程填寫完整.
解:因為EF∥AD(已知)
所以2=3.()
又因為1=2,所以1=3.(等量代換)
所以AB∥()
所以BAC+=180().
又因為BAC=70,所以AGD=110.
20.(本題6分)如圖,D是AB的中點,E是BC的中點,BE=AC=3cm,求線段DE的長.
21.(本題8分)如圖,AB交CD于O,OEAB.
(1)若EOD=20,求AOC的度數;
(2)若AOC:BOC=1:2,求EOD的度數.
22.(本題8分)如圖,AB∥CD,AE平分BAD,CD與AE相交于F,CFE=E.
求證:AD∥BC.
23.(本題10分)如圖是2015年12月月歷.
(1)如圖,用一正方形框在表中任意框住4個數,記左上角的一個數為x,則另三個數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來,從小到大依次是,,.
(2)在表中框住四個數之和最小記為a1,和記為a2,則a1+a2=.
(3)當(1)中被框住的4個數之和等于76時,x的值為多少?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DBBABCAACB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
11.___2___;12.__54_;13.__25_;14._60cm2;15.__2__;16__1或7____cm;
17.解方程(每題5分,共10分)
(1)去括號得5x+2=3x+6,(2)去分母得:2(x﹣1)﹣3(3﹣x)=6,
移項合并得2x=4,去括號得:2x﹣2﹣9+3x=6,
x=2.移項合并得:5x=17,
解得:x=3.4.
18.(本題6分)
設這個角的度數是x,則(180-x)=4(90-x),解得:x=60
19.(每空2分,共18分)
(1)B(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D(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DG(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AGD(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0.(本題6分)
BE=AC=3cm,AC=15cm,
D是AB的中點,E是BC的中點,DB=AB,BE=BC,
DE=DB+BE=AB+BC=AC=15cm=7.5cm,
即DE=7.5cm.
21.(本題8分)
(1)OEAB,AOE=90,EOD=20,AOC=180﹣90﹣20=70;
(2)設AOC=x,則BOC=2x,AOC+BOC=180,x+2x=180,解得:x=60,
AOC=60,EOD=180﹣90﹣60=30.
22.(本題8分)
AE平分BAD,
1=2,(角平分線定義)
AB∥CD,1=CFE(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CFE=E,(已知)
1=E,(等量代換)
2=E,
AD∥BC.(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3.(本題10分)
(1)由圖表可知:左右相鄰兩個數差1,上下相鄰的兩個數相差為7,左上角的一個數為x,
則另外三個數用含x的式子從小到大依次表示x+1;x+7;x+8;
故答案為x+1;x+7;x+8;------------------3分
(2)當四個數是1,2,8,9時最小,a1=1+2+8+9=20;
當四個數是23,24,30,31時最小,a2=23+24+30+31=108,
a1+a2=20+108=128.
故答案為:128;--------------------------5分
篇8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真空中也能傳聲
B.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C.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D.在城區(qū)禁止汽車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在與熟人打電話時,從聲音的特點,容易辨別對方是誰,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音調不同
B.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頻率不同
C.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響度不同
3.如圖中所示的四幅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減弱噪聲污染
B.乙圖中,敲鼓時用力越大,所發(fā)聲音的音調越高
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正在發(fā)聲的手機鈴聲越來越響
D.丁圖中,演奏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發(fā)聲的響度
4.下列演示實驗中,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一致的是
A.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響度越大
C.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D.丁實驗說明聲波不能傳遞能量
5.以下溫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溫度B.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C.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房間的溫度D.鎮(zhèn)江市冬季最冷時的室外溫度
6.白天聽不到機械手表指針走動時發(fā)出的“嚓嚓”聲,夜晚便能聽到.此現(xiàn)象表明影響人耳聽力的因素是
A.環(huán)境噪聲B.聲音響度C.發(fā)聲時間D.光照強弱
7.在大海上想要獲得淡水,可采用圖示的“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它是通過太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這個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華,后凝華
D.先蒸發(fā),后沸騰
8.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tài)變化的圖像中,屬于晶體的凝固圖像是
9.小敏同學在做“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實驗,她在兩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別滴上的一滴水,觀察圖中的情景,如圖所示,可知小敏同學主要研究蒸發(fā)的快慢是否與
A.水的溫度有關
B.水上方的空氣流動有關
C.水的表面積有關
D.上述三個因素都有關
10.北方嚴冬的早晨,可以發(fā)現(xiàn)窗戶的玻璃上有一層“冰花”,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氣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內的熱空氣向玻璃放熱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成冰花附在玻璃內壁
C.室外的水蒸氣向玻璃放熱凝華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D.室內的水蒸氣向玻璃放熱凝華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內壁
11.下列四個詞語所描述的光現(xiàn)象中,是由物體自行發(fā)光引起的是
A.金光閃閃B.紅光滿面C.火光沖天D.波光粼粼
12.綠色植物里,葉綠素是綠色的,所以
A.綠色光對植物生長最有利B.綠色光對植物生長最不利
C.一切色光對植物生長的作用都相同D.有些綠色植物適宜于綠色光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13.小新一家正在欣賞小沈陽的節(jié)目,為了聽得更清楚,他將電視機的音量調大,這主要是改變了聲音的,小沈陽在“不差錢”中模仿刀郎的歌聲,觀眾感覺很象,從物理學角度看,他主要是模仿刀郎聲音的.(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14.河岸邊人的說話聲,能嚇跑岸邊水中玩耍的小魚,說明空氣和均能傳聲;由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能激起水波,可以推知,聲音是由于物體產生的.
15.懸掛在世博會德國館內的金屬球設有聲控裝置,一旦參觀者齊聲高喊,金屬球就會應聲擺動,呼喊聲越大,金屬球擺動的幅度越大.這表明聲音不僅能傳遞信息,還可以傳遞
.物理學上常用聲音的(選填“音調”或“響度”)來表示呼喊聲的“大小”.
16.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做了這樣兩個聲學實驗,圖甲是將一把鋼尺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當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時,鋼尺發(fā)出聲音,顯著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上次相同的力撥動,所聽到的聲音發(fā)生了變化.圖乙是老師把電鈴扣在鐘罩里并讓其發(fā)聲,我們可以聽到清脆的鈴聲.當老師用抽氣機抽掉鐘罩里的空氣時,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鐘罩里的空氣逐漸變少,鈴聲逐漸變?。@兩個實驗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填“甲”或“乙”)實驗,另一個實驗則說明了.
17.醫(yī)生為病人診病所使用的聽診器,如圖甲所示,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如圖乙所示,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這表明聲音可以.新課標第一網
18.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m/s;動畫片的配音常用慢錄快放把成年人的聲音變成小孩子的聲音,這樣做加快了錄音機喇叭紙盆振動的頻率,使變高.
19.同樣濕的衣服,晾在陽光下干得快,晾在樹蔭下干得慢,這表明液體的越高,蒸發(fā)越快.被100℃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會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傷得更厲害,這是因為水蒸氣(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會放熱.
20.氣體打火機用的乙烷常溫下是氣體,用方法可以使它在常溫下變?yōu)橐簯B(tài),這一過程的物態(tài)變化名稱為.
21.今年5月鎮(zhèn)江市實施了人工降雨.氣象部門用火箭將碘化銀灑向云層,碘化銀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氣成冰晶(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水蒸氣變成冰晶的過程中熱量.
22.冰是由水形成的(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在這個過程中冰會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
23.打預防針前常用酒精棉球在皮膚上消毒,皮膚有涼爽的感覺,這是因為酒精時從皮膚吸熱(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使皮膚的溫度(填“升高”或“降低”).
24.根據右表所提供的數據(在1標準大氣壓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態(tài);
(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最低氣溫可達-50℃,此時
應用(選填“酒精”或“水銀”)溫度
計來測量氣溫.
25.光的實驗證明了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舞臺上只有綠光照在一個演員的紅裙子上,觀眾看見她的裙子是色的.
26.家中的電視機遙控器是靠來實現(xiàn)對電視機遙控的;冬天我們要勤曬被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可以通過太陽光中的來殺菌.
三、解答題(共48分)
27.(4分)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
叉股接觸的泡沫球會彈起來,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
(選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這是因
為.
28.(4分)在海難打撈中,沉船定位和測量海深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又叫“聲納”),它的探測系統(tǒng)將所測出的數據送到中央運算器運算.如果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為每秒1500米,超聲波發(fā)出后經2.2秒收到反射回的信號,請計算沉船處的深度.
29.(10分)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
A銅600.76
B銅600.88
C銅601.02
D銅800.76
E銅100
F銅1000.76
G鋼1000.88
H尼龍801.02
I尼龍1000.88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
(3)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還沒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要選擇三根琴弦,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mm2.
(4)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5)本實驗主要是應用的物理方法來研究聲音的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影響的.
30.(10分)小莉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一定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鹽,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小莉就觀察鹽水狀態(tài)、測出鹽水的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據畫成了圖像.
(1)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鹽水從第min開始凝固,凝固過程用了min:
(2)凝固點為,實驗證實了小莉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鹽水凝固點變
(選填“高”或“低”);
(3)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試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31.(4分)分析實驗數據是學習物理必須具有的技能,下表列出了聲音在幾種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單位:m/s)
空氣(15℃)340海水(25℃)1531
空氣(25℃)346銅(棒)3750
軟木(25℃)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鋁(棒)5000
蒸餾水(25℃)1497鐵(棒)5200
認真觀察這些數據,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
(1).
(2).
32.(16分)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當水溫升到88℃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3min后停止讀數,數據記錄如下表:
時間/min012345678
溫度/℃8890949698989898
(1)安裝該實驗裝置時,應該先固定圖1中A、B兩鐵圈中的鐵圈.
(2)小明讀溫度的方法如圖1所示,他在實驗中的錯誤是:.
(3)某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請將漏填的數據填在表格內.
(4)根據表中數據,在圖3的小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5)從表格中的數據還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6)小華和小杰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水開始沸騰的時刻不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像如圖4所示,a、b兩種圖像表示水量較多的是圖像.
(7)小麗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5(a)、(b)所示,則圖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八年級物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每小題2分,共24分)
123456789101112
CCAACABACDCB
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3.響度音色14.水振動15.能量響度
16.乙音調與頻率有關(合理即可)17.響度傳遞信息(合理即可)
18.340音調19.溫度液化20.壓縮體積(或加壓)液化
21.凝華放出22.凝固吸收23.蒸發(fā)(汽化)降低
24.氣酒精25.色散黑26.紅外線紫外線
三、解答題(每空2分,共48分)
27.(4分)
不能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8.(4分)1500m/s×1.1s=1650m4分
(注未考慮時間或路程除以2,結果為3300m得2分)
29.(10分)
(1)ADF(2)ABC(3)0.88
(4)用同一根琴弦多次改變其松緊,用同樣大小的力去撥動進行實驗
(5)控制變量
30.(10分)
(1)1010(2)-2℃低(3)變多
31.(4分)
(1)在空氣中,溫度越高,聲的傳播速度越快
(2)通常聲在固體中傳播得比液體、氣體中快(合理即給分)
32.(16分)
篇9
一、精心挑選,小心有陷阱喲!(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請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3,4)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為了了解全校七年級300名學生的視力情況,駱老師從中抽查了50名學生的視力情況.針對這個問題,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300名學生是總體 B.每名學生是個體 C.50名學生是所抽取的一個樣本 D.這個樣本容量是503.導火線的燃燒速度為0.8cm/s,爆破員點燃后跑開的速度為5m/s,為了點火后能夠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帶,導火線的長度至少是( ) A.22cm B.23cm C.24cm D.25cm4.不等式組 的解集為 ,則a滿足的條件是()A. B. C. D. 5.下列四個命題:①對頂角相等;②內錯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④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于另一個角的兩邊,那么這兩個角相等.其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6.下列運動屬于平移的是( )A.蕩秋千 B.地球繞著太陽轉C.風箏在空中隨風飄動 D.急剎車時,汽車在地面上的滑動7.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5,估計它的邊長大小在()A.2與3之間 B.3與4之間 C.4與5之間 D.5與6之間8.已知實數 , 滿足 ,則 等于()A.3 B.-3 C. D.-19.如圖是丁丁畫的一張臉的示意圖,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1,0) B.(-1,0) C.(-1,1) D.(1,-1) 10.根據以下對話,可以求得嬡嬡所買的筆和筆記本的價格分別是( ) A.0.8元/支,2.6元/本 B.0.8元/支,3.6元/本C.1.2元/支,2.6元/本 D.1.2元/支,3.6元/本二、細心填空,看誰又對又快喲!(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11.已知 、 為兩個連續(xù)的整數,且 < < ,則 .12.若 ,則 的值是______.13.如圖,已知 ∥ ,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放在直線 上.若∠1=40°,則∠2的度數為 . 14.某初中學校共有學生720人,該校有關部門從全體學生中隨機抽取了50人,對其到校方式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的結果制成了如圖所示的條形統(tǒng)計圖,由此可以估計全校坐公交車到校的學生有 人. 15.設 表示大于 的最小整數,如 , ,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 是 .(填寫所有正確結論的序號)① ;② 的最小值是0;③ 的值是0;④存在實數 ,使 成立.三、認真答一答(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16. 解方程組
17. 解不等式組: 并把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18. 如圖所示,直線 、 被 、 所截,且 ,求∠3的大?。?9. 某校為了開設武術、舞蹈、剪紙等三項活動課程以提升學生的體藝素養(yǎng),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對這三項活動的興趣情況進行了調查(每人從中只能選一項),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圖兩幅統(tǒng)計圖,請你結合圖中信息解答問題. (1)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2)本次抽樣調查的樣本容量是 ;(3)已知該校有1200名學生,請你根據樣本估計全校學生中喜歡剪紙的人數是 .四.實踐與應用(本大題共4小題,20、21、22三小題每題10分,23題12分,共42分)20. 在我國沿海地區(qū),幾乎每年夏秋兩季都會或多或少地遭受臺風的侵襲,加強臺風的監(jiān)測和預報,是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下表是中央氣象臺2010年的第13號臺風“鲇魚”的有關信息: 時 間 臺風中心位置 東 經 北 緯2010年10月16日23時 129.5° 18.5°2010年10月17日23時 124.5° 18°請在下面的經緯度地圖上找到臺風中心在16日23時和17日23時所在的位置.21.今年春季我縣大旱,導致大量農作物減產,下圖是一對農民父子的對話內容,請根據對話內容分別求出該農戶今年兩塊農田的產量分別是多少千克?22.丁丁參加了一次智力競賽,共回答了30道題,題目的評分標準是這樣的:答對一題加5分,一題答錯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這次競賽中丁丁的得分要超過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對多少題? 23.為了調查市場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工作人員在超市里隨機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進行檢驗.圖1和圖2是根據調查結果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其中A、B、C、D分別代表色素含量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圖1的條形圖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數,圖2的扇形圖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種含量占抽查總數的百分比.請解答以下問題:(1)本次調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2)將圖1中色素含量為B的部分補充完整;(3)圖2中的色素含量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若色素含量超過0.15%即為不合格產品,某超市這種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產品有多少袋? 五.(本大題共11分) 24.我們知道 時, 也成立,若將 看成 的立方根, 看成 的立方根,我們能否得出這樣的結論:若兩個數的立方根互為相反數,則這兩個數也互為相反數.(1)試舉一個例子來判斷上述猜測結論是否成立;(2)若 與 互為相反數,求 的值.
七年級數學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B D C D B D B A A D二、填空題:11.7;12.-1;13. ;14.216;15.④.16.解: ①+②,得4x=12,解得:x=3.(3分)將x=3代入①,得9-2y=11,解得y=-1.(3分)所以方程組的解是 .(2分) 17.解:由 得 (2分)由 得 解得 (2分)不等式組的解集是 (2分)在數軸上表示如下:(2分)18.解: a∥b.(3分)∠1=∠2.(2分)又∠2=∠3,∠3=∠1=700.(3分)19.解:(1)24人;(3分)(2)100;(2分)(3)360人.(3分)20.答案:(沒標注日期酌情扣分)21.解:設去年第一塊田的花生產量為 千克,第二塊田的花生產量為 千克,根據題意,得 解得 , 答:該農戶今年第一塊田的花生產量是20千克,第二塊田的花生產量是37千克.(設未知數1分,列方程4分,解方程4分,答1分)
22.解:設丁丁至少要答對 道題,那么答錯和不答的題目為(30-x)道.(1分)根據題意,得 .(4分) 解這個不等式得 .(3分)x取最小整數,得 .(1分)答:丁丁至少要答對22道題.(1分)23.答案:(1)20袋;(3分)(2)圖略;(3分)(3)5%;(3分)(4)10000×5%=500.(3分) 24.答案:(1)2+(-2)=0,而且23=8,(-2)3=-8,有8-8=0,結論成立;即“若兩個數的立方根互為相反數,則這兩個數也互為相反數.”是成立的.(5分)
篇10
1.“距今約七十至二十萬年,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請你判斷他屬于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原始人
2.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人是
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頂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3.俗話說:“洪水無情”,在我國遠古時代,曾經發(fā)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災難。此時,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消除了水患,造福人民。他是
A.黃帝B.堯C.舜D.禹
4.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
A.華人是黃皮膚的黃色人B.從中國大陸出去的華人
C.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黃兩部分部落聯(lián)盟發(fā)展而來
D.炎帝黃帝戰(zhàn)勝了蚩尤
5.下列文學作品以“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的是
A.《三國演義》B.《封神演義》C.《隋唐演義》D.《西游記》
6.“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闭f明這句話正確的歷史事件是
A.國人*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C.實行分封制D.盤庚遷都
7.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為春秋霸主的是
A.晉文公B.齊桓公C.楚莊王D.秦穆公
8.下列事件,成為我國春秋時期農業(yè)發(fā)展一次革命性標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鐮收割莊稼B.帶木柄的耒耜在農業(yè)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進一步推廣D.鐵制農具的使用和進一步推廣
9.下列古錢幣中屬于秦統(tǒng)一后規(guī)定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的是
10.秦末農民戰(zhàn)爭中,對*秦朝統(tǒng)治起決定性作用的戰(zhàn)役是
A.長平之戰(zhàn)B.巨鹿之戰(zhàn)C.城濮之戰(zhàn)D.馬陵之戰(zhàn)
11.漢武帝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重視人才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設立太學D.削弱封國勢力
12.衛(wèi)青、霍去病沉重打擊匈奴的地點是
A.漠北地區(qū)B.蒙古草原C.河西走廊D.河套地區(qū)
13.“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體現(xiàn)了
A.商鞅變法的精神和原則B.商鞅變法的具體辦法
C.商鞅向奴隸主貴族發(fā)出的挑戰(zhàn)D.商鞅向秦國國君立下的保證
14.如果讓你扮演華佗,你應該具有的醫(yī)學特長是
①針灸②外科手術③創(chuàng)制“麻沸散”④創(chuàng)制“五禽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5.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馬王堆漢墓帛畫B.秦始皇陵兵馬俑
C.長信宮燈D.四羊方尊
16.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經濟得以迅速發(fā)展的原因是
①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進②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
③南方戰(zhàn)亂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④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7.下列戰(zhàn)役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官渡之戰(zhàn)②巨鹿之戰(zhàn)③淝水之戰(zhàn)④赤壁之戰(zhàn)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18.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
A.長安B.洛陽C.開封D.鄴城
19.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確的是
A.張仲景——《傷寒雜病論》B.酈道元——《水經注》
C.賈思勰——《齊民要術》D.祖沖之——造紙術
20.“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是后人對哪位書法家作品的稱贊
A.王羲之B.顧愷之C.張擇端D.趙孟頫
二、識圖題(8分)
閱讀“絲綢之路”圖:
請回答:
(1)請你根據地圖說出其主要路線。(4分)
(2)對開通這條路線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是誰?(2分)
(3)絲綢之路的開通有何意義?(2分)
三、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在括號里打“×”,5分)
⑴秦朝是我國歷第一個國家()
⑵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分封制。()
⑶秦始皇規(guī)定以大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天下。()
⑷秦始皇“焚書坑儒”,加強思想統(tǒng)治,促進文化的發(fā)展。()
⑸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南達南海。()
四、連線題(8分)
秦末農民戰(zhàn)爭期間產生了許多成語故事,請你將下面的人物或事件用線段相連。
成語故事人物或事件
A.指鹿為馬①陳勝.吳廣
B.揭竿而起②趙高
C.約法三章③劉邦
D.項莊舞劍,意在沛公④項羽
E.四面楚歌⑤鴻門宴
F.破釜沉舟⑥巨鹿之戰(zhàn)
G.楚河漢界⑦楚漢之爭
H.霸王別姬
五、材料分析題(39分)
1.閱讀材料“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請回答:
(1)上述內容出自哪一作品?(2分)
(2)這一作品是誰創(chuàng)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時期?(4分)
(3)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懷?(2分)
(4)我國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這位詩人有關?這位詩人得到了世界怎樣的認可和評價?(4分)
2.讀右圖,回答問題。
(1)右圖青銅器的名稱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4分)
(2)它在青銅鑄造有什么地位?(2分)
(3)請你想一想,它是用來做什么用的?(2分)
3.秦漢時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躍于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
(1)秦朝時,哪一項重大建筑工程與匈奴有關?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匈奴的首領稱為什么?(1分)
說出你所知道的兩位匈奴
首領的名字。(4分)
(3)漢武帝時,派兩位大將出擊匈奴,使匈奴再也無力與西漢抗衡。你能說出這兩位英雄的名字嗎?(4分)
(4)右圖描述的故事家喻戶曉,你能為圖畫命個名嗎?(2分)
圖中描述的事件發(fā)生在哪一位皇帝統(tǒng)治時期?(2分)
圖中的主人公的歷史貢獻是什么?(2分)
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
12345678910
BDDCBABCDB
11121314151617181920
BAADBCCBDA
三、判斷題
⑴×⑵×⑶×⑷√⑸√
四、連線題
A②B①C③D⑤E④F⑥G⑦H④
五、材料分析題
1.⑴屈原?!峨x騷》
⑵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俺o”